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笔记 23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感谢有你


最近登录小号后台,总是被莫名地感动着。

关注的人数居然还在慢慢增多。

2016年年底的时候,因为好奇,开了这个公号,又因为不会排版而搁置。

大概2017年11月的时候,在朋友的鼓(song)励(yong)下,开始把自己平时一些孤芳自赏的东西搬进来,战战兢兢、羞羞涩涩地通过朋友圈晒出去。

身边的一些朋友,或是出于生死与共的义气,或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同情,成了这个小号最初的关注者、支持者。

没想到,就靠着这一点一点的默默支持,居然跌跌撞撞支撑到了现在。

而最近,每次点开“新增人数”,看看那些头像、那些昵称,几乎都是完全陌生的朋友。

虽然我不知道,您是从哪里遇见了我。

虽然我不知道,我是用什么吸引了你。

但从心底里,很暖、很感动。

世界很庞大,幸好遇见你。

公众号很多,感谢你留下。

那么,且让我竭尽全力,为君一舞。

公号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东篱日常读读写写的东西,水平有限,态度一定无限,更期待有您的回应。

再次感恩每一位“漂洋过海”和我在这里相遇的朋友!

东篱

2018.6.13

【经典摘录】

※ 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打倒吃人的教育。

※ 传统教育怎样是吃人的教育呢?他有两种吃法:

(一)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他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他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许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问了,但他不许他出到大社会里、大自然界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二)教学生吃别人    传统教育,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更明白一点,他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血汗,生产品使农人、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

【若有所思】

不寒而栗。

我们如今,是否依然有意无意还在做着那“吃人”的教育?不妨对照“细则”,逐条扪心自问。

【经典摘录】

※ 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

※ 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活动冲入更高的境界。

※ 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 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

※ 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冲开无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铁门。

※ 历史教训必须通过现生活,从现生活中滤下来,才有指导生活的作用。(《生活教育之特质》)

【若有所思】

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中,陶老对自己的“生活教育”开始了系统化的总结和提升,本篇便有这样的倾向。

本篇的目的,是为了区分“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为了区分真的生活教育和假的生活教育,因此,陶老总结了生活教育的六大特质: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前五项,在前面学习的各篇文章中均有涉及,第六项“有历史联系的”应该是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陶老在这里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对过去的历史要有选择地接受,选择的标准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二是提出了生活教育应负起历史使命——争取大众解放,争取中华民族解放,联合起来解决国难。

文章发表于1936年3月,离后来那一场旷日持久的民族灾难发生只有一年的时间,而这个时候,各种蠢蠢欲动的迹象应该已经极为明显,历来讲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读书人,又怎会坐以待毙?

教育的确不应该掺杂“政治”,但“政治”并不等同于民族和国家,正如两千多年以前,屈原那纵身一跃,为的是他心中的楚国,而不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

明日又逢端午,正如陶老所言,这些经过时间冲刷所留下来的历史教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倍上加倍的丰富起来”。

2016.6.8

图书信息

作者: 周洪宇 编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1
页数: 429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346217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