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汤彩艳/生二胎的那些事儿

 潇湘原创之家 2022-09-15 发布于湖南

生二胎的那些事儿

作者:汤彩艳       

怀孕前——纠结

自从2013年国家开放单独二孩政策,符合条件的我们也开始左右摇摆,生还是不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尤其是担心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生活的压力真是山大啊!但对女孩的喜爱和渴望又让我有一丝憧憬,想象着能和女儿穿亲子装、女儿乖巧得像件小棉袄的温暖场面,那真是太幸福了!看着网上铺天盖地关于生二胎的好处以及不生二胎的若干理由,我也确实在心底一遍遍的问过自己,首先年龄很尴尬,高龄产妇面临诸多风险,能否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最担心的;其次生完后谁来带?公公婆婆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自己要上班,请阿姨很难碰到合适的,这应该是最大的难题;再次就是面临的经济压力,培养两个孩子的精力和能力,都是很大的挑战,当然至于对事业、对典典、对目前舒适生活状态的影响等等都是让我犹豫和矛盾的,而老公的态度也很坚决,好不容易将典典带大,实在不愿再遭一道罪,所以极力反对生二胎,于是乎在国家单独二胎政策落地一年的时候,生二胎对于我家来说还只是纸上谈兵。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否定中,时间已悄然滑行了快一年。

2014年恰逢医院创三甲、三基考试必过之年,除了繁重的工作外还面临着考试的巨大压力,不单要保证自己,还要保证全科23名护士通过考试,8000多道题目愣是在反复的每周一考中让我们背得滚瓜烂熟,9月,我们科三分之一的护士要参考,我也是其中之一,幸运的是考试以高分顺利通过。紧接着便开始紧张筹备急诊儿科开科和病房搬家事宜,10月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本来想着如果考上了就彻底断了生二胎的念头,安心读书,这也一直是我的梦想,曾经毕业的时候自己许了三个愿望:三十岁之前考驾照、考研、当护士长,如今只有考研尚未实现,错过了2009年的机会,这一次不想再错过。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以总分超过5分但英语未过线而遗憾出局,心想,难道冥冥中已经注定与读研无缘了吗?虽然不甘心,虽然不得已,但我亦只能慢慢接受这个现实。偶然的机会,读到一篇文章,其中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了,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相依相伴携手成长的手足!"我不希望亦不忍面对典典以后没有兄弟姐妹,孤孤单单一个人,虽然明知困难重重,但是,我不再犹豫,不再瞻前顾后,开始静静等待新生命的到来。

怀孕——煎熬

2015年1月13日,当我接到中南大学研究生院打来电话让我参加面试通知的前一秒(因人员未录满,降低了英语的分数线,我刚好上线),我正好确认自己怀孕。同一天,两个消息让我不知是喜是悲,向左还是向右我大脑一片空白,期待已久的读研梦就在眼前,可三年后我还能不能鼓起勇气再生二胎我没有一点信心,权衡再三我这样劝自己:放弃读研,至少我曾经努力过!既然新生命已来临,我没有理由剥夺他生的权力,就让这个再次踏入校园的读书梦藏在心底吧!

怀孕的过程是痛苦的,先是呕天呕地的妊娠反应,让我备受煎熬,上班的时候一戴口罩进病房,大脑就缺氧发晕,上气不接下气,最难受的是交班的时候,站在那里胃便翻江倒海,直到14周左右这种感受才慢慢缓解。因为高龄和职业的缘故,我特别害怕宝宝会出现畸形风险,于是,我没有做唐筛,直接抽血查了DNA,虽然检查费要3000多元,但当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时,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觉得即便花再多的钱只要能确保胎儿健康那也是值得的。16周的时候,宝宝有了胎动,比大宝提前了两周,B超显示胎儿比实际要大,我也间接地通过中医把脉的方式知道了宝宝的性别——又是一个男孩!那一刻,心底的失落感无以复加,甚至一度我都想过要不要放弃!但潜意识里仍抱着侥幸心理,希望是个女孩,是孩子的胎动和典典的乖巧让我坚定了即便是个男孩也要把他生下来,因为我们的生命已紧紧联系在一起,一百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坚持了下来,又怎么忍心放弃你——宝贝!

一旦不再犹豫,我便开始为宝贝的到来积极地准备着,在网上开始淘婴儿床、衣服、尿不湿、奶瓶……每次收到一样东西都会开心好久,那可爱的小物件让心变得越来越柔软,随着日子的前进,幸福感便愈发强烈!五一小长假,我们一家四口去了趟桂林,那是带小宝的第一次旅游,轻松而美好。

日子变得难熬是在28周后,随着肚子的急剧膨胀,压迫感也越来越明显,平躺着睡觉已经开始呼吸不畅了,有时半夜腿抽筋还会痛醒来。32周起,每天晚上11点后,宝宝在肚子里开始做剧烈运动,似乎为了证明他的存在,肚皮也绷紧得难受,频繁的胎动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每天基本上只睡三四个小时,感觉精疲力尽,尤其是后期不规律的宫缩,让整个夜晚变得更加漫长,整个人也变得焦虑不安。即便如此,我也没有请过一天假休息,遇节假日和急诊繁忙时我还要单独顶班,发生护患矛盾也必须冲锋在前,炎热的夏天,有时忙得汗湿整件衣服还不能叫苦叫累,因为科室的护士姐妹和我一样都坚守在岗位上,我必须做她们的榜样,好在同事都会特别关照,脏活累活抢先干了。令人感动的是经常会收到来自病人家属的问候,她们对怀孕的护士会少一份埋怨多一份理解,很多家属还会主动给我送上水果表达关心,这是特别欣慰的。8月底,我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腹痛和无法入睡的煎熬,找到产科刘佳主任,希望能提前剖出来。刘主任还以为我是为了孩子日后方便入学要赶在8月31日前生,和蔼地说:"还没入盆,耐心等着吧!时间未到,怕肺没发育好。"思来想去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只能说服自己继续坚持!直到9月11日,离预产期还有9天,我慎重决定还是让二宝提前出生,那一天,在已安排6台手术的前提下,刘主任还是爽快地答应为我加做一台手术,而时间也被安排到5点后,那一刻我为刘主任的负责和拼劲感动,不愧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病人眼中的"最美医生"!

生子——重生

9月11日,在征求刘主任意见得到认可后,我办理了入院手续,护士长凌老师热情主动地为我介绍主管医生田甜,完善术前准备,又为我预备了单间病房,责任护士李莉贴心地给我安排了舒适的被服,周遭满是熟悉的面孔,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护士真的挺好,住院的时候能得到同事们亲人般的照护,对于住院流程更是了如指掌,我不慌不忙的抽血、做B超、签字,然后回家准备用物,安心等待手术。

下午四点,我到产房插导尿管,极度不适感和曾经的手术体验让我瞬间眼泪刷地一下就止不住往下流,那一刻我脑海里飞速闪过怀孕以来艰辛的一幕幕,有种快要解脱的释然,更对手术未知的风险充满了担忧,我甚至在想万一发生羊水栓塞怎么办?徐卫看见我流泪以为我是害怕手术,一个劲地安慰我别怕,而我满脑的却是对各种严重后果的假设,我不知道为何那一刻如此悲观,直到担架推入手术室,我才开始慢慢平复悲伤,勇敢地准备迎接新生命的降临。

麻醉过程非常顺利,产房的谢艳护士长亲自为我接宝宝,消毒、铺巾,5点整,刘佳主任准时进入手术间,谈笑间,不到10分钟她已迅速地取出胎儿,当时刘主任说了句羊水很多,子宫很软,我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会导致产后因宫缩乏力引起的大出血,我只觉得手术出奇地快,宝宝也很顺利,不出所料,是个重达7斤半的男孩,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以偿生个女孩,但从见到孩子的那一刻起,他的可爱足以让我忽视他的性别!

回到病房,除了虚弱一切都好,凌老师还指导我早吸吮、早开奶,但紧接着却发现血一直在不断地流,我感觉越来越没力气,直到人迷迷糊糊地半梦半醒,我只知道周遭一顿混乱,上心电监护、上氧、抽血、补液,当班的侯医生电话请示主任如何处置,护士也不停地在病房穿梭,直到下半夜血慢慢减少,病情才算稳定下来,早晨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已低至63克了,濒临重度贫血,必须输两个单位的血。那一晚,我知道我在鬼门关徘徊了一圈,也算是一次死亡历险了,产后大出血危及生命,回过头来想想都觉得有点后怕。有时想想生孩子真的风险挺大,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赔上自己的性命,可千千万万的母亲谁又因此迟疑过?孩子的出生也是我的重生,我会更加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儿子出生后——痛并快乐着

二宝生下来很乖,似乎特别体谅我的不易,第一天一直在睡,连奶都很少喝,我还担心会出问题,第二天就会吧嗒吧嗒地吸吮乳汁了,除了吃奶拉粑,哼都不哼,相比典典而言好带多了。可他黄疸也出现得早,进展快,第四天,我不得不开始给他进行蓝光治疗,一个晚上,从刚放进蓝光箱时不适应哭吵了一阵,整晚都表现得很安静,看着才4天的宝宝如此配合,我心疼不已!接下来的二十多天,由于黄疸的持续不退,我担心不已,口服药物、日光照射,最后还是忍不住抽血化验,停母乳以排除母乳性黄疸,在确保没有太大问题的前提下让黄疸自行慢慢退去,这个过程是特别难受的,除了担心还是担心,新生儿科的甘老师还笑我自己生孩子怎么变得如此纠结,此时也深深体谅和理解了那些住院患儿的家属为何总是六神无主,作为儿科的专业护理人员尚且如此,何况对医学一无所知的她们呢!

困扰宝宝的第二个问题是左侧的鼻泪管不通,眼睛分泌物越来越多,没办法只能带到医院进行反复冲洗,冲洗到第五次,终于冲通了,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太幸福了,老公说当时特别有种给眼科汤彩华老师送锦旗的冲动,我能理解和体会那种疾病痊愈的狂喜和幸福感,那一天,我们全家觉得乌云终于散去,阳光更加灿烂!

头一个月,宝宝睡得很不踏实,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惊醒,即便是夜里,最多也只能睡两个小时,随着一天天长大,慢慢可以连睡四五个小时了。摆脱了黄疸和眼屎的折磨后,宝宝每天都会带给我惊喜!刚满月,我试着给他端尿,他都能很好地配合,36天,就已经规律地拉粑粑,还常常不由自主地笑,更奇怪的是只要带他出门,无论多长时间都能熟睡不醒,常常下午我会带他去看哥哥踢球、接哥哥回家,而典典也会对弟弟特别亲近,虽然免不了有点小失落,但总体还是很在意他眼中这个肥胞弟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弟弟乖,哥哥在这里!"每天早上出门前、下午回家后都会主动亲亲弟弟的脸,当然,也有吃醋的时候,每逢周末那无论如何都是要妈妈陪睡的,赶都赶不走,为了安抚他的失落,我就会和大宝小宝睡一张床,不至于让典典觉得心理失衡。最有意思的是为二宝取名,哥哥大名陈宇驰,小名"典典",弟弟小名便取"迪迪",两人合起来便是取"点点滴滴"的谐音之意,可取大名却颇费周折,左挑右选都不满意,最后还是哥哥灵光一闪,取名陈宇航,好听又好记,凑巧的是今年又发行航天纪念币,因此我们一拍即合,在大人认为难之又难的取名却被小孩轻松搞定,真是既意外又惊喜!

迪迪2个月的时候便没再穿开档裤,并开始试着用舌头探索世界,时不时会将小手伸进嘴里欢快地吸吮着,感觉那是世上最美味的粮食,还会咿咿呀呀地回应着大人的逗笑,那天真无邪的笑容、红扑扑的脸蛋、双眼皮大眼睛足以让每一个见到的人陶醉!每天最开心的时刻便是洗澡,孩子天性喜欢水,只要泡在水里,便会手舞足蹈,洗完澡,伴着音乐我会给他进行抚触,这时,他会非常享受这段亲子时光,而我也会因此生出对从事护士职业的感谢,没有哪一个职业可以让生活如此受益,我感怀和庆幸自己是一个护士可以将宝宝照顾得很好,并在和宝宝的相处中感恩生活如此美好,于是我开始学着用视频软件制作专属于我们家庭成员的微电影,在经历三次的尝试和摸索后,我终于掌握了制作微电影的所有技巧,每当完成一个典典迪迪主演的微电影的制作,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会让我觉得无比快乐和幸福,而这一切都缘于宝宝的降临,开启了我的二孩生活,我相信明天会更好,我会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你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作者简介

汤彩艳,岳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喜欢用文字记录孩子成长的二孩妈妈。

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