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力资源职业资格培训教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资料
2022-09-15 | 阅:  转:  |  分享 
  
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资料

第一章劳动法1、什么是劳动法?2、劳动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2)劳动法与民法关系密切,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3)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3、劳动法所调整的对象是什么?4、劳动法所调整的其他关系是指什么?这些关系的当事人有哪些?5、简述现代劳动法主要由几种制度组成。6、就业促进制度的内容有哪些?7、什么是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制度包括哪些内容?集体谈判制度主要包括谈判的主体、对象和程序,对谈判过程中劳方谈判权的保护,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集体合同制度主要包括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和解除,以及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效力等内容。8、社会保险制度的功能有哪些?内容是什么?9、劳动是公民的权利的含义是什么?1)对公民来说,意味着享有包括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2)对用人单位来说,意味着应当平等地录用符合条件的职工,履行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3)对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如保障公民有均等的就业机会;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创造就业条件。10、劳动是公民的义务的含义是什么?11、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的原则是什么?优先保护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当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与对用人单位利益的保护发生冲突时,劳动法应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12、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平等保护的原则是什么?1)对各类劳动者的平等保护。(2)对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13、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全面保护指的是什么?14、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基本保护指的是什么?15、劳动法律关系是指什么?16、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哪里?1)两者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交换为前提,是提供劳动和接受劳动的双方在交换劳动的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关系。而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是以劳动法律和法规的存在为前提的,每一个具体的劳动关系要上升为劳动法律关系,必须有相应的劳动法律法规存在,否则就不可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2)两者的内容和效力不同。劳动法律关系是以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是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而劳动关系是以劳动为内容的事实关系。如果国家没有制定调整某些方面劳动关系的法律和法规,这些方面的劳动关系没有上升为劳动法律关系,则这些劳动关系就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也不受国家强制力的保护。17、什么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8、什么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19、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什么?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主要是劳动行政相对人按照劳动行政主体的管理要求实施的行为以及所支配的物和无形资产。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行为,即订立、变更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又如,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的行为,即用人行为。20、什么是企业内部劳动规则?21、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包含哪些内容?1)录用、调动和辞退;(2)企业行政和职工的基本职责;(3)工作时间;(4)处分。劳动部发布的《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衽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7]338号)中将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章的内容规定为,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1、什么是人力资源?2、人力资源有哪些特征?1)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源,它具有能动性、周期性、磨损性;(2)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3)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4)人力资源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3、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4、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10项内容。10项内容包括:(1)制定人力资源计划;(2)人力资源费用核算;(3)工作分析和设计;(4)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5)雇用管理与劳资管理;(6)入厂教育、培训与发展;(7)绩效考评;(8)帮助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9)员工工资报酬与福利保障;(10)建立员工档案。5、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在哪里?(1)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人事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档案、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2)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3)在管理方式上,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4)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人事工作,属于战术性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属于战术与战略相结合的管理。5)在管理技术上,传统的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6)在管理体制上,传统的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开发型。7)在管理手段上,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单一,以人工为主;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均由计算机辅助,能及时准确地提供决策依据。8)在管理层次上,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上级的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单位的计划与决策,为单位的最重要的高层决策部门之一。6、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7、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是什么?8、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基础工作是什么?9、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时,哪些因素对人员需求的数量和构成产生影响?(1)市场需求、产品或服务质量升级或决定进入新市场;2)产品和服务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3)人力稳定性,如计划内更替(辞职和辞退的结果)、人员流失(跳槽);4)培训和教育;5)为提高生产率而进行的技术和组织管理革新;6)工作时间;7)预测活动的变化;8)各部门可用的财务预算。10、什么是直觉预测法?11、什么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12、什么是起草计划、匹配供需?(1)确定纯人员需求量。这主要是把预测到的各规划时间点上的供给与需求进行比较,确定人员在质量、数量、结构及颁不一致之处,从而得到纯人员需求量。2)制定匹配政策以确保需求与供给的一致。3)具体行动方案。13、工作分析有哪些作用?工作分析有8方面的作用:(1)选拔和作用的合格的人员;(2)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方案和人事计划;(3)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4)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的标准;(5)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6)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7)改善工作设计和环境;(8)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14、员工招聘的原因有哪些?15、什么是绩效考评?16、绩效考评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1)考核员工工作绩效;(2)建立公司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程序和方法;(3)达成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对绩效考评的认同、理解和操作的熟知;(4)绩效考评制度的促进;(5)公司整体工作绩效的改善和提升。(1)对于公司来说,绩效考评可以促进以下方面的工作:1)绩效改进;2)员工培训;3)激励;4)人事调整;5)薪酬调整;6)将工作成果与目标比较,考察员工工作绩效如何;7)员工之间的绩效比较。2)对主管来说:1)帮助下属建立职业工作关系;2)借以阐述主管对下属的期望;3)了解下属对其职责与目标任务的看法;4)取得下属对主管、对公司的看法和建议;5)提供主管向下属解释薪6)共同探讨员工培训和开发的需求及行动计划。3)对于员工来说:1)加深了解自己的职责和目标;2)成就和能力获得上司赏识;3)获得说明困难和解释误会的机会;4)了解与自己有关的各项政策的推选情况;5)了解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途;6)在对自己有影响的工作评估过程中获得参与感。17、什么是培训与开发?其目的是什么?培训与开发就是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而促进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实施培训与开发的主要目的有:(1)提高工作绩效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2)增强组织或个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3)提高和增强组织企业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18、企业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特性有哪些?(1)培训的经常性。及时充实和长期积累能使企业人员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地位,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2)培训的超前性。关注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其他学科和技术前沿研究,以量大程度地培养、激发员工创造力,为开发潜能创造机会。3)培训效果的后延性。培训效果有后延性,若对培训的设计仅限于短期的具体目标,就不能满足企业应付和适应多变的动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要求。19、什么是讲授法?其有哪些优缺点?讲授法培训的优点是同时可实施于多名学员,不必耗费太多的时间与经费。其缺点是由于在表达上受到限制,因此受训人员不能主动参与培训,只能从讲授者的演讲中,做被动、有限度的思考与吸收。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本企业一种新政策或新制度的介绍以及引进新设备或技术的普及讲座等理论性内容的培训。20、什么是案例研讨法?其特点如何?培训员事先对案例的准备要充分,经过对受训群体情况的深入了解,确定培训目标,针对目标选用具有客观性与实用性的资料,根据预定的主题编写案例或选用现成的案例。在正式培训中,先安排受训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去读案例,使他们自己如同当事人一样去考和解决问题。案例讨论可按以下步骤开展:发生什么问题――问题因何引起――如何解决问题――今后采取什么对策。适用的对象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目的是训练他们具有良好的决策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在紧急状况下处理种类事件。21、什么是岗位评价?岗位评价的原则是什么?岗位评价的原则有:(1)系统原则;(2)实用性原则;(3)标准化原则;(4)能级对应原则;(5)优化原则。22、什么是制定薪酬策略?23什么是薪酬结构设计?24、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内容?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劳动合同除上述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等其他内容。25、什么是劳动合同的解除?26、什么是集体合同?7日内由企业一方将集体合同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27、什么是劳动争议范围?(1)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争议;5)法律法规规定的应依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1、劳动力要素的特点有哪些?(1)动力性,亦即主体推动性。没有主体,就没有一切。正如斯密所说:“由于勤劳,人类才能得到堪称丰富的实际必需品。”2)自我选择性,即劳动要素作为主,在构成劳动力供给与否和劳动力供给的投入数量与方向上,具有自主决定权与选择偏好。但是这种选择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文化水平。3)个体差异性,即不同的劳动要素个体,在个人的知识技能条件、劳动力参与率倾向、劳动力供给方向,以及社会劳动岗位对其需求与选择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4)非经济性生产要素供给,除了追求“高收入”的经济利益外,还有非经济方面的考虑。2、如何理解劳动者与雇主的对立关系?如何理解在对立中的平等与不平等关系?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平等关系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劳动者与雇主都是法律面前的完全平等的主体。其二是在双方的交换中,各自进行经济计算,都要趋利避害(雇主想工资付得少而产量、利润高,劳动者想工作干得少而工资、福利高),即双方在这种交换中都想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作为双方都接受的结果,就只平等的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不平等性关系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劳动者和雇主共居于同一个社会组织的高低不同层次,因为,在科层制组织中先天就有着下属与上级之间的“服从和领导”的关系。其二是雇主出于“趋利”本性,为了节约人工成本、为了获得更高产甚至会通过非人道的、乃至非法的手段进行管理,这更加剧了双方的对立,甚至会引起急诊、冲突,导致斗争。其三是由于劳动者与雇主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不同,这种市场环境也影响到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就一般情况而言,劳动者是过剩的,雇主是稀缺的,因而求职者和已经就业的工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在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技能、经验因而成为稀缺性资源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能处于有利的地位。3、如何理解劳动者与雇主的共存关系?劳动者与雇主双方合作,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共存”的局面就可以带来“共荣”的成效,即只有在效益增长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增加利润,劳动者才能多得工资。正因为如此,雇主就开始自学地为搞好双方的关系、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而努力。4、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5、什么是微观劳动力供给?6、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哪些?1)人口因素;(2)劳动参与率;(3)劳动时间。质量因素有:(1)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2)教育因素;(3)人力投资数量;(4)人力投资的动力;(5)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体制;(6)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7、什么是人力投资的动力?8、劳动力需求的性质是什么?9、在劳动力供求关系中,如何理解供过于求类型?10、劳动力供求平衡的标志是什么?11、什么是劳动力总量过剩?其形成的状态有哪些?劳动力总量过剩形成下列不同的状态:(1)正常就业;(2)显在的公开性失业;(3)不充分就业;(4)潜在性失业;(5)隐蔽性失业。12、造成劳动力结构过剩的原因有哪些?(1)某种教育发展过头,生产出的劳动力品种(专业类别和等级)不是社会所需要的;2)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对劳动要素需求结构的改变,在夕阳产业中不免出现劳动者过剩;3)个人择业行为过分,“高不成低不就”;4)人口老化、劳动力老化、知识更新,造成一部分劳动力退化和废弃。13、什么是就业?其标准有哪些?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凡在规定年龄内属于下列情况者,均属于就业者:(1)在规定期间内,正在从事有报酬或有收入的职业的人;2)有固定职业,但因疾病、事故、休假、劳动争议、旷工,或因气候不良、机器设备故障等原因暂停工的人;3)雇主或独立经营人员,以及协助他们工作的家庭成员,其劳动时间超过正规工作时间的1/3以上者。14、什么是总量性失业?其有哪些表现?当经济处于长期停滞和危机状态时,劳动力总量需求不足总量可能逐渐加剧,从而失业人数逐步扩大。当经济周期波动明显,劳动力需求时涨时落,造成失业率上下周期性变动时,这种失业可以称为“周期性失业”。总量性失业与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程度不高有一定联系,因此,要立足于解决宏观经济总体的问题。具体来说,从根本上扩大经济需求以增加派生的劳动需求,并进而解决一系列的具体问题,以开拓就业渠道,扩大劳动密集型经济,消除不合理的供给,调动社会创业机制,缓解这一问题。15、什么是结构性失业?其有哪些表现?16、劳动力市场的含义有哪些?1)劳动力市场是经济要素配置场所。(2)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交换关系。(3)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经济运行体制。17、什么是劳动力市场规则?18、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应具备哪些特征?1)高效、开放、全方位不。(2)统一领导和分散管理相结合。(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19、就业服务是指什么?20、就业服务体系包含哪些内容?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长时期的劳动就业服务实践中,形成一套劳动就业服务工作体系。这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失业登记;开展职业介绍;提供就业训练;组织生产自救;发放失业救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农村进城劳动力就业管理等。21、什么是工资?22、什么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23、什么是边际生产工资论?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等人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克拉克在20世纪初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学说。他假定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当劳动力数量逐渐增加时,所生产的产量或者价值随之增加。因受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所量或者价值依次递减。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劳动力所生产的产量或者价值,即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24、什么是供给均衡工资论?25、什么是工资谈判论?在工资谈判中,劳资双方处于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工资水平区间,从而形成工资谈判交涉区,劳资双方所进行的工资谈判,是在“这在实际交涉区”中实现的。26、什么是分享工资论?27、工资导向政策的内容和手段有哪些?1)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倾斜的政策,支持其发展;(2)向经济发展重点地区倾斜的政策;(3)对社会需求大、但人们不乐于从事的职业、工种给予扶持的政策,如清洁工、搬运工等脏累工种;(4)吸引人才、限制低素质劳动力的政策。1)拨款、贷款;(2)税收减免;(3)工资补贴;(4)对一地特殊岗位,如科学家、企业家给予高工资待遇,等等。28、什么是基尼系数?0时,收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系数接近时,收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越不平等。29、收入平等化措施包括哪些内容?(1)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并且在实施中采取累进税率制。在个人收入中,劳动收入税率低,非劳动收入则税率较高。2)对遗产、赠与、财产(即土地、房产等不动产)、高消费征税。3)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解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补贴、低于贫困线的家庭与个人的救济等方面的支出。4)对失业者,特别是其中的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5)发展教育事业。6)改善居民住房条件。30、什么是最低工资?31、工资差距包含哪些内容?1)产业部门差距;(2)地区差距;(3)职业差距;(4)教育程度差距;(5)年龄性别差距。32、政府劳动管理的任务是什么?33、政府劳动管理的内容有哪些?1)建立新型劳动力市场体型;(2)规范劳动力市场;(3)加强宏观调控;(4)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34、政府劳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1)劳动立法;(2)劳动政策;(3)劳动行政;(4)劳动监察。35、什么是劳动政策?劳动政策涵盖哪些范围?36、劳动政策包括哪些内容?1)劳动劳动供求调节政策;(2)就业政策(公平就业、就业扶助、就业服务、再就业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有序化工程);(3)工资收入政策(工资调控、工资保护、物价指数、收入差别调节等);(4)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职工福利等);(5)劳动力市场政策(市场管理、劳动争议处理、集体谈判、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等);(6)人事政策。1、统计的含义和特点有哪些?统计活动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总体是由某些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体。统计活动是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能够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例如,对居民状况进行统计,其目的在于了解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居民的总体特征,即总户数、总人口、男女比例、年龄构成、文化程度、职业构成、平均收入等等。3)社会性。2、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几项内容?6项内容:(1)明确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制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4)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5)规定调查的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6)全盘制定组织计划。3、什么是调查问卷和调查表?调查问卷是将调查项目以答卷形式提出,由被调查者自愿填先答案的调查表。调查表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结构和顺序排列制成的表格。它一般由表头、表体和表脚三个部分组成。表头是指调查表的名称;表体是指调查的具体内容,它是调查表的主要部分;表脚包括调查者或填报人的签名和调查日期等。4、如何选择调查方式和方法?5、什么是统计报表制度?6、什么是抽样调查?其具有哪些优点?抽样推断与其他调查方式比较,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资料的时效性,又能推断出比较准确的全面资料,还因其原理和方法以数学理论为依据,故有较高的科学性,因而这种调查方法在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质量控制以及市场调查等方面,就用非常广泛。7、什么是典型调查?其具有哪些优点?典型调查不是统计活动所特有的方法,但从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来说,它是不可少的方法。在统计活动中,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一般说来主要不在于取得社会数量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即与社会现象数量有关的社会条件及其相系联系,以便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典型调查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用于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或对总体数量的推算。8、什么是数据资料的整理?9、统计数据的包括哪些内容?及时性的审核是看各被调查单位是否都按规定日期填写和送出,填写的资料是否是最新资料。完整性的审核是看应该包括的被调查单位是否都包括了,调查表内的各项目是否都填写齐全。正确性审核又叫真实性审核。它主要是看数据资料的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要求。10、正确性审核主要有哪些方法?(1)逻辑审核。就是根据调查项目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实际情况,对资料进行逻辑判断,看看是否有不合情理或前后矛盾的情况。2)计算审核。这是对数据资料的计算技术和有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审查,一般在整理过程中进行,主要看各数字在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构上有无错误。常用的计算检查方法有加总法、对比法、平衡法等。11、制表和制图各有什么优点?制图即图示法。图示法能使复杂的调查信息数据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因此,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12、什么是统计数据处理?13、数据有哪些表现形式?(1)字符。它是统计数据处理中的最小存取单位。分为数字、字符和其他特定的符号。一个字符占一个字节。2)基本数据项。它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具有独立逻辑含义的最小数据项,是统计指标具体的数值。3)组合数据项。它是由多个基本数据项组成。即由几个有内在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4)记录。是由若干个基本数据项或组合数据项组成。5)文件。是同类记录的集合,通常称数据文件。为便于进行数据处理,一般一个数据文件中所包含的记录都具有相同的数据格式,数据项之间用分隔符分开。分隔符一般采用“空格”或“逗号”。数据文件又分为:原始数据文件、过录数据文件、汇总数据文件、制表打印数据文件等。1、什么是电脑病毒?其特点是什么?2、电脑病毒有哪些种类?按照传染方式分类有:(1)引导型病毒;(2)系统型病毒;(3)应用程序型病毒。1)良性病毒;(2)恶性病毒。3、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有哪些?1)人工检测;(2)自动检测。4、Windows98桌面是如何组成和操作的?5、Windows98窗口是如何组成和操作的?6、“开始”菜单有哪些作用?7、如何创建文件和文件夹?8、Windows2000有什么新的特性?9、什么是Office2000?10、描述出Word2000的窗口组成?11、如何启动与退出Word2000?12、描述出文本的编辑操作方法。13、描述出Excel2000的窗口组成。14、描述出Excel2000的工作簿的建立和编辑功能。15、什么是Excel2000的数据类型?16、如何运用Excel2000进行四则运算和乘方运算?17、如何运用Excel2000进行自动求和?18、如何进行数据的排序?19、如何利用Excel2000创建图表?1、汉字是如何演进的?2、词义和概念是什么关系?3、什么是主语和谓语?4、什么是宾主和补语?5、什么是偏正得名?6、什么是修辞?7、《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的格式是如何规定的?8、什么是决定?9、什么是通知?10、什么是通报?11、什么是报告?12、什么是函?什么是公函?什么是便函?13、什么是事务文书?14、什么是调查报告?如何分类?15、什么是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16、什么是总结?什么是总结的写作格式?17、什么是条例文书?18、简述劳动合同文书写作的三要求。19、集体合同都包含了哪些内容?20、什么是经济合同?包括哪些内容?21、什么是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的写作格式?22、什么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格式?23、什么是材料?对写作有什么影响?24、积累材料有哪些方法?25、什么是主题?26、主题的提炼有哪些要求有原则?27、提炼主题的环节有哪些?28、写作中对叙述有什么要求?叙述有几种方式?29、什么是议论?议论的三要素是什么?30、论证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献花(0)
+1
(本文系体系知识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