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挽衣扶剑》第四卷第十六章 不知所踪

 萧茜宁 2022-09-16 发布于江苏

   韩良臣一面让人回去找接应陶姑的探子送信给陶姑约见,自己仍是带着人在山中寻找,这般漫无目的寻找,难免让人心中茫然无措,但见韩良臣停也不停的脚步,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时,偶遇一砍柴小哥,韩良臣连忙跑过去,抓住人家便问:“小哥,可知陶姑在哪?”
  那砍柴小哥吓得哆嗦,看看韩良臣再看看他身后的人,结巴得说不出话来。孙校见此,忙上前阻止,拉开韩良臣的手,劝道:“泼五,不要为难人家。”
  “敢在这山中砍柴,难道不是他们一伙儿的吗?”韩良臣急道。孙校心知他因挽衣失踪心里着急,已然失去了理智,硬是拉开他再劝:“他一个砍柴的,能有什么好劫的,那些盗贼也不是什么人都欺负。泼五,你需要冷静一下。”
  韩良臣被孙校说得无言以对,眼底失落的神情让孙校看着难过,韩良臣继续默不作声地向前走,毫无目的的寻找他的挽衣。
  彼时,陶姑回到山中。
  陶姑的山寨外布阵重重,不是山寨里的人,实在很难进来,甚至一些普通的小盗贼也进不得山寨,只能在寨外侯令。这也是山寨轻易不会被人找到的原因。
  刘广义将俘获挽衣之事告诉了陶姑,陶姑闻言心中一喜,万万想不到她会自投罗网,原本还想待她进了韩营再与她斗法,怎么想到竟然这样就让她落到自己的手里。
  陶姑沉默不语,凝神沉思,既然挽衣落到自己手里,想必那韩良臣也猜得到,定会来向她要人,而刚答应韩良臣明日投奔,是否要稍上这份大礼给他呢?但又想,那不是太便宜了挽衣?她要让这个女人尝尝失去的痛苦不是么?
  刘广义一直在陶姑身旁守着,待她定夺,陶姑转目看着他说:“若是这个女人消失了,韩世忠会不会爱上我?”
  这话儿问得刘广义一怔,男女之情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刘广义倒是被难住了,涩然笑道:“这……”
  听他这一犹豫,陶姑便冷冷说道:“恐怕不如借着她之力更好。”
  陶姑心有一计,不由得又牵唇而笑,越笑越深,直至笑得浑身发颤,像是笑到了骨头里似的,刘广义在一旁陪着笑脸,虽不知道她心意,但他知道女人心只会更毒辣。
  正当这时,有人来报,正是韩良臣叫人捎来的信儿,陶姑不用看也知道是为何事,轻瞥一眼那信封拆也未拆,“就让他急一天好了,我倒要看看他倒底多爱这个女人。”
  转而又问刘广义,“人在哪里?”
  “人还昏迷中,没带回寨子,关在棚子里了。”刘广义回道。
  “好,极好。”陶姑得意地笑道。
  “陶姑,真要招安?”刘广义又问。
  陶姑敛去笑容,一脸正色地说道:“虽我为了报仇,但也为兄弟们想过,若是一直在这山中,也要不断地受官兵讨伐,看看河北、山东这大半年来,朝廷也是下了决心定要把我们除掉,即便这次不被韩世忠讨伐,也会有别人,不如给兄弟们找个归宿,正巧韩臣忠有意招安,何乐而不为?”
  刘广义频频点头,“这也不失为良策。”
  “只是兄弟们少了闲散的日子,不知能否适应,一会儿你招集弟兄们到寨子里吧。”陶姑吩咐道。
  刘广义便去集人,一个时辰后,各山头的小头目便都聚到此,心知陶姑有要事相告。
  陶姑将要招安之事向众人宣告,也有人心存异议,各种议论之声纷起,陶姑坐在宝座之上,沉默不语,直到那些声音因陶姑的沉默渐止,她才从宝座上站了起来,走到众人面前,厉声道:“话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若是有人不愿随我招安,我也不勉强大家,带着你手下的人,自便便是。其他人若是没有异议,明儿一早在场上集合。”言罢,陶姑转身离去,没有丝毫犹豫。
  太阳落山,华月初升,虽是初夏,山中仍是阵阵凉意,挽衣缓缓睁开眼睛,四下漆黑一片。她只记得自己被袭落马,与那些盗贼打斗中被人击中了头。
  看来自己是被俘了,挽衣马上坐了起来,摸索着四周,想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月光自那棚子的缝隙中透了进来,挽衣定盯一看猜想自己大概是在一个木棚子里,便起身一点点摸索着,想找到这棚子的门在哪儿,又是拍又是摇,随后她又将耳朵贴在上面,想听听外面的动静。
  显然是她是被关在这里了,任她做什么怕都是徒劳,只好等着那些盗贼来,看他们到底要怎么对她,最多将她做人质,要求韩良臣放了他们的人吧?挽衣一边猜想,一边倚着木墙坐下,开始检查自己身上的伤口。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这里山里静谧得很,这般声响,听得真真切切,一定是那些贼人来了,挽衣心下暗忖,警觉地站了起来,贴墙而立。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火光立时照亮整个棚子,随即鱼惯而入许多人来。挽衣的眼睛还不适应这光亮,抬腕挡在眼前,只听得那些脚步声慢慢停下。她才移开挡着眼睛的手腕,看到眼前站着的人中间那二人,不就是刘广义和……挽衣不禁打量中间那貌美如花的女人,这女人看似二十三、四岁的年纪,美艳动人,眼波中含着媚光,连她在沁香楼看过那么多美人,都不得不承认此女的美貌,万万想不到山中会有这样的女人,即便自己当初认为陶姑是个美人,也不曾想到会是这样美若天仙。
  挽衣默然地等着他们说话,只见陶姑向她走来,挽衣不禁防备地挪了挪脚步,一脸防备。
  “哟,这么美的美人,你们怎么也下得去手?”陶姑突然说道,像是指责身后的那些人似的,说着已来到挽衣近前,柔声道:“姑娘委屈你了,走,我带你出去。”言罢便伸出手来扶在挽衣的手臂上。
  “你是谁?”尽管心中已猜到面前之人是陶姑,挽衣仍是问了一句。
  陶姑温婉一笑,凝视着挽衣那双清澈的眼睛说道:“他们都叫我陶姑,姑娘放心,我不会伤害你的,你是韩家军的人吧?我已经与韩将军谈和,明儿便带人投靠了。”陶姑说得轻松,就好像这真是让她极开心的事儿似的。
  “真的?”挽衣疑声问道,余光又扫了一眼刘广义,不管怎样他们曾有过一面之交。刘广义脸上挂着半分笑意正看着她。
  “这等事我怎会乱说,姑娘不信陶姑?”陶姑脸上那份真挚有那么一瞬倒让挽衣觉得歉疚了,或许真是自己多心。
  这陶姑身上带着豪爽侠气,这般看来与自己脾气相似,一言一语间已被陶姑扶出木棚,由人引路到了山寨之中。进寨时,挽衣俏眉微皱,再睇了一眼陶姑,因那进寨的路怪异蹊跷,看起来是布了阵法的,挽衣心下暗暗佩服这位陶姑真乃巾帼不让须眉。
  陶姑带挽衣回了寨子里,便让她住进自己的房间,挽衣哪里肯,但陶姑执意让她留下,豪气爽朗的让挽衣无法拒绝,一时感动间,越发让挽衣觉得遇到了知己。抬眸看着挂满兵器的房间,转身对陶姑说:“陶姑真是性情中人,我叫挽衣,愿我们以后可以成为好姐妹。”
  陶姑笑看挽衣,心道:我当然知道你的名字。张口热情似火地说道:“挽衣?真是好听的名字。那当然好了,我还正愁进了韩家军,我们这些女人会不会被排挤呢。”
  “怎么会?良臣素来爱兵,一视同仁,从不偏袒,只要是有用之才,他最为看中。”挽衣真把陶姑当成了知己,推心置腹起来。
  “是呀,早就听说韩将军带兵亲和体恤,征战勇猛威武,我想让山上的兄弟们也为国家出点力。”陶姑说得真诚,听得挽衣激动不已。
  正聊着,山里的大夫来了,帮挽衣处理了一些皮外伤,陶姑亲自帮忙上药,挽衣心中一阵暖意,万万没想到,这次讨盗还能遇到个如此知心的姐妹,等陶姑他们到了韩家军,她便不再寂寞了。
  这一夜,两个女人越聊越起劲,挽衣干脆叫起陶姑姐姐来,直到天快亮时,才抵不住困意和疲惫,睡着了。
  陶姑凝视挽衣漂亮的脸良久,待我成了他的女人,让你尝尝被人夺走男人的滋味如何?心念至此,便越笑越深,仍是她浑身颤动的笑,只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发出声音,却笑着笑着,眼底朦起薄雾来。
  “泼五,回去吧,不要再浪费时间了,等明儿和陶姑见了面,若是人在她手里,她一心归顺,也会带来,若是人不在,这山她更熟悉,让她帮忙来找吧。”孙校见夜已深,大白天都找不到,何况山中漆黑一片,便劝道。
  韩良臣不甘心,他知道这样找下去无果,只好听孙校的话,先回营府。回到他和挽衣的房内,他竟定定地坐了一夜,眼也未合一下。
  太阳才跳了出来,屋内洒进一片金色,韩良臣的眼睛像被那金色刺醒,冲出屋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