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愿为孩子心灵深处的一缕阳光 ◆ ◆ ◆ ◆ 文 / 黄显婷 ![]()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作品,该书在法国首印45万册,位列全年销量排行榜的总冠军,法国媒体惊叹到:“销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还快!” 故事讲述了一个总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着一种特殊能力而变得强大:他能够“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到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我被书中的一个小男孩深深地震撼着。书中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描述这段故事,这只是主人公医院实习生涯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男孩是主人公在医院实习中遇到的病人,他是一个已经两周都无法进食的十岁小男孩,没有任何病理学家可以解释他的病况,现在只能靠打点滴来维持,即使请来了三位心理医生会诊依旧没有什么效果。后来主人公通过与小男孩影子的交流得知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男孩特别喜爱一只小兔子,小兔子是小男孩的知己和朋友,但是两个星期前爸爸妈妈告诉他小兔子逃跑了,在那天吃过晚饭以后,小男孩的妈妈问大家喜不喜欢吃她做的“红酒洋葱炖兔肉”,小男孩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已经死了,自己竟然还吃了它,他因此绝食,还想要去天堂和好朋友相聚,以此来为自己赎罪。 ![]() 读到这里时,突然感觉到自己果真离童年太过遥远了,已经忘记了一个孩子的心底是多么的柔软善良,在大人眼里,兔子就是养大用来吃的,但是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这不单单是一只兔子,这更是他的好朋友,是他在父母都没有时间陪伴的情况下,唯一可以与之倾诉和沟通的知己。试想一下当他得知自己吃掉了最好的朋友时那种悲痛、难过、自责,这是大人无法想象的。我们成长了太久,久到已经忘记年幼时,我们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交朋友,都说越长大越孤单,其实是人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越长大,可以交朋友的范围就由世界万事万物缩小到人再缩小到自己身边的小圈子里面。 当我看完这段之后,突然感觉到很恐慌,在从开学到现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会不会也在不经意间“杀死了他们的小兔子”,会不会有一些不经意的举动伤害了他们的敏感又脆弱的内心。虽然我一直以来一直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自以为没有出现过伤害他们感情的行为,但是读到这段故事,我却感觉到没那么确定了,故事中小男孩的爸爸妈妈在主人公告诉他们之前,也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的小事居然是导致自己孩子生命垂危的导火索,如果他们在这之前能够意识到小兔子对孩子的重要性,我相信就算是饿死,他们也不会伤害那只兔子。然而世间万物没有那么多“如果”,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很难挽回。就像书中的小男孩,虽然主人公知道了他的病因,并让他相信自己的那只兔子并没有死,只是跑出去了并且生下了一只小兔子需要他照顾,让小男孩解开心结开始进食,然而小男孩还是在进食几天后死于并发症。这是这本书中唯一一处让人感觉到寒冷而又真实的情节,小孩子的心底如此柔软,可能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无心的动作或者眼神就可能伤害到他们,所以当一个好老师真的很难,你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以免自己的不经意给他们造成永久的伤害。 ![]() 图书信息 ![]() 作者: [法] 马克·李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