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读书笔记 30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经典摘录】

※ 儿童应该是快乐的,而现在中国的儿童是非常痛苦。

※ 我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敲碎儿童的地狱,建立儿童的乐园。不够,我们应该引导儿童把地狱敲碎,让他们自己创造出乐园来。

※ 儿童有许多痛苦是由于父兄师长之不了解。不了解则有力无处用,有苦无处说。

※ 承认了儿童的人权并了解了儿童的能力需要,才有可能谈儿童福利,否则难免隔靴搔痒,劳而无功。

※ 男的受过分栽培,女的受偏枯的待遇;表面虽然似乎是一乐一苦,但在长大的过程中两者都难免受伤。

※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婴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

【若有所思】

儿童应该是快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

陶行知先生当时所说的“现在中国的儿童是非常痛苦”,所指向的,或许是战争、贫穷和苦难吧。

那么,当已经远离了战争、绝大多数人都不再那么贫困的今天,孩子们的童年快乐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看到一些其实不正常却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春游”、“秋游”这样的字眼逐渐成为无法理解的历史;四五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连跳绳都不会;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

【经典摘录】

※ 社会大学之道在明大德,在亲民众,在止于大众之幸福。

※ 创造的社会教育,是社会所有,社会所办,社会所需的教育。(《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

【若有所思】

本篇文后注“原件存南京晓庄师范”,应该是陶行知先生一次演讲或者写文章之前的提纲。其中的内容大多已经熟悉,最大的裨益,是从中学到一些罗列提纲的方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陶老先生的“社会大学之道”很有意思的改了“止于”——由止于“至善”改成止于“大众之幸福”。

这样的改动,仔细想想很有意思。

“止于”,是最后应达到的效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儒家追求的是修齐治平的理想人生,对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有着很高标准的追求——“至善”。怎样才算是“止于至善”?朱熹是这样解读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无一毫人欲之私”?!这样的标准其实挺可怕的,连一点点的“人欲”都没有了,这样的人还是人吗?正是在这样的终极目标引领下,许多荒唐的现象发生了,而且还成为了歌颂的对象,典型的如“二十四孝”里面“埋儿奉母”,因为无力赡养母亲就活埋了自己孩子,想想都不寒而栗!这样的流毒至今犹存——在学习很多“模范”、“先进”的事迹的时候,都会将其优秀面无限拔高,高得令人望而生畏。

因此,“至善”这样过于理想化的目标对于大众教育而言,实在有些高不可攀。天地尚无全功、圣人尚无全能,又如何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达到“至善”?陶行知先生改为“止于大众之幸福”,实在是恰到好处,正如前天的笔记里记下的那句话一样——

人生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幸福。

是的,幸福就好。

2016.6.23

图书信息

作者: 周洪宇 编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1
页数: 429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346217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