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丨简单、快乐、做得到——我的班级管理理念

 新用户82183499 2022-09-15 发布于湖南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简单、快乐、做得到”七个字的班级教育管理理念。 

图片

缘  起


图片

2004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一名叫小蔡的学生一直没来上课。我先后两次到他家劝学,都无功而返。教师节那天,学校放半天假,我和谢校长再次去小蔡家作劝学工作。

蔡父见校长亲自上门劝学,便积极配合校长、老师做孩子的工作。可是,无论大家怎么劝说,小蔡的回答只有两个字:“不去!”蔡父发怒了:“你不读书,想干啥?”小蔡蹲在地上:“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要去打工。”蔡父拍案而起:“你这个畜生,读书比打工还苦吗?”小蔡的眼里泪花滚动:“爸,您不知道,我读书比坐牢还苦!”那一刻,我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小蔡为什么觉得读书比坐牢还苦呢?

第一,他的校园生活没有快乐。“被他人所需要”“被他人所赞赏”,是一个人信心的重要来源,也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因为成绩长期列班级最后几名,课堂上小蔡属于被老师忽略的对象,生活中他也属于被同学忽略的对象,因此他觉得自己在这个班级是多余的,已经没有了在班级继续存在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他每天坐在那里,纯粹是“滥竽充数”,混日子。

第二,尽管他已经“拼尽全力”,但还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尽管他已经升入初三了,可是数学还停留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老师讲的内容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每天他都要在老师的催逼下背诵、默写、记忆各种各样的概念、名词、公式、定理,凭他现有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实在无法完成任务。可如果完不成任务,每天不但要接受老师的“理想前途教育”,还被逼“加班加点”。一个人总是被逼着向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努力,怎么能够有信心呢?

对小蔡个案的反思,使我对“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果一个学生都不在教室了,教师还能对谁实施教育?

再联想到那些在学习的重压下自寻短见的学生,如果这个学生都不在人世了,老师还对谁实施教育?如果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不是快乐,只有痛苦,那么,学生即使在学业上取得“耀眼炫目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悲哀。

正是对小蔡个案的反思,使我想到了七个字——“简单、快乐、做得到”。具体说,就是让我的学生学得简单一点,别那么难;学得快乐一点,别那么苦;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让每一个人都能“简单、快乐、做得到”。

图片

解  读


图片

如果进一步解读这一理念的话,可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即:“简单是一种能力”,“快乐是成功之母”,“做得到才能做得到”。

简单是一种能力

这里所说的简单,是经历过“厚积”而后“薄发”的“简单”,是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找出最本质的东西的“简单”,是从“千头万绪”中找出真正根源的“简单”。

1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简单”是一种教学能力

学生厌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学得艰难,学得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要使学生不厌学,就必须加强教师“解读”教材的基本功修炼。

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这道题,我都讲了十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做。”“那道题,已经考过五次了,学生还是做错。”于是,埋怨学生学习能力低下,训斥学生“懒惰、颓废”。实际上,教师“冤枉”了学生。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是教师自己过分依赖教材教案,没有生成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能力低下造成的。

对教材的“解读”体现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提炼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能力。有些教师对教材不是“解读”而是“宣读”,教材怎么编就怎么教,把知识从课本上 “原封不动”转赠给学生,教师是“省时省力”了,但害苦了学生,造成学生“费时费力”。

一次,我到一所学校作《三角函数复习》汇报课,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当时我就教了一个字:比。直角三角形里的三条边的数学术语叫“勾、股、弦”,两条边的比值就是一个函数。

我让学生画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用任意两条边组合成一个比,学生找到了三个:弦比股,弦比勾,股比勾。我告诉学生,这三种比代表了三种函数关系:正弦、余弦、正切。学生一听,就明白了三角函数就是一种比。再加上我上课比较幽默,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都学得很快乐。我的教学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地达成了。

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也会更强一些。只有教师举重若轻,学生才会举重若轻。

2
对于一个班主任而言,“简单”是一种管理能力

教育管理上的“简单”,内在表现为对某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的深刻把握,外在表现为“思维清晰”“思路明确”“立场坚定”。

很多一线教师,之所以临场时表现得手足无措,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看不清目标在哪里。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思路,临场采取的措施都是一种“被动迎战”,胡乱抓药。教师如果能迅速找到教育目标,根据目标找方法,就能够在行动之前,理清思路,找到正确而简单的方法。

比如,一个学生物理考试成绩极其糟糕,物理老师大发雷霆,要求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对于这件事,班主任的目标不同,方法就会不同。

目标1:训斥家长监督不力,导致孩子成绩不理想。那么班主任打电话的口气就是居高临下的:“您是某学生的家长吧,孩子这次物理考试很不理想,物理老师请您到学校来一趟。”

家长诚惶诚恐来到学校后,接受班主任和物理老师的说教,气氛凝重,家长脸上无光,因为批评孩子就是打家长的脸。家长怒气冲冲回到家,接着训斥学生,一个教育的恶性循环开始形成。

目标2:家校合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那么班主任打电话的口气应该是商量式的:“这次物理考试,孩子有些失误,经过我和物理老师的反复研讨,找到了一些考试失败的原因,也找到了一些提高成绩的对策,物理老师希望与您面谈一次。不知您现在是否有时间过来。”孩子的父亲闻听,非常高兴:“好!谢谢老师的关心,我马上过来。” 

家长过来以后,老师没有指责,只有商谈,一切都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在提高学生成绩的问题上,教师与家长是同盟军,双方相互信任,相互鼓励,自然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

目标的区别导致行动思路的截然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

快乐是成功之母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一个人总是经历失败,怎么能够有信心和毅力追求成功呢?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我认为,快乐才是人真正的成功之母。

一个学生的快乐有三重境界。

1
第一重,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为什么儿童喜欢动画片、网络游戏?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动画片、漫画书、网络游戏能给他们带来愉快体验。

“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教学要像动画片、漫画书、网络游戏一样对儿童充满“诱惑力”,使学生心情放松,感受愉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老师上课的时候,设计一个“情境”,或者设计一个“体验活动”,学生就会学得很认真的缘故。

2
第二重,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作品,或者是通过努力解出了一道数学题;或者是写了一篇文章,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诵读;或者在学校里的某个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生活在自己作品之中的人,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兴趣,对成功满怀期待。

“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之中”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作”,并且及时确认他们的“作品”。

我在班级管理中,坚持指导学生写“班级系列人物传”,并且给每一个学生都“提炼”一个“绰号”,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确认学生的“作品”,提升他们的信心,如“校园诗人”刘浩、“数学天才”小超、“钢琴王子”欧阳兴,等等。在我的激励下,他们一个个都非常努力进取。

3
第三重,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

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放弃很多身外的东西,像蚂蚁一样百折不回,即使奋斗的过程很苦很累,也会以苦为乐。社会上的一些优秀团队,凡是已经成功铸造了自己的品牌,都有一大批支撑这个品牌的“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集体,不可能做大做强。于是,我也着力建设班级的“英雄文化”。

刘浩喜欢写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即使学习再紧张,他也能“忙里偷闲”写几行;谢丽娟,为了省下钱买书,每天上学放学步行七八里路程,从不叫苦叫累;廖金龙,伤风感冒,左手挂着点滴,右手忙着做数学试题,完全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母亲心疼他,叫他停下来,他还不愿意。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他们会这样“顽强拼搏”吗?

“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理想目标,引导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做得到才能做得到

第一个“做得到”是指事情的难易程度,即学生现有的能力能够做好这件事情,第二个“做得到”是指完成某件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件事情,只有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做。

人做什么事情最累?做自己不喜欢做、但又被硬逼着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最累。身体不累,心累。人做什么事情最不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身体累,但内心快乐。

学生为什么厌学?有些老师认为是学生“胸无大志”“好逸恶劳”。这完全是站在教师角度“想问题”,是教师用一种“管理眼光”看到的“表面现象”。其实,那些厌学的学生,上网的时候不吃饭,不睡觉,“三天三夜不下火线”,这是“好逸恶劳”吗?明明就是“爱劳”嘛!

如果用一种“教育研究”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学生”厌学,其实是老师“冤枉”了他们,他们并不是“有力不施”,而确确实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让学生做能够“做得到”的事情,这是我的一个基本教育理念。人只会对自己“做得到”的事情感兴趣,尤其是对那些做起来“得心应手”的事情,会越做越有信心,越做越有兴趣,甚至有可能提升到“理想”的高度。

对此,我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一批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如主题管理、模糊管理、程序管理、效率管理等,效果都比较显著。

我一直认为,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要有行动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避免班级管理陷入盲目状态。“简单、快乐、做得到”就是我一直努力并且逐步实现的目标。

图片
图片

栏目: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

作者刘令军 湖南省宁乡县煤炭坝镇煤城中学

责编魏强

MO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