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力资源职业资格培训教案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2022-09-15 | 阅:  转:  |  分享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拟定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1.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特点(3)

△主体的特定性

△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

△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结合的产物

2.企业劳动关系的调节形式(6)

△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节

△劳动合同规范调节

△集体合同规范调节

△职工代表大会调节

△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管理规则调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调节

3.拟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劳动纪律(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品行规则、其他规则)

△劳动定员定额规则

△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其他制度

4.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制定的程序

△职工参与

△正式公布

5.劳动法律关系三要素

△主体:企业、劳动者

△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客体: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纪律、安全卫生、职业培训

劳动合同管理

一.草拟劳动合同和专项协议

1.劳动合同的特点

△主体的特定性

△双务合同

△法定要式合同(书面形式、有法定条款)

2.劳动合同的内容

法定条款:△合同期限(3)

△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纪律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违反合同的责任

约定条款:△试用期1/12

△培训

△保密事项

△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其他事项(住房、交通、子女)

3.注意事项

△劳动行政部门可提供合同示范文本

△内部管理制度作为附件

△内容一致,不矛盾

4.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账

△员工登记表

△劳动合同台账

△员工统计表

△岗位协议台账

△医疗期台账

△员工培训台账

△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走向台账

△其他必要的台账

二.劳动合同续订和终止管理

1.续订(5)

△合同到期前30日书面通知对方

△不得约定试用期

△满十年,可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合同期限届满未终止也未续订,视为续订

△续延期限不少于一年

2.终止

△自然终止(到期、退休、任务完成):提前30日通知

△因故终止(合同终止条件、依法解除、主体消灭、不可抗力、仲裁判决)

3.补偿金核算

△单位解除:1-12个月(就高不就低)

△不能胜任工作:同上

△劳动者主支提出解除:不补

△经济性裁员:补1个月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补1个月,医补≥6个月。重症≥9个月。绝症≥12个月。

△单位未补,全额补发外另支付50%的额外补偿金。

△农民合同工同等享受

△转移工作单位,须重签合同,不予补助金

集体合同的协商和履行

一、集体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的程序

1.内容

△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劳动报酬、工时休息、保险福利、安全卫生)

△一般性规定:(录用、合同变更续订、辞退、合同期限、解释变更解除与终止)

△过度性规定(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

△其他规定

2.形式(主件、附件即工资协议)

3.期限:1-3年

4.程序

△主体(工会委员会或职工代表、法定代表人)

△协商(协商准备、讨论、审议、签字)

△审核:7天内

△审核期限和生效:15天内审核、生效日期由《审核意见书》确认、无异议第16天起自行生效

△公布

5.应遵循的原则

△内容合法(不低于国家标准)

△平等合作,协商一致

△兼顾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

△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6.集体合同的特征

(一般协议特征:主体平等性、意思表达一致性、合法性、法律约束性)

△是规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签订

△经特定程序生效的书面合同

7.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主体不同

△内容不同

△功能不同

△法律效力不同

8.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地位(7)

△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和参加用人单位民主管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

△参与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

△监督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监督用人单位执行有关劳动法律法规

△要求用人单位为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经费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9.集体合同的作用

△订立集体合同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弥补劳动法律法规之不足

二、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和责任

1.集体合同的履行原则

△实际履行:标准性条款、目标性条款

△协作履行

2.监督检查:工会

3.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工会承担道义责任

△个人承担劳动合同责任

第四节员工沟通

一、员工满意度调查

△确定调查对象(生产工人、事务工人、管理人员)

△确定调查项目(薪酬、考核、培训、组织状况、管理方式、人际)

△确定调查方法(目标型:选择法/正误法/序数表示法。描述型:确定性提问/不定性提问)

△确定调查组织

△调查结果分析

二、员工沟通

1.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

△信息需要分析(战略规划、管理控制、日常业务管理)

△信息收集与处理(信息收集、检查核对、信息加工、建立存储检索系统、传输)

△信息提供

2.员工沟通要素(信息发出者、沟通渠道、信息接收者)

3.员工沟通程序

△形成概念

△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语言、方法、时机

△信息传输

△信息接收

△信息说明、解释

△信息利用

△反馈

4.信息沟通制度(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纵向信息沟通:下向沟通、上向沟通

△横向信息沟通

△建立标准信息载体:制定标准劳动管理表单、汇总报表、正式通报和组织刊物、例会制度

5.注意事项

△降低沟通障碍与干扰:心理障碍、语言障碍

△借助专家、相关团体实现沟通

第五节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一、职业安全卫生制度

1.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工厂安全技术规程(厂房建筑物道路/工作场所/机器设备/电气设备/动力锅炉压力设备)

△矿山安全规程(设计、开采、作业场所)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劳动卫生规程:△有毒有害物质

△粉尘

△噪声强光

△电磁辐射

△防暑降温、防冻取暖

△通风照明

△个人防护用品与辅助设施

△职业病

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法人:全面责任、专职人员:直接责任、总工程师:领导责任)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技术、劳动卫生、辅助设施、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1.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保护设施建设费用

△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

△个人劳动安全防护品费用

△教育培训费用

△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工伤保险费

△工伤认定、评残费用

2.预算编制程序

△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制定具体目标,自编预算

△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预算

△企业预算委员会审核、协调平衡,

△编制费用预算

△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编制劳动保护预算、劳动安全卫生预算、个人防护用品预算

△按照企业选择确定的财务预算方法进行编制

3.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一般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特殊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防护用品购置台账

△防护用品修理、检验、检测台账

4.工伤伤残评定

△轻伤:1-104日失能伤害

△重伤:105日以上的失能伤害

△死亡

△1-4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5-6级: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7-10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5.工伤医疗待遇

△医疗待遇:医疗费用和必要的护理费用

△工伤津贴:月平均工资

△福利待遇:同等待遇

6.工伤致残待遇

1-4级:

△伤残抚恤金:每月90%-75%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4个月-18个月

△异地安置费:上年度6个月平均工资(差旅费同公差)

△患病困难的,由工伤保险基金酌情补助

5-10级: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个月-6个月

△致残补助:工资降低部分的90%

△旧病复发:工伤医疗和工伤津贴

△难以安排的:每月发伤残抚恤金70%

△自谋职业的: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省订)

△需日常护理的:全护依赖50%、大部分护理依赖40%、部分护理依赖30%

△假肢、义眼、假牙和配置代步车等辅助器具,按国内普及型标准报销

7.新员工三级安全卫生教育

△组织入厂教育

△组织车间教育

△组织班组教育







6









献花(0)
+1
(本文系体系知识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