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丨《南渡北归:北归》1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文/东篱

《北归》读至第四章,遇到这段文字:

自“七七事变”起,中国军民抗战进行了八年又三十三天;自“九一八”以来,则为十四年不足三十八天。苦难与抗争,救亡与图存,死者无声的托付,生者悲怆激愤的吁求,都遥遥羁系在这片风雨迷蒙中升浮而起的圣地之上。

忍不住翻了翻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手头的“增订版”出版时间为2015年8月,而这套书的初版初版时间是2011年1月,上述文字在初版中无任何不同。

这样好奇地查证是有缘由的。

最近关于“八年”和“十四年”的事儿闹得挺凶的: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要求从2017年春季开始全国中小学生地方课程教材中“八年抗战”概念修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次对教材的修改不仅在国内受到高度关注,也引发国际社会出现了不小的震动。

上网查了查,原来关于“八年”和“十四年”的争论由来已久,就连2015年8月连战访问大陆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的题词也是“十四年血泪史,赢来醒狮万世名”。

关于修改教材目的和意义,不揣测也不妄议。

但读至此处,不得不佩服作者岳南——早在几年前就出版的书了,居然只列举时间点,而不明确采用“X年抗战”这样的论断。看过好多评论,说这套书的缺点是不够严谨,就个人的阅读感觉而言,已经是拜服得五体投地了,尤其是每一章后面那些几乎与原文等量的详尽注释,看得出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不知收集和阅读了多少资料!

的确,书中的很多叙述带有比较明显的感情色彩,也有很强的文学性,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若完全是干巴巴的学术著作,类似我这样的读者恐怕早就知难而退了。

某天早上和同事一起值班,天南海北瞎侃了一通,由到底能不能扶跌倒的老人一直侃到了2014年发生在昆明火车站的暴恐事件。

数据显示,这一次暴恐事件,6男2女八名歹徒共导致31人死亡、141人受伤。

同事和我都有个共同的感慨:八个人,并且凶器只是刀而非枪支,何以能造成如此大的伤害?!撇开当时车站密集的人群、安保人员不说,即便只是这一百多人一拥而上,结果也一定会是另一个样子。

但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些人一拥而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们不无悲哀的揣测:即便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结果又能有多大改变?!即便此刻高谈阔论的我们自己就在现场,就能勇敢地站出来?!即便真有人能挺身而出,又会有多少人紧随其后?!

答案悲凉地堵在我们心头,只能选择沉默。

这样的情形,和当年那一场八年或十四年的浩劫何其相似!小小的岛国,跨海而来,竟在这片四万万人口的大国内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究其背后原因,敌人强则强矣,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原因?

如今的我们,应该足够强大了吧?但为何连街边跌倒的老人都不敢伸手去扶了?为何中小学里曾经如猫和老鼠一般的师生关系逐渐变成了老鼠和猫?为何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有些规则,是不能因为急功近利而漠视的;有些底线,是不能因为好高骛远而超越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需要记住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准确的时间,还有那些用眼泪和献血换来的教训。

2017.2.16

图书信息

作者:  岳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增订版
出版年: 2015-8-1
页数: 1681
定价: CNY 19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南渡北归(增订版)
ISBN: 97899001878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