分享

小学生的正确率都能达到95%的“古画版诗词大会”,你敢来挑战吗?

 茶境 2022-09-14 发布于浙江

还记得“圈粉”无数的《中国诗词大会》吗?

节目里除了有趣好玩的飞花令环节

最有看点的就要数“画中有诗”了

康震老师现场作画

选手根据画作猜诗词

图片

这个环节的设计灵感应是来源于那句有名的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本是苏轼对王维诗与画的评价: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来成为我国论诗、论画的传统标准之一

王维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可惜他的画作却无一流传

不过小编找到了一些

根据名家诗作(句/意)绘制的古画

那就让我们来一场“古画版诗词大会”

快来挑战一下吧~

图片


图片

水边的石头上坐着两个老头儿
他们像是走了很久才来到这里
前面没路了所以干脆就坐了下来
一边谈笑一边把jio jio泡进清凉的溪水里

图片

抬眼望去
雪白的云正一股脑地从山林间冒出
然后又缓缓地升到空中
他俩就这样看着云卷云舒
悠然自得,流连忘返
提示:这是一首唐代的五言律诗

图片

南宋 李唐 坐石看云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看到全图答案就很明显了
这不就是王维的《终南别业》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在这幅《坐石看云图》中
李唐绘制了层峦、苍松、泉瀑、云雾
只一眼就能体会到什么叫“画中有诗
这第一题你答对了吗?
图片


第二道题的线索如下:
图片

这是一条蜿蜒的山路
似乎还是用石块铺成的

图片

远远看去
在云雾弥漫的山腰上
好像还有几处人家隐隐若现

图片

半山坡上停着一辆驴车
一人站在车边
一人坐在石头上看向一旁的树
那红彤彤的叶子应该是枫树吧?

想起来了!
这绝对是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图片
清 超揆 杜牧诗意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答案就在画的名字里了
超揆“简单粗暴”地画出了远处高耸的山峰
画出了云雾围绕着山野人家
以及高士停车坐赏红枫的意境
杜牧山行的诗意瞬间一目了然
图片


你以为难度就到这儿了吗?
NoNoNo
前两题是给大家练手的
各位请接着看第三题:

图片

清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远处隐隐青山如黛
眼前小桥、流水、篱笆院儿
岸边一片花红柳绿
正是春和景明念君时
视线寻到最下方
只看到一人正在清扫门前小路
路上尽是被风吹落的花瓣
院门大开,仿佛是等谁来访
图片

机智的小伙伴已经从画上的题字看出来了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是的,这幅画描绘的正是杜甫的《客至》

王时敏画这组图册时已经七十四岁了
全册共十二开,各附杜诗两句
这是他专门画给自己的外甥董旭咸的
所以一改往日画风
流露出了难得的生动随意
图片


第四题难度升级
一位老者正悠闲地靠着柳树根
津津有味地看些什么

图片
原来是夏日的柳花(絮)漫天飘散
三个小朋友争先恐后地
想要抓住这可爱的毛茸茸
图片

这幅画没有题字
画名也看不出来主人公身份
但一看到小朋友们的动作
就有人开始抢答:
“闲看儿童捉柳花”
图片
明 仇英 人物故事图册 故宫博物院藏

是了

这一幅便是取自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里的
“闲看儿童捉柳花”

仇英在这组十开的图册中

以历史、传说、诗文为素材
画了明妃出塞、贵妃晓妆、
吹箫引凤、高山流水等故事
这幅“捉柳花图”在立意、形象和笔墨上
都有着明显的“仇英特色”
图片



接下来再给大家出道组合送分题
画里有个人正扛着锄头走向家门
看起来像是刚做完农活回来

图片

屋后已经掉光的树叶暗指这是在秋天
由此可知篱笆围着的黄花就应该是菊花
此人采了两朵正望着远处的山发呆

图片

一说关键词是陶渊明

相信大家都能猜到这两幅图画的就是

归园田居(其三“带月荷锄归”

和饮酒(其五)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图片

图片

清 石涛 陶渊明示意图 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的画风可谓是超凡脱俗
通过他的笔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
向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
在回归自然后的惬意

图片


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上

图片

月光下有人正在悬崖边独酌
仆人模样的拿着酒瓶站在一旁
主人模样的就着石桌上的几个小菜
举起一杯酒抬头望着天
瞬间就有了“一杯敬朝阳,
一杯敬月光”那味儿了

图片
这道题不用提示就知道
答案肯定是李白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图片

南宋 马远(传)对月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的构图和笔法

延续了马远的个人特色

半边一角之景和“近山参天远山则低”

将古代文人遗世独立的清高寂寞之感

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红叶一出基本就能确认
诗里有“枫”

图片

水岸边还长着许多
看着像是芦苇的植物

图片

映在水里的月亮

点亮了层层的波浪

白茫茫一片十分静谧

图片

岸边的两人牵着白马、打着灯笼
似乎在等马的主人

图片

近水处泊着两条船

一条船里的女子似乎正在小憩

另一条船里却还在边听琵琶曲

边等小厮添酒再饮

图片

几个部分拼凑起来

就是那著名的浔阳送别了

图片

明 仇英 浔阳送别图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白居易《琵琶行》里的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
以及“主人下马客在船”
“添酒回灯重开宴”都被仇英用
清丽的设色、精工的笔法
细心描绘出来了
这道题谁要是答不出来
那不得罚抄三遍《琵琶行》全文?
图片


接下来的这道题
更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啦

图片

屋顶和地面的白

那除了雪还得是雪

图片

周边空荡荡的连鸟影都不见一只
江上飘着一人一船
那人戴着斗笠披着蓑衣
正安安静静地钓鱼

图片

南宋 佚名 雪塘垂钓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小学二年级背过的《江雪》

便浮现在了脑海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所写的空寒意境
借着宋人清减的笔墨有了具体的形象

图片


那么这最后一题就让我们回顾一下
三年级学过的一首五言诗
只见两个仆人正往马车上搬放行李
门前的柳树似有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意

图片

另一边则有一男一女

门口的萱草花好像是在告诉大家

这是一对母子

儿子恭敬地站在母亲对面看她缝衣

图片

图中的题字就是答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图片

元 陈惟允诗意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元代的陈惟允以宋代马和之的风格
根据孟郊《游子吟》所绘的诗意图
画风古雅,清逸脱俗
再配上倪瓒的题诗
不得不叹一句妙哇!

至此
本届“古画版诗词大会”的“你画我猜”
就要宣告结束了
各位都答对了几道呀?
- 完 -

图片


来源 / 博物馆 | 看展览

总监制 / 王玮

执行主编 / 张燕

副主编 / 跃升

责编 / 家筱

光明日报 · 阅读公社工作室 

图片

把时间交给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