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孩子高三的两次“高考”,一位妈妈的抉择与陪伴

 昵称40827476 2022-09-15 发布于河北

大家好!我是李和我。这周采访的学习高手,是一位来自安徽的妈妈,孩子17岁,今年却参加了两次高考。

一次国外的,被曼彻斯特大学录取,非常厉害,孩子要读的建筑学专业,排名世界第七。

一次国内的,将近两年没有系统地学习高中课程,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备考,结果成绩出来,高出一本分数线几十分。



两次人生大考,结果都很不错,屏幕前的你,可能会问:这个孩子也太优秀了,他的家长怎么培养的?这次,我采访了他的妈妈。

目录

1、为什么下定决心,从县城到省城,陪孩子读书?

2、孩子从普通高中转为国际生,当时发生了什么?

3、孩子在最后两个月又参加高考,你支持吗?

4、孩子被英国高校录取又不去,你是什么感受?

5、当孩子选择了国内的农业大学,你还支持吗?

6、面对孩子多变的抉择,家长又做了哪些?

7、面对两次大考的落差,家长是如何调整的?

8、为什么持续参加学习,又收获了什么?

9、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10、这些年陪读,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图片

为什么下定决心

从县城到省城,陪孩子读书?

2012年的时候,孩子要升小学三年级,需要学习英语,这位妈妈和爸爸都觉得,应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省城的教育资源更加充足,对孩子的英语等各方面的学习,都会很有帮助,就这样,从县城搬到省城,来到合肥,一待就是十年,妈妈全程陪读。

这十年,非常不容易,不仅与孩子爸爸分隔两地,同时,也顶着一份很大的压力。

这位妈妈说,当时感觉,全家人都把孩子的教育压力,绑在了自己的身上,放弃了老家的工作,孩子成了自己唯一的事业。

如果没有把孩子教育好,自己就像一个罪人,于是,就拼了命的给孩子最好的,让他用更好的成绩,回报给家人,希望孩子考高分,努力拿奖,各项安排连轴转,眼中紧盯着孩子,再没有其他了。

孩子也很争气,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先后获得了合肥市优秀团员等多项市级、县荣誉表彰,但是这位妈妈还不知足,觉得孩子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全职妈妈的焦虑啊,没有经历过,真的很难理解,她迫切希望,孩子可以好上加好,在她心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地攀登,再攀登!

今年年初,这位妈妈偶然进入了我的直播间,一下子被吸引了,觉得我每天的分享,都是她需要的,正好解决她高三陪娃的各个困惑。

于是开始每天看直播,到今天,已经坚持246天,前两天连麦,母子俩一起出镜。

孩子说妈妈改变非常大,现在很多事情,都会和妈妈说,妈妈也会用直播中学到的方法,给孩子支持。

采访前,这位妈妈说,昨天在给孩子整理东西,突然发现,原来孩子这些年,拿了这么多奖,写了这么多好文章,非常震撼。

孩子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长需要填申报表,所以孩子拿了奖项,都会知道,从三年级开始,孩子每年都是区三好学生、区优秀少先队员。

初中的时候,孩子也拿了奖,但是开始不和妈妈分享了。

高中的时候,孩子还拿了合肥市三好学生,合肥市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合肥市中学生最佳辩手等等。

甚至,还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演讲比赛。但是这些,妈妈都不是知情者。

看着孩子一路取得的成绩,这位妈妈说,一方面,特别感动,孩子原来取得了这么多成就。

另一方面,觉得非常愧疚,孩子得了这么多荣誉,却不愿意和妈妈分享,其实也表明,是自己原来做得不够好。

很多家长都会带着一份权威,去要求孩子,“你是我生的,你必须听我的。”如果孩子不听,就各种威胁,甚至道德绑架:“我都是为你好”。

这位妈妈认为,孩子不愿意和自己分享,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以前对孩子管控太多,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

之前,她总是觉得,孩子成功了,自己才能幸福,让自己有面子,跟亲朋好友好交待。

但是孩子并不这样看,他承受不起这些,妈妈的幸福,应该自己去追寻,而不是绑在孩子身上,孩子又凭什么承担?

结果,孩子把心门关上了,关得好严,直到今天,看到电脑里各种奖项的那一刻,心里五味杂陈,这位妈妈说,自己还需要继续学习。

图片

孩子从普通高中转为国际生

当时发生了什么?

孩子上的是省示范高中,其实,高一刚开始,并没有让孩子转国际生的想法。

但是后面,新冠疫情爆发,孩子上网课,不太适应,这位妈妈就开始焦虑了,天天在家,唠叨、抱怨、指责,打压孩子

眼瞅着孩子的学习动力没有了,“我的孩子已经不行了,废了。”当时每天的想法,都是对孩子的不相信。

这种不相信,让这位妈妈更加焦虑,更想揪着孩子往前走,想方设法,让孩子必须怎么怎么样。

结果是,“你没有权利管我,我也没有义务这样听你的”。孩子越来越迷茫,开始选择躺平,不仅心门关了,房门也关了。

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这位妈妈决定,和爸爸商量其他路径,于是在高二上学期,让孩子参加了国际生考试。

从普通高中,转为国际生,这个决定,并没有经过孩子同意,这位妈妈说,当时的想法是,家长有权利决定孩子的人生

因为孩子必须要参加考试,所以当时,就各种劝,说孩子考上国际生,就会高大上啦,怎么好怎么说。

孩子就去考了,考得还挺好的,国外课程学得单一,数学、物理这几门课程就可以了,孩子觉得蛮适应的。

但是,这位妈妈说,自己当时,是想两手抓,一边弄国际高考,一边弄国内高考,把孩子好像当成了神人。

但是孩子受不了,说自己没办法兼顾,只能舍弃国内高考,全力备战国际高考,如果妈妈非要两边都弄,就一个都不干了。

已经到了最后紧要关头,这位妈妈说,当时自己潜意识里,觉得学习不好的孩子才选择国际高考,孩子就是想偷懒。

但是孩子态度很强硬,孩子爸爸也觉得,自己一直在逼孩子。没办法,最终选择妥协。

那个时候,妈妈和孩子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孩子去南京、杭州或者其他地方的考试,妈妈都没有陪同。

这位妈妈说,现在回想,觉得不管怎样,都是孩子人生的大考,别的孩子都是父母驱车好远,提前给孩子预订宾馆,各种准备。

而自己的孩子,是第二天考试,孩子第一天买好票,第二天一个人出发。

看直播学习之后,妈妈开始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考国外的学校,要准备作品集,可是知道要准备这些的时候,之前没有经验,时间已经非常紧了,只有两个月。

孩子马上上网找资源,找到南京的一个辅导机构,妈妈这时候陪着孩子去了南京,孩子忙碌着作品集,妈妈开始找好吃、好喝的,做好后勤,这个时光特别愉快,孩子心情好,妈妈很开心。

结果不到两个月时间,孩子完成了一份非常专业的作品集,辅导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水平差不多达到了本科大四学生的水准,在申请国外学校的时候,也是非常顺利。


图片

孩子在最后两个月又参加高考

你支持吗?

当时已经收到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距离高考也只有两个月,

孩子突然和自己说:妈妈,我能不能还去参加高考,这三年,总要有一个句号。

这位妈妈说,自己当时有点不屑,孩子什么都没有准备,就去考试,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当然,这些话,没有当着孩子的面说出来。

孩子国际高考,已经考到了顶尖学校了,国内高考其实完全没必要,但是妈妈那个时候,定住了自己,决定尽己所能,给孩子提供帮助。

孩子之前是班长,专业成绩曾经排年级第八,学习很有劲的,参加国际高考这件事是保密的。

同学们都以为他闭关修炼去了,所以,回到班级之后,孩子压力特别大,去学校,马上就二模考试了,班里40几个孩子,考了第20名,但是生物考了15分。

这位妈妈说,自己看到这个成绩,非常震撼,肯定连本科都上不了了,还非要考,让自己很没有面子。

但是她也尽量克制自己,不在孩子面前表露,等孩子去机构上课,就闷头大哭,开始用李老师教的方式,调整自己。

后面我的中高考陪跑营课程出来后,这位妈妈说,如同及时雨一样。

孩子一开始,觉得没有时间,不愿意学,这位妈妈就自己听,听完后消化,再把精华部分摘抄出来,拿给孩子看,不强制要求孩子,保持一个分享的心态。

比如“妈妈觉得这段讲得挺好,你要不要听听。”孩子慢慢就接受了,学习逐渐有了节奏,特别是对陪跑营的心理表象训练等内容,对复习迎考太有帮助啦!

高考成绩出来后,孩子成绩超了一本线30多分。

孩子把成绩截屏发过来之后,还发了一句话:“妈妈,也没有给你太丢脸。”这位妈妈说,当时自己的眼泪就出来了,特别特别激动。
图片

孩子被英国高校录取又不去

你是什么感受?

国外的名校,国内的学校,两个都不想去,非要复读!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妈妈做啥事,都没有心情了,什么都不想做,十年的时间,多少的精力,金钱,结果孩子偏偏要复读,真是气死人了。

这位妈妈说,自己表面很淡然,但是也有好几天,没有怎么理孩子,孩子爸爸是全力支持孩子的,怎么选都行。

把这个消息,和孩子爷爷说了后,孩子爷爷几乎要疯了,坚决不同意。

两头在拉扯,这位妈妈说,自己当时既要维护孩子爷爷的情绪,又要照顾孩子的想法,心力交瘁,但也只能自己排解。

之前跟直播学习了很多,开始静心打坐,把双手举起,大声呐喊,嗓子都喊哑了,家里人都问她,最近怎么回事,嗓子都哑了。

最后,这位妈妈还是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毕竟这三年,是孩子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自己虽然日夜陪伴,但是也无法感同身受。

孩子不管是复读还是选择升学,这位妈妈都决定,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只要孩子不后悔,自己就全力支持。

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对与错,都是在做抉择中决定,既然孩子做了自己的判断,那就陪着他一起,找到最优解。

这位妈妈说,自己和孩子爸爸,都是很坚决的告诉孩子:“我们再陪你一年。”不论结果如何,一家人都在一起。

图片

当孩子选择了国内的农业大学

你还支持吗?

孩子经过认真的思考,最终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去湖南农业大学读植保专业!

当孩子透露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这实在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其实最开始,孩子是想着,反正准备复读,也不会真的去上,那就为了爷爷的面子,报一下吧。

只报了湖南农业大学一个学校,专业也只填了植物保护、食品安全、农学3个,其它专业志愿,都空着没填。结果,真的就录取了。

后来,当孩子真的决定,去湖南农大读植保专业,这时候,妈妈坐不住了,完全反对,宁愿孩子去复读。

但是这个孩子,他的思想之成熟,决心之坚定,真的是让人佩服。他用他的赤子之心,打动了自己的妈妈。

他说,人生追求的,无非就是“三感”:安全感、掌控感和成就感。有了安全感,就能掌控人生,当掌控了人生,就能成就人生。

他对妈妈说,“虽然咱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但是妈妈,你有没有查过数据,现在中国还有7.4亿农民,咱们这个农业大国,好多农产品还依赖进口!”

“人生不应该只为自己而活,也不应当是为了家庭而活,如果都不去为农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农业发展做贡献,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景该如何实现呢?”

心系农业,心系国家,这个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不得了!我们许多大人,都没有这样的格局!

家长们都想着,自己拼尽全力,好不容易把孩子从农村送出来,结果孩子又回去学农学,回到田里当“泥腿子”去了,这怎么能接受啊?!

但是,孩子的转变和坚定,让人震撼、佩服。

他能有这样的思想高度,有这样清晰的人生规划,有这么崇高的人生理想,做家长的,应当站在他背后,当好坚实的后盾,全力支持他就好。

同时,想到国外严重的疫情,家长心里也有一些小窃喜,不去国外也好,远离危险,能经常见到孩子。 

图片

面对孩子多变的抉择

家长又做了哪些?

孩子志向这么远大,讲得又这么真诚,当妈妈的,怎么能不被打动呢?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番斗争,最后,妈妈给了孩子两个方向。

一方面,这位妈妈给孩子三个选择,让他自己考虑,去学农学,还是复读,或者是去国外留学。

另一方面,妈妈引导他选择,找建筑学和农学的专业人士,分析给孩子听,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就业方向是怎样的,再做出决定。

看得出,这位妈妈真的很爱孩子,即使她当时真的很不满意,但还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没有强硬要求孩子听自己的,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并且无条件支持孩子的选择。

最后,孩子选择了去读农业。

孩子爸爸和爷爷特别高兴,尤其是爷爷,在农学深耕了40年,在田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现在孙子愿意继承衣钵,老人家高兴得都要合不拢嘴了!

暑假的时候,孩子就跟着爷爷下田了,脸,手,脖子,都晒得黑不溜秋的,还提前开始学习专业课程,特别认真地为开学做准备。态度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

格局一打开,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需要做什么的时候,孩子的思想高度超出了同龄人一大截。

这位妈妈跟着我学习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用鄙夷的目光,看待孩子:“你有啥能耐,干这个?天天想那些假大空的东西。”

而是去鼓励孩子:“如果没有那些美好的愿望和想象,没有一批实干家,脚踏实地,我们国家也不可能变得现在这样强大,妈妈支持你。”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这位妈妈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洗礼。就跟洗衣服一样,洗第一遍,还会有脏东西残留,还要洗第二遍,第三遍,把自己对孩子的轻蔑、鄙视洗干净。

慢慢地,她就能够发自内心,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这是父母思想高度的一个大跃迁!捅破了这个天花板,孩子的教育问题,那真的就豁然开朗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每一个人,在每一个行业,只要下决心深耕,都会取得他应有的成绩。因为当你付出了,你做到了,上天不可能不垂青。

当家长对孩子,真正有了那份责任心的时候,就会全心全意付出爱,全然接受孩子。至于所谓的面子、里子、虚荣心,都飞到天边去了!

就像孩子自己说的,“你的幸福你自己去追寻,我没有必要给你承担,那是你自己的事。”

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不应当为家长的幸福买单,活出自我,实现人生追求,就是成功。

图片

面对两次大考的落差

家长是如何调整的?

从全球第7的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专业,到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这中间的跨度,实在是太大了!

专业跨度大,学校层次跨度大,家长的心理落差怎么能不大?!

这位妈妈是如何调整的呢?

首先,放下自己的面子,别老想着,孩子就读了个农大的冷门专业,多丢脸啊,真没面子,连带着瞧不上自己的孩子。

第二,理解并且重新看待孩子。家长都想把自己认为的,最好的东西,塞给孩子,但那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孩子会因此承受多大的负担啊!

孩子是你的孩子,做父母的,要怀着无条件的爱。

其实,每位家长都应扪心自问一下:平时,有没有感受到孩子想要什么?能不能尊重和接纳他的选择?

如果没有,也许我们在教育中,太少考虑孩子的感受了,关系的冲突也就因此而来。

当孩子想要的,和家长想给的,两者契合到一起的时候,孩子的人生何愁上不到一个高度呢?

这段时间,这位妈妈都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的选择,没有任何怨言。

孩子处在这个能量场中,接收到正向的力量,整个人都特别的阳光自信,那股从内心升起的力量,真的是可以觉察到的,孩子妈妈说,看到孩子的眼里都在发光!

图片

为什么持续参加学习

又收获了什么?

孩子上高三期间,这位妈妈内心非常焦虑,当时正值疫情期间,爸爸也不在身边。

孩子和妈妈意见上不一致,不愿听妈妈的话,妈妈真的是孤立无援,感觉看不到希望。

就在这时,这位妈妈偶然刷到了我的视频,觉得我讲的内容很新颖,让她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教育孩子可以这样!

从此开始追我的直播,当时,第二期的学习动力引导师课程开课,她也立马报了名。

就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这位妈妈想尽办法,不停学习。把课程里的每一句话、每一张PPT,都摘抄下来,反复地学。

这个过程中,这位妈妈开始反思,我到底哪里做错了?我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为什么对我这样?

通过学习,她认识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模式有问题,更深入地发现,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的纠结,让她的内在小孩没有长大,所以她才紧抓着孩子不放。

这位妈妈还说,学习这些课程,她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

以前,她脾气一上来,脑袋就蒙了,马上就吵起来。学习之后,她开始改变自己,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知、止、定、静、安、虑、得。

作为一个妈妈,我能给孩子什么样的支持?我这个行为是什么,如果是不好的行为,需要及时止住,然后让自己安定下来,定下来后,再静静地想想,让自己沉淀下来,考虑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对孩子有利的。

以前,这位妈妈看见孩子不想学习了,恨不得一巴掌打过去,心想,你既然不能给我挣脸面,那我还要你干嘛?

孩子也就和妈妈合不来,甚至言语攻击妈妈,有一天,孩子被逼地说出了心里话: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活着?

后来,这位妈妈开始多去看孩子的优点,她转变了方式,只静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想吃什么,想喝什么,都想方设法地搞好,至于未来,让孩子自己决定。

感觉到了妈妈的转变,孩子也变了,以前不知道怎么做,后来知道哪些可以做到,哪些做不到,孩子和妈妈一起,都开始变得心定了。

这位妈妈越说越高兴,我就又问她,心定下来之后,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她说:自信多了!

通过学习,这位妈妈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有空缺,那就不断地想,怎么去填满自己,充实自己,精力不再集中在孩子身上了,她相信孩子可以的!

孩子也确实更自律了,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每天都把时间表安排得好好的,就算是在家学习,没有老师监督,孩子也会按计划执行,不断在进步。

这位妈妈还给我打了个比方,她说,就像是一个人在跑步,周围的人给他水、面包、各种包袱,他不想要,但是又怕对不起你,当他要的时候,你就会影响他前进的脚步,反而变慢了。

不如就安静地坐在那,当一个观众,尽情喝彩就好,让孩子自己轻松上阵,说不定会超常发挥!

图片

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

让你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其实,这位妈妈本来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她一直想向自己的爸爸证明,自己是优秀的,但是爸爸从来都没有给过她肯定,甚至用语言侮辱她,谩骂她。

而自己现在拼尽全力,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孩子,但是孩子却不对自己敞开心门了。

她开始审视自己,我到底怎么了?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这么无知地活下去吗?

她觉得自己好像病了,需要治疗,需要被拯救。而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就像得了肿瘤,溃烂掉了,那就切除,我还是那个我!

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这位妈妈终于意识到,对孩子的过高要求,来源于小时候,爸爸对自己的不认可,于是现在,自己把这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现在,自己已经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也有更多的时间,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呢?

这位妈妈想明白了,虽然孩子没有上清北,没有名校的光环,来满足自己所谓的虚荣心。

但是,孩子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热爱什么,想取得什么成就,人生找到了方向,就会内心无比的亮堂。

孩子以前像个小老头一样,没有精神,现在充满朝气,非常阳光,每天心情都很好,也吃胖了,还有家人们在周围支持他。

这位妈妈相信,孩子一定会有很好的未来,这比让他上一个名校更值得期待!

图片

这些年陪读

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当我问这位妈妈,这些年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她长叹了一口气,说最大的困难,是不被家人理解。

因为自身的不满足,不停地抓取,眼里只有小孩子,内心非常地压抑。

再有一个,就是亲密关系的疏远。孩子爸爸在外地,不常见面,见到妈妈,就感到她身上的能量场,被压抑得难受。

而这位妈妈,遇到这样的困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

说到这里,我能看到这位妈妈眼圈有些发红。

她回忆,自己一生都是一个要强的人,想要证明给爸爸看,让爸爸认可自己,但是得到的都是忽视,甚至侮辱,想要在孩子爸爸面前被尊重,但是却被瞧不起,把一切都给了孩子,孩子却对自己关上心门……困惑、委屈、无奈、无助,可想而知,这位妈妈曾经多么难受。

好在众多家人中,公公选择支持自己,肯定自己,还给孩子机会去见各种大场面,孩子也变得很懂事,各方面都很优秀。

就像是茫茫大海中,有了方向的小船,这位妈妈感受到了力量。她开始了蜕变,并收获了新的自己。

在采访的最后,我问她,你现在感到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这位妈妈带着微笑说,最大的幸福是,孩子日后会是一匹挣脱束缚的骏马,她会帮助孩子拿掉所有的羁绊,然后目送他在草原上驰骋。

以后,孩子想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认定他终将不平凡,那就行了。

也许在奔跑的过程中,孩子会累,会遇到挫折,没关系,当他回头再奔向自己的时候,永远都有一个温暖的怀抱迎接他。

图片

写在最后


感谢这位妈妈的开放和健谈,和盘托出全职宝妈不一般的陪读心旅,真的好震撼。

一位妈妈的改变,也许只需要一次偶尔的刷屏,在茫茫人海中,看见我,然后一见如故,找到心中的那束光,然后去跟随,温暖自己,照亮孩子成长的路。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我跟这位妈妈开了一个玩笑,你现在厉害了呀,父母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做出有远见的选择,收获非凡!

妈妈很自豪的地说,是啊,当初为了孩子在合肥读书,10多年前在名校附近,买了两套学区房,没想到这些年,房价升值了8倍多。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两笔投资,在今天都收获了几百万的丰硕回报。

这位妈妈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相信她这一年在学习上的投资和投入,陪孩子走过的如此不平凡的经历,未来的收获会远远超出上面所说的回报。

采访结束后,我突然想起了这句话:孩子是学习高手,父母是人生赢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