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常听到一句话:“多个朋友多条路”。 我们怀揣希望,追寻因缘而聚、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想为前行的路上增添些许动力。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并非所有人都真心待之,遇到难题能慷慨解囊的人,寥寥无几。 世事无常,人情凉薄,皆是寻常。 其实,不必太过困扰。 《且听风吟》里有一句话:“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恭喜,证明你已经成熟。” 真正成熟的人,早已告别了浮躁的圈子,去过洒脱的人生。 人过中年,朋友越来越少,那么我只想说恭喜你。因为做到以下三点,你的人生新乐章正在慢慢开启。 ![]() 曾国藩说过:“一生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择善而处,择君子而交,才能行稳致远。 表哥以前是一个很善于交际的人,几乎没有他玩不来的圈子。 毕业后他成功创业,风头正劲,一时间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经常有人主动来跟他交好。 每次他想出去玩或是喝酒,只要一个消息,总能找到大把人作陪。 后来因为疫情原因,公司业务受到很大打击,几个合伙人撂摊子走人,留下巨额债务。 他想筹备一笔资金东山再起,却发现平日里推杯交盏的兄弟,一个个躲得比谁都远,跑得比谁都快。 那一刻他才彻底清醒,春风得意时,周围都是朋友,跌入谷底时,所有人都避之不及。 没错,多少人以为的真心关系,其实不过是互利的交易,真正能够一起共患难的朋友,少之又少。 年少时交朋友,以为五湖四海皆兄弟,人人皆是真心待我。 可遇到的人越多,经历的事越多,你越会明白: 生活太忙,实在没有精力去应付杂乱的圈子,只想要过舒心的生活,见证自我的荣光。 与其按着别人的地图走,不如忠于自己的内心、享受独属自己的快乐。 人到了一定年纪,不必把所有人请进生命里。 三观不合的朋友,就不必深交了,不值得的关系,就不必强行维护了,虚情假意的人,不如早点远离。 砒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眠,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 人到中年,没有朋友,其实是门槛变高了,懂得筛选自己的朋友圈,拒绝那些低质量的社交。 ![]() 知乎上有个问题:'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底下回答五花八门,却都离不开一个'家'字: “子孙发达,门庭昌盛。” “有家人朋友深爱,有委屈可以诉说。” “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妻子在厨房里忙碌,桌子上是热气腾腾的饭菜。” ....... 年少时,谁不是意气风发,只是行至中年,我们都逐渐敛起了锋芒,开始迷恋烟火人间,想化进家常琐碎里。 有段时间,抖音上一个视频火了。 视频中,一位丈夫说道:
无疑,这个男人的婚姻之道是智慧的。 他不认为妻子的辛劳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反而肯定妻子的付出,也愿意主动分担。 但现实中,在很多男性眼里,他们才是为这个家付出最多的,妻子不过就在家带带孩子、煮煮饭而已,不会赚钱还动不动就要生活费。 我们对外人彬彬有礼,对家人却没有好脸色。 费尽心思去讨好别人,去追逐圈外的名利、地位、财富,却丢了更重要的东西。 慢慢地到了一定年纪,人就认清了生活的现实和残酷,家才是一个人的心灵港湾。 当感到疲惫时,这里便是安顿的暖窝,可以放下所有防备和包袱,尽情地做你自己,不用担心哪句话说错了,或是哪件事做得不如人意。 想明白这一点,就不再热衷于酒肉聚会,而是把更多时间用在经营家庭之上,陪父母聊聊他们的往事,给妻子准备一次浪漫的约会,陪孩子踢一场足球。 人到中年,幸福不再向外寻求,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多陪伴家人。 家人闲坐,灯火可依,慢煮热茶,岁月静好,才是人这一生最高级的富贵。 ![]() 人生孤独感,像一根根藏起来但又尖锐的刺,一不小心就扎得人刺痛。 因此,我们尽可能多地结交朋友,希望友情的温暖能带来一丝镇静的作用,去对抗这世事的不堪。 藏起内心的自己,放弃真正的喜好和想法,努力融入到圈子里,可结果呢? 我们发现,假装合群真的很累,过得也并不好。 俗话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强融的圈子,看似和洽,实则私底下暗涌翻腾。 有人卖弄,有人追捧,有人出生含着金汤勺,有人奋斗半辈子还住在地下室,强行挤在一起,也无非是各取所需,为了所谓的名和利。 如今过了随风逐浪的年纪,把时间留给自己,享受独处,比什么都重要。 杨绛先生尤爱独处。 虽然她和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同住一屋,但三人有个不成文规定:各守一处,互不干扰,享受一种丰富的安静。 偌大的房间,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话,唯一发出声音的就只有翻书声和那个熬中药的药罐子。 她也不爱社交,晚年除了接受采访基本不见人,整日伏案写作,笔耕不辍,独享片刻怡情。 就这样,杨绛先生在独处中仍旧发光发亮,92岁写出的《我们仨》出版超百万册,103岁时出9卷本《杨绛全集》。 在她看来,“人这一生,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 扔掉无意义的社交,丢弃不相融的圈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人在独处中,才能更笃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活出自我。 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期,只可惜,人越往后走,独处的时间就越少。 与其强融,不如在人生下半场学会独处,去读书写字,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体验人生里最好的时光。 ![]() 张爱玲说:“人到中年,会时常觉得孤独。因为一睁眼发现周围都是依赖你的人,而你想依赖的人根本没有。” 但我想说的是,当你人过中年,没有朋友,那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对于中年人来讲,打败孤独不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而是富养自己,让身体、精神、状态都能处于舒适而自在的状态。 与其盲从,不如坚守内心,主动减少低质社交; 与其讨好,不如握住幸福,多陪伴家人; 与其强融,不如学会独处,把时间留给自己。 人过中年,如今醒悟,小半生过去,剩下的时间,要留给珍贵的人和事,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余生,愿你我都能做该做的,做想做的,专注内心,丰盈自己的内在。 作者 | 鹿呦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