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工作者在防疫过程中如何处理情绪问题

 阿福根 2022-09-15 发布于上海

3月以来,上海成为了抗击新冠疫情的主战场。大量社区工作者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既要协助开展核酸检测,想办法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条,又要保障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关心社区居民面临的问题。

不过,在居民区封闭管理的初期,不少居民对于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并不理解,甚至还有不少抱怨。社工们在加班加点工作的同时,心理上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为此,小号梳理了一些有助于心理解压的内容,供广大社区工作者了解。

1.病毒无处不在,觉得很恐慌怎么办?

恐惧很多时候来源于未知。面对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详细地去了解新冠疫情相关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做好日常防护的各项细节,那么被传染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2.在网上看到很多负面视频,感觉很失望怎么办?

一些负面新闻的往往更容易被传播。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其实更多正能量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多关注积极的一面,会巩固我们对防疫工作的信心。

3.工作连轴转,身心疲惫怎么办?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下,还是要注意让自己得到必要的休息。面对心理上的疲惫,可以从同事、朋友、亲人中寻求鼓励和肯定,让自己找到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4.被居民无端指责,感觉很委屈怎么办?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很多人需要时间去适应。社区居民的指责,可能是由于对社区工作的不了解,也可能是由于自身压力太大无处宣泄,当然也有可能确实是社区工作有不到位的地方。社工需要学会去分析原因,以耐心、包容、积极的态度面对批评。

5.感觉情绪枯竭,无力面对现实怎么办?

当情绪处于很崩溃的状态时,是很难面对和处理复杂、困难的工作的。这时候,社工需要适当地“休息”,好好睡一觉,多关注积极的一面,从自己身边可控的小事做起,慢慢找回对工作、生活的掌控感。

6.压力很大,情绪非常易怒怎么办?

当焦虑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易怒。调节情绪的关键还是在于缓解焦虑。可以仔细想一下让自己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处。在生气的时候,可以用深呼吸来平复心情。

当我们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需要“觉知”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而开展自我调节。如果仅靠自己无法获得良好情绪,那么就应该寻求外部环境的支持。社工可以从家人、朋友、同事或其他心理专业人士处找到鼓励和支持,为自己的心态注入必不可少的正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