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沧海难为水丨《此生,你不来,我不老》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曾经沧海难为水

文/东篱

好吧!我偷懒了。根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其实完整的书名应该是《此生,你不来,我不老:千古第一情痴元稹诗传》。

01

缘起

一个偶然的中午,和妻子一起吃着中午饭,随手按着电视机遥控,不经意翻到CCTV-10,正在播《百家讲坛》——这是很多年前常常守候的一个栏目——那天,中南大学杨雨教授正在讲“诗歌爱情”,刚好讲到“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

那天,已成惯例的午觉被元稹和韦丛的故事搅没了。

以前只记住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东坡,和“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纳兰,尽管也背过曾经沧海难为水,却从未深入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所以,当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尽管犹豫了会儿——我固执地对太长的书名不感兴趣——还是取了下来。

02

插曲

看完了书,又去翻了《旧唐书》和《新唐书》(两本书都没有纸质的,翻的是exe版的电子书)里关于元稹的记录。

因古文功底较差,仅凭读很难理解,于是用了老办法——抄。

当把《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一十六”里元稹的传一字一字抄录在笔记本上之后,我哭了——骗子!里面哪有韦丛嘛!

适可而止,新唐书就不抄了。

哪儿才有关于他们的故事呢?

03

缘灭

绕了半天的圈子,还是得回到这本书(原谅我,还是觉得书名太长)上,毕竟,是因为读了这本书之后才有的这篇文字。

与唐史里只有元稹身世、为官、上书、弹劾、纠葛等等不同的是,这本书写了元稹身边的好多女子,初恋的管儿、辜负的莺莺、失去后才珍惜的韦丛、宫里的乐伎秋娘(元稹竟神通至此?!)、略提只字的安仙嫔、相伴终老的裴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的薛涛刘采春……

我开始怀疑杨雨教授下的一个结论——元稹长得并不咋地。否则,难道是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真的十分与众不同?

——当然,在这本书里所描写的元稹,才比子建、貌若潘安。

对于优美文字控而言,这本书可以一读——毕竟,能将几首诗和几个爱情故事优美出163千字,也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能力。

对于我这样吃不了太多糖的来说,这本书太甜了。

04

何况

随意浏览中居然还看到了这样两个地方——

1.“韦丛死后,你心中隐隐的痛需要医治,不懂事的女儿需要母爱,幸运的你在痛苦了一年后遇到了安氏,日子稳定了些。”(P106)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两年后,你就先纳妾安仙嫔。”(P107)

究竟是一年还是两年?——当然,“遇到”和“纳妾”可以有时间先后的解释,但在不超过一页的范围内这样读来,始终觉得有些别扭。

2.“但和好友相比,他却是乐观地面对这一切,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活到70旬之久的原因之一吧。”

确定有“70旬”这样的表述方式吗?若有,原谅我寡闻。

……

打住吧,其实有些挑刺的感觉了。

好多故事,还是不要盘根究底的好。

——其实,一切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损失了那个午觉。

2016.5.16

图书信息

作者: 董晓玲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副标题: 千古第一情痴元稹诗传
出版年: 2014-2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8416159

本文为东篱原创作品,任何形式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感恩遇见您!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愿我们都能给自己留一片澄净的天空。

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