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因为标榜全女性团队,就只夸不批

 第十放映室 2022-09-15 发布于江苏

本以为是年度催泪瓦斯电影,提前准备好了一打纸巾。

结果带着妈妈去看《妈妈!》,泪腺向来对阿尔兹海默症题材无法招架的我俩都没哭。

打开手机一刷,清一色的「感人」「泪奔」「破防」,看得我都快怀疑自己铁石心肠了。

从《春歌》改名《妈妈!》,由母亲节延至中秋节上映,电影热度不减。

前不久84岁的主演吴彦姝摘得北影节影后奖项,更是吊足了不少观众的胃口。

女编导,女主演,女制片,女摄影,女剪辑。

女性含量极高的团队,将镜头聚焦于中国银幕上少见的中老年女性身上,制作了一部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女性电影。

近些年在家庭伦理剧摸爬滚打的吴彦姝和奚美娟,多半饰演和蔼可亲的国民奶奶以及苦大仇深的严厉婆婆,角色与角色之间并未存在多少能让她们发挥演技的突破空间。

《妈妈!》的确给予了中老年女演员再就业的契机,并且直接让两位老师挑起大梁。

但是《妈妈!》对中老年女性生活的洞察真的细腻深刻吗?

不能因标榜全女性团队,就只夸不批。

母女关系探讨不如《秋日奏鸣曲》,阿尔兹海默症笔触不如《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中老年女性关照不如《桃姐》,知识分子困境描述不如《归来》,甚至逊色于导演前作《春潮》。

即使是两个神级演员,也拯救不了这部所谓女性电影的华而不实

在山清水秀的杭州,栖居着一对高龄兼高知的母女。

65岁的女儿冯济真(奚美娟 饰)曾是浙江大学的物理老师兼图书管理员,工作一丝不苟,连背影都是板正严谨,很像记忆里那些不苟言笑的教导主任。

因为种种缘故,冯济真终生未嫁,过着如同苦行僧一般自律节制的生活。

而85岁的母亲蒋玉芝(吴彦姝 饰)虽为退休文科老师,却是个调皮贪玩的老顽童。

女儿饮食单调,咸菜白粥,妈妈则变着花样吃饭,时不时还逗一逗有点呆板的女儿。

当高龄母亲爬高找书时,出于安全考虑的女儿留言“爬高会摔死”。

不服气的老母亲干脆也写了张便签,留下“不爬也会死”的任性字眼。

深夜不小心跌倒时,她就故意躺在地上假装昏迷吓唬女儿,看到对方惊愕反应后再狡黠一笑。

热爱和女儿对着干的老母亲,是不是还有点像青春期叛逆少女

直到病魔的降临,让这对母女暂停了欢喜冤家式的打打闹闹。

不是年迈的女儿照顾更年迈的母亲,而是更年迈的母亲照顾年迈的女儿。

困在时间里的,不是85岁的母亲,而是65岁的女儿。

这是本片切入亲子关系的新奇之处,也是讲述阿尔兹海默症的独特角度。

不同于《春潮》里金燕玲和郝蕾剑拔弩张的母女关系,这次杨荔钠倒是柔和了很多。

从女儿得知自己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后,影片的基调便趋于温暖治愈。

她趁自己清醒的时候去银行将全部财产转移给母亲,并将其送至养老院以防其老无所依。

不明缘由的母亲嗔怪道:“我该怎么理解,是遗弃还是惩罚?”

犹豫了片刻,有苦说不出的女儿回答:“是帮忙。”

安顿好母亲的女儿回到家中,让满墙的便利贴对抗自己逐渐产生的遗忘症状。

而养老院的环境很美,面朝大海,但是寄存不了母亲对女儿的依恋。

俏皮的老太太还是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女儿身边。

无奈的女儿只好道出患病的事实,害怕失去自理能力的自己无法再照顾母亲。

楠楠自责的母亲感慨:“真希望这病是我得的。”

女儿默默回应:“其实我也没有准备好。”

两人的角色发生了对调,女儿像个小孩一样各种捉弄母亲,生气了还咬人。

而耄耋之年的母亲开始强身健体,锤炼厨艺,贴心照料生病的女儿,并无怨言。

在相依为命的母女之间,固然是有令人潸然泪下的温情时刻。

当女儿失禁时,母亲擦去地上的尿迹,好像在拾回女儿的尊严。

她紧紧依偎着无助的女儿,轻柔地拍了拍她。

“妈妈在呢,你别怕”。

逛超市时,行为乖张无序的女儿被误以为是小偷。

对于每一位母亲而言,保护幼崽是天性

向来优雅的蒋玉芝失控了,她像母狼一样反击伤害幼崽的男人。

“我女儿不是小偷,她只是生病了。”

她们在大街上肆意地奔跑,不顾外界投来的异样眼光,任购物袋里的商品掉了一地。

而冷酷的病魔一步步地吞噬着冯济真,终有一天她也失去了关于母亲的记忆。

妈妈明明在身旁,却念叨着要去找妈妈。

“我做你的妈妈已经六十多年了,我不白忙活了”

母亲即使错愕,也依旧将委屈憋在心里,守护着唯一的女儿。

这些一针见血的台词和暖意融融的画面,倒挺适合短视频传播。

视听语言是真的唯美高级,却像冲了会员买的精美ppt模板。

包装得是让人眼前一新,但演示汇报的内容经不起丝毫推敲。

两位老师表演无懈可击,但是杂乱无章的拖沓剧情称不上她们炉火纯青的演技。

母女相处的零散细节可以有,但不能全都是。

明明有无数个可以丝滑结尾的地方却舍不得画上句话,八九十分钟的含量硬是要拖到110分钟。

刻意为之的母女情深,反而成了相濡以沫的苟延残喘。

意料到大段母女戏的审美疲劳,鸡贼的导演塞入了一个孙女式功能的角色。

想必大家都留意到最初的海报,母女两人的身旁还伫立着抱臂微笑的文淇。

但是走进电影院一看,顶着粉头装拽的不良少女文淇,从头到尾加起来也就五分钟的戏。

本就是画蛇添足的角色,却企图收割年轻市场。

入室抢劫入的是冯济真的家,慈悲为怀的她包庇了违法犯罪的周夏(文淇 饰),还给了不少钱资助保释出来的女孩,看得我是一头雾水。

三年后,改邪归正的黑发周夏抱着婴儿来报恩。

一脸娃娃脸的文淇抱着个娃娃,是想说明已经成年的文淇都可以演孩子妈了吗?

在一阵动次动次的背景音乐中,周夏把自己抢过的房子又扫了一遍,给母女两人涂了口红。

然后再是莫名其妙地离开,正如她莫名其妙的出现。

信里写她拿着冯济真救济的那笔钱去读书,原来成人高考三年还有空生个孩子。

治愈这对母女灰暗生活的一缕阳光?三代女性之间的相互救赎?

没看出周夏对女儿有什么积极影响,也没看出她能填补女儿被搁浅的残缺人生。

导演口中所谓的「女性互相帮扶的命运共同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无论是想表达传承还是相互救赎,都不该拍成社会公益广告。

一部生活流电影,人物对话却一点都不生活化。

母女皆为高知分子的身份设定,和普通观众之间存在间离感还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台词没有一丝市井烟火气,过于书面化。

就算是书香门第,母女之间也不必这么文绉绉地说话。

加上吴彦姝老师本人相对字正腔圆的口音,发声过于高亢嘹亮,活像一出话剧表演。

曲高和高的题材明明也可以处理得阳春白雪。

哈内克的《爱》里的男女主本是文化修养极高的退休音乐老师,妻子中风瘫痪,病魔占据了她的身体,也蚕食了这对高知夫妻的尊严。

所爱之人遭受折磨却无能为力,于是亲手结束爱人的痛苦。

依旧是冷静到冷酷的哈内克。

但在将老年痴呆的疾病与高知夫妻的设定嫁接时,导演可没有摆一点精英知识分子的架子。

叙事节奏循环渐进,情感迸发水到渠成。

哪怕隔着语言的屏障,也能真切地体会到风烛残年的苍凉感

岁月不败美人,吴彦姝和奚美娟骨子里的优雅气质永不过时。

蒋玉芝和冯济真的角色像是为她们量身定制的,她们也演得很逼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碎。

生活满是乱麻和狼藉,远没有这么电影里这么体面。

精英知识分子的面子工程才是比阿尔兹海默症更可怕的重疾。

把导筒对准知识分子,却没有与人设相呼应的深层反思,不免有所遗憾。

而导演还野心不小,妄想连接特殊年代的伤痕历史。

一定程度上,阿尔兹海默症和母女关系也是在为这段伤痕历史做嫁衣。

女儿之所以一直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是因为她心中一直暗藏着对父亲的愧意,便用一生的压抑克制去赎罪。

父亲原先也是个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以守护历史文物为责。

他的口头禅“考古工作,能让我们看清过去,也记得现在”很值得玩味。

影片没有明确交代父亲的具体死因,而是留给观众自我想象的阐述空间。

我们可以从女儿的病症中隐隐约约端详一二。

父亲也许消亡于“知识有罪”的时代,留下他的遗孀遗孤在“知识无用”的时代相依相偎。

导演隐晦地体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阵痛时期遭受的迫害,以及对其家人终其一生的负面影响。

父亲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女儿的世界里挥之不去。

阿尔兹海默症催生的是父亲如幽灵般的幻像。

病后的女儿竭尽全力整理父亲的考古日志,顺利将其出版后方才如释重负。

或许,阿尔兹海默症是在与健忘的历史进行互文。

《妈妈!》也可视作重置版的《归来》。

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不是冯婉瑜,而是古稀之年的丹丹。

懊恼于年少对父亲犯下的错误,便用最后清醒的时间完成对父亲的忏悔。

同样历经记忆错乱、神智不清的病魔折磨,以及历史阵痛的不断拷打。

冯婉瑜是这样,冯济真也是这样。

真巧,她们都姓冯。

记忆会被干扰、破坏,目睹历史伤痕的受害者也终将逝去。

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事实就是审查条件在这,而导演能力也有限。

成像就是母女情成了表面,历史伤痕也只能遮遮掩掩。

父亲的故事不能细说,于是整个故事悲剧地成为了父权笼罩下两个女人的思想崇拜

“妈妈是海,我是一滴水,爸爸是一只不会游泳的鲸鱼。”

从中不难猜测当年走投无路的父亲选择了投湖自杀,和老舍一样令人黯然神伤的结局。

全片中不乏与水相关的符号,延续着《春潮》以流水外化情绪的朦胧意象。

西湖的湖水、飘渺的雨水、涨潮的海水……都给影片增添了一层唯美诗意的氛围。

水族馆里看水母、浴缸里吹泡泡的画面也呼应了「爱如潮水涌动」的主题。

失去自理能力的女儿就像溺水的孩子,恐慌无助,渴望重回孕育生命的子宫,被羊水保护。

母亲是宽广包容的大海,女儿是融入海中的一滴水,母爱如潮水般永不停歇。

最后88岁的母亲推着68岁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女儿坚定地走向大海。

开放式的结局里,或许她们重蹈了那只鲸鱼溺死的覆辙。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总之,体面的离开,也是无奈的追随。

相对而言还是更喜欢原名《春歌》。

再怎么悲苦的生活,在春天也是一首值得诵读的诗歌。

尽管面对汹涌的海浪,我的泪水并没有打算决堤。

今年中秋档大盘未破4亿,没有爆款,创五年内票房最低

作为主打亲情的档期,几部新片多少带些父慈子孝、兄弟情深、家好月圆的催泪元素。

但是不约而同地把亲情牌打的稀巴烂,中秋节惨成中元节

本以为《妈妈!》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部阿尔兹海默症电影。

结果隔壁开心麻花也在把阿尔兹海默症当卖点宣传。

《哥,你好》里又出现了典型的父辈迷局,父亲失忆对着儿子喊哥。

儿子为了拯救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穿越回去见证父母爱情。

尔冬升的主旋律新作《海的尽头是草原》更是梅开三度。

陈宝国老师替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母亲寻亲,前往内蒙寻找走散妹妹的下落。

中秋档难道是什么阿尔兹海默症专场吗?

而《妈妈!》全片甚至不如片尾的真实影像感人。

拍得再多再努力都不如素人几秒钟短视频的直接有力,也是电影之殇

不要在散乱的节奏中,迷失了生活的原态。

疾病不该被消费为廉价的催泪神器,也不该用温情包装以此埋没疾病背后的狼狈与难堪。

舍弃了生活真实存在的假恶丑,包装成人世间的真善美高声歌颂。

过于积极乐观的温情处理反而削弱了疾病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也稀释了亲情带来的不可名状的巨大力量。

这些电影都很契合现在不少学者们所高扬的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理念

面对现实的痛苦不回避,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温暖阳光、积极向上的。

“用温暖记录这个时代的困顿。”

落实到创作中,便是阉割人生的磨难苦涩,企图用所谓的人情味氛围和小团圆结局粉饰现实。

比如《送你一朵小红花》将青春伤痛文学套上了积极抗癌的壳子,浪漫化癌症病人的苦难。

聚焦殡葬行业的《人生大事》尽可能回避生死禁忌,拍成朱一龙养女儿的各种温馨日常。

吃了现实题材的福利,却不将现实主义精神贯彻到底。

关怀弱势群体的口号喊得很热闹,却都拍得敷衍了事。

没想到拍白血病的《我不是药神》有朝一日都成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神”。

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

女人不一定是妈妈,但一定是女儿。

电影不一定要追求温暖,但一定得尊重现实。

小孩子,怎么用力也追不上父母。

中国电影如若继续麻痹自我,再怎么用力也追不上东亚同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