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可军 | ​宁海盐文化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9-15 发布于浙江




宁海盐文化




文/应可军

盐在中国的源起。“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颜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的时期开始煮盐。中国古时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20世纪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根据以上资料和实物佐证,在中国,盐起源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盐的食用价值,《管子·海王》:“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周礼·天官》里有“盐人”,即掌盐之政令及供盐事的官员。晒盐历史悠久,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与一般的非物质文化存在形态不同,精神追求的成分较少,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即饮食密切相关。宁海俗语说“你吃的饭,还是我吃盐多”就可证明。

 
宁海的发展历史与盐业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我国古代最稳定、最重要的专卖商品。在人类自身的生存、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都对盐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盐税收入是历代官府的重要财源,赋税集权中央。《新唐书·食货志》载:“天下之赋,盐利居半”。

  
宁海县县境近海,地面低平,光照充足,适宜开滩晒盐。制盐为宁海县古老的一大传统产业,始于隋唐,盛于宋明。据《盐法通志》记载:“唐代宗(763—779)时,天下有盐之县一百五,江南至彭水县十二”,当时的宁海被列为产盐县之一。

  
宁海盐场旧基在水车港头,北宋大观三年(1109),东迁长亭(今长街),设官治理,始称长亭盐场。历经元、明,场区日渐扩展,盐灶遍布于三门湾南北两岸,“环港皆立团灶”,盛极一时。境跨今之长街、力洋、一市以及今楼钥有《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长诗,二十二韵,四十四句,其中提到:

  
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当以诚心求,子视勿自懈。亭民亦良民,孰谓俱无赖。官吏既扰之,兼并责逋债。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所在积蠹久,良法浸多坏。吾闻不无术,更当审利害……

看来当时任盐场的长官,需要“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南宋绍定间(1228~1233)长亭盐课司大使杨顺一(壬辰进士),祖籍安徽凤阳,定居城关市门头,后分迁回浦檀树头、竹口凤凰山、杨家、新西岙等地;清雍正间(1723~1735)杨国品、杨国吕兄弟自沙柳港头杨迁白溪山洋;三门县的六廒等地,“计东西九十里,南北相隔一海,计水程八十里,陆路二百里”。在县之东乡称内场,在南乡称外场。元代黄溍在宁海任县丞时。曾依法惩处盐霸。宁海濒海,以产盐著称。食盐是朝廷专控物资,设有盐运漕司,不属地方管理。因盐致富的地头蛇有恃无恐,无视当地政府,欺压沿海的盐民渔户,骄横一地。知县怕得罪盐官,又认为非辖管范围,于是不闻不问,任其肆无忌惮,沿海百姓苦不堪言。黄溍到任后,坚持按国法行事,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终于把盐霸的气焰打了下去,沿海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宁海有盐田25066亩,专业盐丁2691丁。宋时,年产盐35770余石;明代年产盐4885引(注:引是我国古代盐的专用计量单位,1引计400斤),是为鼎盛时期。明代宁海诗人王雄有《题盐场图》长诗曰;“大江横界东西浙,盐场如旗对分列。伊谁倡此榷海谋,流祸千年犹未竭。古称厚货斯贫民,卤政之苦难俱陈。日征月敛有常课,未死勿用辞劳辛。矧兹煮海本人力,人力不齐奚足惜?  眼中忍见颠连氓,饥寒不奈公私迫。

破屋何曾蔽雨风,脱粟未得饥肠充。刮泥常亏卤沥费,米薪岂给煎熬功。从此迁延日无奈,公家不了私家债。流离却虑骨肉分,复业又悲家计坏。百年去住诚两难,服勤黾勉沙涂间。阴晴昼夜靡遑息,老幼女妇无欢颜。天时既届旺煎月,暑气如汤转酷烈。炀煤烟炭尘满身,烧灼熏蒸汗流血。朔风结惨天峥嵘,此时淋沥难为情。日寒风冷卤池冻,皮皴肉死骨髓凝。苦乐自有生受所,荼毒何须怨寒暑。灶烟未灭釜未干,门外催征急风火。课成相戒输官仓,盐司折阅不可当。

况乃逃荒有荒额,卖鬻转展俱赔偿。股盐存积绵岁月,水火相成易消折老商告诉恣咆哮,鞭棰无辜冤莫雪。亚卿自是今伊周,任重每先天观风再到两浙地,首为灶户祛烦愁。竣还重念灶家青,载命丹青状其景。农桑耕织与流民,事异古先功则并。八图各序序各诗,万机览罢兴长咨。致君泽民易反掌,豳风无逸非虚辞。公今仙去不可作,披图诵诗双泪落。安得黄金重铸公,岁岁勤劳良不恶。”写尽了盐场的甜酸苦辣,当时,三门湾为浅水海湾,滩涂淤涨,长亭盐场的一些灶地离海日远,盐田日渐土沃卤淡,靠晒盐为生的百姓苦不堪言。有宁海诗人诗为证“筑灶烧盐傍海边,其中利溥苦堪怜。我郎若不专心力,难免场官比惰煎。”时任宁海长亭场盐课大使的卢储,同情盐民疾苦,请求朝廷准许筑塘毁灶、发展农业。塘保住了,田建成了,当地百姓铭记卢储恩泽,命名此塘为“卢公塘”。“人谪伊犁冰雪苦,思留古渡万年长。”如今,在胡陈港岸边的卢公碑上,我们依然能读到卢储为民请愿的执着与不悔。历史也验证了卢公的英明,此后三门湾区域逐渐弃盐转农、围塘造田,这才促使胡陈港畔长街镇成为宁海最大最重要的农耕区。

元末明初的方国珍,原名方珍,浙江黄岩人,祖辈都以贩盐浮海为生。方国珍的相貌,按照《明史》描述是“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翻译过来就是肤白脸黑大长腿。长身黑面、力逐奔马都挺好理解,说明了方国珍的身材和力量。“瓠”是葫芦的变种,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一个整天漂泊在海上的盐贩子居然不用涂防晒霜、打美白针就能有一身白皙的肌肤,说明此时盐贩活动在宁海是十分活跃的。

柴米油盐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古时的人们柴米油茶可以自给自足,唯独盐不能自给自制,盐为生命所必需,盐是生活中不可被替代的物品,然后,盐只能从盐商那里买得,食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宁海自古是产盐之地,宁海的先人们,通过拦截海水进行摊泥,制卤,煮海,直到将海水转化成白花花的食盐。


新昌东边与宁海接壤,盐贩子们从宁海挑起一担担食盐走深山冷岙里的小路,路过一个个村庄一路贩卖私盐,由于小路远离大道,不易被官兵拦截,贩运私盐很是安全,后来走的盐贩子越来越多,再后来由有钱的盐商出钱给小路铺上石块,路边建起供挑夫歇脚的路亭,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私盐贩子走出来的这条小道,渐渐的就成了今天的“盐帮古道”。盐帮古道从新昌县的大市聚镇起过小蒋乡、巧英乡直通宁海。小蒋乡的青宅村经上陈山村过结局山村再到里家溪村这一段盐帮古道至今保存完好。

到了清、民国时期,因政局动荡、战乱频频,盐场遭到弃置,又因不少海涂淤涨而弃盐筑田,故而长亭盐场的规模大不如前。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对长亭盐场重新进行了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把不再适合制盐的盐区全部裁废,改作农田,仅存长街制盐化工厂、一市大林制盐场、力洋制盐化工厂等少数盐场。这些盐场在上世纪60年代里也先后被改为农田。长街伍山东南境因濒临三门湾,仍具有制盐的地理优势,故在1966年围塘兴建了伍山盐场,原名红卫盐场,有盐田1000余亩,年产盐量约为3000吨。曾经历过两次大旱,但盐产量亩产仍在103担左右。1997年,该场遭受“8·18”台灾,海塘全线倒塌,建造新标准海塘时需大量土方,盐场忍痛割爱,盐田面积从原来的1200亩减少到985亩。盐场附近海涂逐年淤积,影响制盐所需海水的质量,2004年4月伍山盐场宣告正式停产,这标志着宁海一千多年的制盐史已结束。宁海的制盐业,走进岁月烟尘,成为历史记忆。

盐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并利用近海滩涂出现的白色之泥(咸泥)或灰土(泥),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方法制成盐卤(鲜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方式结晶,制成粗细不同的成品盐。当时居民用土法零星晒盐,所谓土法,传为直接用海水煎煮。晒盐,古人称“熬波”。清嘉庆以前,制卤用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二法,以泼灰为主。按盐田土壤不同因地制宜,越溪乡今有“灰漏塘”自然村,村名即源于此。煎盐结晶,则习用煎灶,宋时以铁盘为主,元明时铁盘与篦盘并用。清康熙二十年(1682)左右,废铁盘,改用铁锅。且明朝以来,皆以聚团公煎。清末又引入缸坦晒制,成为境内主要结晶工具,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为盐业生产工艺上的一大变革,一直沿用至解放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但整个民国时期县内晒盐仍旧煎、晒(板、坦)并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废除煎制实行缸坦晒制,并开始试验平滩晒制,1965年后逐步改造原灰晒盐田为滩晒,滩晒制盐和老式的土晒、灰晒等方法制盐不同,顾名思义,它是利用盐滩直接把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晒出卤水,再把盐结晶出来。

卢储,四川泸州会文乡胡氏村人,生于清雍正甲辰(1724年)三月初九,乾隆丙子(1756年)科举人,为蜀中名士。乾隆辛卯(1771年)秋,奉简名来浙江,以知县试用。初署台州府同知。上官嘉其清廉,准备给他升迁,而他却以“位高责重,其职难称”而推辞。“辞尊居卑,辞富居贫”,世间少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借补于宁海县长亭场盐课大使,任职九年。他在衙署内自题“兹爱衙门清似水,不嫌盐务冷如冰”。他居心恬静淡泊,所作和所思的不超出他的职位。远离家乡来浙江上任,只带两个成年的儿子(钟铭、钟鐄)。没有公事从不外出,因公外出从不乘轿;不符合法定的服饰从不穿戴,也从不穿皮裘。这是他不忍心剥削民财以供自己奢侈享用。

  
三门湾为浅水海湾,滩涂淤涨甚速,长亭场内场有灶之地离海日远,盐田日渐土沃卤淡。尤其是古洞团(即古渡一带),民盛灶衰,百姓苦不堪言。卢储十分同情盐民疾苦,鼎力详请毁灶围塘垦田,开生民以来未开之地,业已准行在案。但有人蜚言中伤他,致使经年诉讼,差役来逮捕百姓,百姓被逼得有的上吊自尽,有的投水而亡,有五人被判刑,有很多被关押。卢公秉性耿直,为民争之更加努力,因此触忤了上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被谪戍新疆伊犁,古渡叶姓一位太公伴他去伊犁。卢公虽遭此不公正处理,可却说只要“民得不扰,塘得不毁,团得不复,即终老穷荒而不辞”。

  
塘保住了,田建成了,“绿野有耕,庄无馁者”,民享其利。当地人民铭记卢公恩泽,命名该塘为卢公塘,至今仍叫卢公塘。此塘在古渡村西。事实证明卢公是正确的,嘉庆二年(1797)大林、宝莲两团(今梅枝田)废盐转农,嘉庆六年(1801),长街地区的外龙庵、王家、古墩三团(今青珠、山头一带)弃盐改农,道光九年,连离海较近的青珠团(今青珠)也弃灶农垦。接着其他团灶大都不适宜刮土烧盐,先后弃盐转农,围塘造田。因此长街成了宁海最大、最重要的农耕区。

  
卢公冤白之后,甲子年(1804),古洞叶姓、朱姓、卢姓三族在古洞法安寺北里许处为卢公建祠塑像,春秋祭祀,祠内有楹联一副:“人谪伊犁冰雪苦,恩留古洞万年长。”卢公祠今已废,仅存刻有清光绪五年(1879)监生任芳时撰文、举人鲍谦书写的《卢公祠碑》一文的残碑一块,宁海城区水角凌也有卢公祠。卢公祠碑今在古渡叶氏宗祠内。当地人民世世代代传颂卢公恩德,至今仍称他为卢太爷,春秋祭祖之时仍不忘祭祀这位造福于民的卢公。卢储为民鼎力详请毁灶垦田,造福于民,而遭贬谪之苦,无疑又是一个陈长官。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理事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