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剥皮见骨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东篱悦读 2022-09-15 发布于云南

文 / 东篱

张宏杰笔下的大明王朝“七张面孔”,分别是:朱元璋、朱棣、海瑞、魏忠贤、张献忠、吴三桂、郑成功。
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这七个人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定型,甚至在一些经典影视剧的影响之下,连他们的“面孔”都已无比清晰。
越是大家都熟悉的人,越是不容易写好——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东西,没人感兴趣;大家还不知道的东西,你得有说服力。
并且,好多评说历史人物的文字往往容易掉入一个漩涡:喜之则过度粉饰其功绩,恶之则过分夸大其阴暗。
张宏杰似乎很轻松就绕开了这些难题。
柴静说,这本书“写朱元璋,将中国封建专制根源写得剥皮见骨,看得我心里悚然。”
何止是朱元璋,书中的七个人物,乃至整个社会,都让张宏杰“剥皮见骨”了。
二 
朱元璋是全书占篇幅最多的一个人物。张宏杰不仅详细分析了元末社会动荡、三年流浪、多年战争的经历给朱元璋带来的机遇,也总结了朱元璋身上的一些重要品质,如重视军纪打造仁义之师的品牌、对知识分子的态度聚集了人才、谨慎持重的个性等等。
然而,张宏杰给出了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结论:“终其一生,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受着农民思维方式的牢牢制约。”
尽管,“农民思维方式”这个说法多多少少让人觉得有点歧视的味道(尤其是像我这样农村里土生土长的人看来),但认真读完他对朱元璋治国种种举措进行的详尽分析之后,又不得不承认,他说得确实很有道理。
比如朱元璋极力想打造的,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以至于大规模强制性搬迁、任意剥夺富人的私人财产、给自己的官员们最低的薪水。
比如朱元璋为了把整个社会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建立起了最周密的户口制度、土地登记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从事固定的职业,甚至对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详尽列出了《皇明祖训》。
比如朱元璋为了防止自己的王朝被推翻,开启了“思维格式化”手段:为天下每个阶层的人都制定了详尽的生活准则,细到穿什么和住多大面积的房子都有明确规定,甚至连妇女的发型都有严格要求;为了控制思想,他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诰》学习教育活动。
然而,正如张宏杰所分析,任凭朱元璋如何竭尽心力,他所做的只不过是“堂吉诃德式的努力”,表面看去让风云变色天地一新,“然而却积蓄了巨大的反弹能量”,大明王朝乃至后来的很多时光,终在他这样的驾驭方式之下走向了末路。
对其他几个人物的分析,张宏杰都有着精辟深刻、令人深思的见解。剥开每一张面孔,不仅仅能见到那个人自己之“骨”,更能见到那个时代之“骨”,甚至能揣测整个民族之“骨”。
通过写张献忠,对“农民起义”的分析就很令人毛骨悚然。
记得儿时的课本里,每逢讲到“农民起义”,总是不吝那些赞美的词汇,似乎因为有了他们,中国历史就在不断跳跃式前进一样。
然而,张宏杰却说:
“与其说农民起义'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部分调整了生产关系,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如说农民起义与专制统治是维持'中国独特性’的互补的两翼,是同一文化源头生出的孪生兄弟,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同葆中国文化数千年一系,继继绳绳。”
“农民起义”对历史的重要意义,居然只是大量的杀戮之后,减轻了土地上的人口压力而已!除此之外,只会给文明带来“毁灭和劣化”,促使“专制统治更加周密严谨”。
看看张献忠在四川期间的种种残忍行径,与后来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又有何区别呢?
“中国历史上数千百次惨烈的农民起义,并没有带来基本制度上的突破和创新,没有为中国历史冲破循环状态提供任何可能。农民起义的目的,不在于摧垮不合理的制度,而是进行调整和维护那样的制度……农民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比以前更严密的控制,是更坚固的监狱,是更好的驯化,是国民性格上的进一步退化”。
事实很残酷,对事实的刻意扭曲和美化不是更加残酷吗?
 
作为普通百姓,我们一向都期待如包青天、海刚峰一样的人物出现,甚至希望能多一些、更多一些。
然而,张宏杰给我们狠狠泼了一瓢冷水。
他认为,海瑞这样的人,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天真得烂漫,天真得透明,天真得让人无法不感动”,但,却没法成功。
像海瑞这样的知识分子,“做起事来,总是那么唯我正确,总是那么激烈绝对,总是那么一步不退,总是那么缺乏建设性空间。而他们的失败,也总是脆败。王安石如此,海瑞如此,康有为如此”。
海瑞们的失败,似乎是注定的,因为在官场上,“像他这样不明白游戏规则的人,只会被高明的玩家当作一枚冲锋陷阵的特殊棋子,发挥完作用之后,被抛弃是必然的命运。清官注定不能进入政治主流,无法引导政治航向”。
但统治者们却又总是不遗余力地精神褒奖着海瑞们,故意制造出一种似乎很需要他们存在的感觉来,万历皇帝一语道破了天机——像海瑞这样的人,不能用来“当局任事”,但拿来装点朝廷的门面却是不错的。
张宏杰生生地把这张皮给揭开了,露出统治者的狰狞面目来:“精神可用来写到书上,记入史册,激励人心,却不可施用于实际”
独辟蹊径的见解,细致入微的分析,冷静客观的立场,再加上作者极具亲和力的文笔,使得这本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难怪丁东在序言里说“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我也是。
2020.3.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