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几回,出现了《西游记》中很有名的“车迟国斗圣”故事。车迟国国王因为僧、道比试求雨时僧人失败,便兴道灭佛,作为佛家弟子的唐僧师徒进入国内当然凶多吉少了。 第一天晚上,悟空带着八戒、悟净去三清观狠狠地戏弄了他们;第二天,唐僧师徒上朝捡换关文,三个道士(也就是三个妖怪)刁难他们,非要和他们比试。结果,先比试的坐禅和求雨败给了悟空,三个妖怪又要求进行更为凶险的比试:砍头、剖腹、下油锅。这下他们不仅输了,还丢了小命。今晚,因工作原因住在乡下,共读只能隔着重重山水,以另一种方式进行了。 好狠呐!不过,读就读呗,一天之内跑七个村都不在话下,读五回书又算得了什么?这五回书,一回是红孩儿故事的完结,一回是黑水河,三回专讲车迟国,重点不言而喻。纵观车迟国的精彩战斗,不由得想起那位刚刚火了一把的马保国师傅。三位大仙约你比求雨,你让人家现场尴尬也就算了,还把人家底牌给暴露了是为啥呢?三位大仙约你比坐禅,你把人家专门放的瞌睡虫捉了也就算了,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读了今天这几回,我觉得这次请观音降妖是最简单的了,提个鱼篮、念个咒语,就轻轻松松搞定了。 而且,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经过天上神仙的手之后,就能变成相当厉害的武器。就像这几回故事里,那妖怪的九瓣铜锤,只不过是一根未开的荷花而已。所以说,有的人不稀罕的东西,可能在其他人的手里很珍贵。今日三回,专讲通天河故事,两点感触。 第一,通天河,河通天,任你大圣本领通天,难敌妖怪关系通天。第二,诺不轻许,许必践之。老鼋送唐僧师徒过河,本来是因为答谢,不经意间拜托唐僧替他问讯,唐僧答应得挺干脆,“我问,我问”。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可叹千辛万苦,一朝毁于蚁穴。今天这两回,唐僧肚子饿,让悟空去化斋。悟空让他们呆在圈里别动,然而,唐僧又一次听信了八戒的谗言,不相信三番五次救他的悟空,是非不分,又一次落入了妖怪手里。 此二回里,悟空给师父画了个圈,告诉他只要呆在圈里就能保安全。 但八戒对这个圈的理解是“画地为牢”,撺掇着师父走出圈外,结果落入了妖魔手中。总之,凡是“圈”,就很有可能会限制我们的一部分自由,而“圈”外的世界却又有着很大的诱惑,正如八戒面对的那几件锦绣衣服。河流在河床里流淌,无论如何汹涌都是安全的,一旦漫过河岸,便成灾患。今天这两回又开启了一个新故事,但我还是想说一说旧故事。 我把那个故事叫做“圈子的故事”,出了圈,唐僧就被妖怪捉去了,请了书中最厉害的救兵观音也没用。故事结束时,悟空说:“都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我受别人的圈子哩!”这也算是这个故事的点题了。那,我也继续说说这个“圈”。
悟空似乎总是栽在“圈”上。大闹天宫后,和二郎神大战时被一个圈偷袭了;如今,又被同一个圈拦住去路一筹莫展。能给别人画圈的人,同样也受困于“圈”,多么深刻的哲理。另外,从《西游记》上,我们不妨揣摩一下古人用字的讲究,比如这两回里,大家丢了兵器,作者写的是:众神灵依然赤手,孙大圣仍是空拳。虽然今天的我们未必还要在书写中如此严苛,但汉语文字的魅力,不可不知。今天这两回,我是一知半解读完的。
但是,我也看出了唐僧的一个优点:持之以恒、不受诱惑。看,女儿国富丽堂皇,让唐僧来做国王,面对这么多漂亮的女子,唐僧却对取经念念不忘,要是换作老猪,恐怕早就把取经抛到九霄云外了!女儿国,是师徒几人取经路上少见的没有动兵器就结束的灾难。
悟空这一次表现虽然足智多谋,但这两回故事的主角,其实是唐僧。无论是面对女儿国国王,还是后来的蝎子精,唐僧都是“任你风情万种,我却无动于衷”。若唐僧没有这份定力,悟空几人能耐再强,也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