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园

 苏迷 2022-09-15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2年09月10日 B03版

  潘君明

  鹤园位于苏州古城内韩家巷4号,因俞樾所书“携鹤草堂”匾而得名,又有“养鹤”“长寿”之意,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鹤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道员洪鹭汀始建。但园未全面竣工,洪鹭汀已离开苏州。曾一度借给农务局使用。后归吴江庞屈庐,其孙庞蘅裳续加修建。因环境清幽,成为文人墨客雅集酬唱之地,著名词人朱祖谋曾赁居于此,常有文友来访,名噪一时。

  朱祖谋(1857-1931),号彊村,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工词,与况周颐、郑文焯、王鹏运合称为清末“词坛四大家”,又被誉为“词坛祭酒”,编有《彊村丛书》等。去官后归隐吴中,居鹤园,至今园中留有朱氏手植的宣南紫丁香一株,花坛刻有邓邦述篆题“沤尹词人手植丁香”。花开时,清香满园,沁人心脾。庞蘅裳闲居园中,谐“鹤园”之音,自号“鹤缘”,又署其厅曰“栖鹤”。金松岑撰有《鹤园记》云:“清光宣间,华阳洪鹭汀观察,以宦橐所赢卜宅韩家巷,而规其西为囿,取曲园所书'携鹤草堂’四字榜之,曰鹤园。”

  鹤园占地3134平方米,小巧紧凑,简洁幽雅。园中凿一水池,呈鹤状,鹤颈往西南延伸,形成水湾,寓“水源不尽”之意。园以水池居中,红栏石梁凌波而设,竹石花木环池而布,右亭左馆隔池相望。长廊曲折,贯通南北。北部为主厅“携鹤草堂”,由联家张荣培撰有一联:“旧梦冷乘轩,且依梅雪千枝,一角幽栖观共守;新盟坚履石,好辟茶烟几缕,九皋清唳更谁闻。”前廊东西门楣有庞蘅裳自题“岩扉”“松径”砖额,典出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忽至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句。堂前有湖石“掌云峰”,以形名。池南有四面厅,额“枕流漱石”,与主厅隔水相对。“听秋山馆”又称“鹤巢”,隐现于园北翠竹丛中。

  庞氏好客,相与交往的都是姑苏城中的著名人士,常于园中举行诗词谜会、曲会,尤以曲会为盛。戏曲理论家吴梅、昆曲名家张紫东,以及昆曲传习所“传字辈”少年等,常在此引吭高唱,传为美谈。文人雅士叶恭绰、张善孖、张大千、梅兰芳等曾先后来访。1942年,庞家将鹤园售与苏纶纱厂老板严庆祥,用作苏纶纱厂办事处。新中国成立后,严氏将鹤园捐献给国家,成为市政协办公处。1960年后,园被移作他用,相继有印刷厂、物资局、汽车配件厂等使用。后来,园中建筑、匾额楹联等多被损毁。1978年复归政协。1980年全面修复。现为市政协联谊会活动场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