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研文化】单雅静:摄影是一种境界

 zzm1008图书馆 2022-09-15 发布于上海
  ‍‍‍‍‍‍‍‍‍   “咔擦”“咔擦”相机快门一次次按下,再低头看看拍得画面如何,这就是我的业余爱好——摄影,闲暇时拍摄家乡美景、城市发展和感动的人物故事。

图片

初学摄影时,我借过农家书屋的《小相机大智慧》等书籍,也学习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慕课《摄影构图》等课程,粗浅理解了焦距、曝光、构图等基础知识。从最初使用最多的是自动档和P档,后来慢慢尝试使用不同拍摄模式,特别是使用M档(全手动曝光档),仿佛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光的世界、颜色的世界、唯美的世界。同一个画面竟能创造出无数种可能:快门调慢拍摄可以让平时眼前普通的云朵和流水丝滑如绸,调快则可以清晰捕捉到高速运动物体的精彩瞬间,大光圈拍摄可以让人物摄影达到明星海报的效果……

图片

就像小说里越上乘的武功越难驾驭,我也经常在这个档位“翻车”。一次会议场景拍摄,在相机中预览时张张不错,可是回到办公室在电脑中放大看,顿时傻了眼,照片竟没有一张是清晰的。反思原因是我忽视了相机防抖,当时快门速度设置1/60秒,理论上它没有低于手持安全快门速度,但我自身稳定性不够好。事后我用讨教来的一个好方法练习稳定性——扎好马步,屏住呼吸,手握两匹砖摆出并尽量长时间保持拍照姿势,坚持练习后效果确实不错。

图片

按照摄影的八大类型来看,我从事的主要是“记录摄影”,为了更好展现照片背后的故事,我又将技能延伸到了新媒体、短视频、PS、PR、AU等软件平台。有一次拍摄富硒茶推介,我制作了一篇名为《在紫阳,有一种热情叫“到屋喝茶”》的新媒体图文,单篇点击量1.5万次,引来了外界对紫阳茶的大量关注,让我意识到我的爱好还有如此大的作用。此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和家人会奔赴到不同地方摄影,将镜头对准驻村第一书记为村民肩挑背驼上街售卖的茶叶,新社区工厂因疫情而滞销的衣服鞋帽,不肯住院的老太太执着守护的冬青树苗,外地来安创业人员种植的草莓,擂鼓台山脚下的大米和小番茄、洄水湾的冬桃等等,在讲述一个个照片背后感人故事的同时,有时居然帮他们打开了销路,扭转了局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摄影从最初的爱好逐渐练成了“一技之长”,竟成为我职业生涯的“敲门砖”,是我有幸来到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工作的加分因素,在这里我对摄影的理解又有了从“术”到“道”的提升。

图片

一次单位内部公众号摄影培训,镇坪来的陆老师在业内是大神级的人物,他挑了很多公众号上有瑕疵的照片作为反面教材,帮助大家尽快提高摄影水平,也指出了我在构图技巧、主题表达方面的问题,我第一次意识到业余和专业水准之间的差距不仅在技法,更在于对事物本身的认知,好的图片是能让观众共情的,这才是摄影的境界所在。

图片

偶尔回过头看,很多当时以为还不错的照片现在是不能满意的,我从过去的照片中总结出了两点摄影经验:一是择重,不能把相机当作机关枪,而应当作狙击枪,精准拍摄有历史价值或档案价值的画面,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做减法,一张照片能展示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要画面干净、主题突出,就要放弃一些内容,适当留白。正如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有限,降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才更加容易得到满足和快乐,有舍才有得。
 

<文章由本平台原创首发,转载须保持原文原貌,并注明转载来源及链接。>

图片

”安康政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