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2年,徐志摩欧洲游学期间,爱上了16岁的林徽因

 古稀老人赵 2022-09-15 发布于北京

【1922年,徐志摩欧洲游学期间,爱上了16岁的林徽因】于是,回家逼张幼仪打胎离婚。张幼仪不同意,并小心翼翼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而死掉”

没想到徐志摩暴跳如雷:“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张幼仪心如死灰,独自一人生下了孩子,还没出月子,徐志摩就逼迫她在离婚书上签字,他说:快点、快点,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张幼仪逼得没法,绝望中签了离婚书,徐志摩高兴地携着离婚书准备追随林徽因,可是林徽因催促父亲回国,很快便与梁思成结为神仙伴侣,徐志摩最终娶了名媛陆小曼。

林徽因在徐志摩心中是绝对的女神。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人家,祖父进士出身,父亲最早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书法颇有建树,曾是北洋政府司法总长。

林徽因的父亲一生娶了3个太太,林徽因的母亲是继室正房太太,她是个深受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女性,性格急躁,颇不讨父亲喜爱。

父亲不喜母亲,很少去母亲的院子里,有一次,年幼的林徽因觉得前院二院热闹,便跑去玩,结果回来就被母亲一顿数落,她知道,母亲这是把以往的积怨发泄在自己身上。

正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林徽因小小的年纪,便意识到在那样的社会,一个女人得不到丈夫的宠爱和尊重,活得有多压抑,这也使得她面对感情之事异常理智冷静。

尽管母亲不受宠,但父亲却异常喜爱林徽因。

1920年,林长民带着林徽因游历欧洲,为的是开拓女儿的视野,增长见识,出发前,林长民嘱咐林徽因道:

“我此次远游携你一同前行。第一:要你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你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你暂时离开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可见,林长民还是非常器重林徽因。

在伦敦,林徽因不仅找到毕生之事业,还邂逅了浪漫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与林长民是忘年之交。一次,徐志摩受邀来林长民住所做客,一进门,林长民便向楼上喊:徽因,快下来,有客人来了。

不多时,便听到一阵脚踏楼梯的轻快声音,就这样,林徽因便如仙女一般翩翩出现在徐志摩的眼前,徐志摩一时看得入迷,竟忘了打招呼,还是林徽因主动伸出手,徐志摩这才缓过神。

林徽因成功打入父亲的朋友圈,三个志趣相投之人,相谈甚欢,时至半夜,林长民提前离场,林徽因和徐志摩却一直交谈到天明。

徐志摩早已在林徽因的才华与美貌中沉沦。他的浪漫、热情、儒雅与博学,也深深地吸引了林徽因。

林长民向来开明,鼓励女儿寻找自己的爱情,加上,他也同样欣赏徐志摩的才情。于是,徐志摩与林徽因走得越来越近。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他们的爱情在伦敦,在康桥迅猛地滋长着,但理智也提醒林徽因,徐志摩是有妇之夫,她不愿做横亘在别人家庭中间的第三者,这样的爱情注定没有完美结局。

1921年,徐志摩妻子张幼仪到达英国后不久,她便决定跟父亲回国并彻底与徐志摩斩断情丝。

离开前,林徽因用几天时间给徐志摩写了一封分手信。她写道:“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

得知林徽因要回国,并且提出分手,徐志摩火急火燎地找到张幼仪,提出离,全然不顾妻子已怀孕数月。

后来,徐志摩终于和张幼仪离了婚。那一纸离婚协议,让他如获至宝,兴冲冲地赶回国找到林徽因。可惜,却终究没能与她再续前缘。

林徽因回国后,便与梁思成订婚,不久,两人一同去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两人再见面时,已是四年以后,在这期间,林徽因早已嫁为人妻。后来,林徽因与徐志摩偶有往来,不过,她始终与他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既不会过分亲密,也不会过分疏离。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从南京飞往北京的免费飞机不幸遇难,据说他要参加林徽因当晚的演讲。

得知徐志摩死讯的那一刻,向来端庄冷静的林徽因,竟然瘫软在地号啕大哭。

梁思成联同其他好友搜寻徐志摩遗体的队伍,当他归来时,带回一块徐志摩生前乘坐的飞机的残片,算是徐志摩留给林徽因最后的怀念。

对待这段感情,林徽因是冷静克制的,多年以后,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你怎样看待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