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滨河 读书沙龙 (第十期)

 萧茜宁 2022-09-16 发布于江苏

  
  2020年的冬天来得真晚,突然之间气温骤降,前几日朋友圈还晒着碧蓝如洗的天空,色彩绚烂的秋色,而仅仅一夜之间,像换了幕布似地掩天换色,灰蒙一片,这是在昭告人间,冬,真的来了。
  我们的“文学滨河读书沙龙”第十期,考验书友们对阅读的热爱似的跟着寒风起劲,那就风雨无阻,寻找心灵的温暖吧。
  《时间的压力》写的是历史人物,读完了屈原,紧接着曹操就登场了,他总是来的那么匆忙,不给人一点预兆。总觉得这位幽灵人物的突然到来,在人们心中是带着意外和惊喜,不像历史中描述得那般可怕。在戏曲,文学作品里的曹操坏极了,而在现实中,他真的就那么坏吗?每个人或多或少把自己当成自己那个世界里的枭雄,有几人真能去外面的世界袒露真性呢,这么想会不会暗暗一笑,心里那片疆场再起硝烟了。
  曹操在夏立君的笔下是诙谐幽默的,朗读的书友不免读着读着失声轻笑,心里大概在说,这老儿实在可爱,奸也奸得智慧,胸襟亦不仅仅是唱曲里那么狭隘。曹操一定不会计较把他编得小气的人,那些人不懂,而懂他又能如何,仍不能给他戏曲里的脸谱换个颜色。曹操就这样奇迹般地存在下去吧,随着历史的长河浮沉,此一时彼一时的时事定义了他的人生,曹公《遗令》中生怕寂寞地给自己安排后世,他一定不会想到一千八百多年过去,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呼唤他,反不知,他是否嫌吵了。


  有争议的人物最适合讨论,读完了曹操,我们简单地讨论了以曹氏三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直白的说,我以为应该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散文现象。是儒家思想以来的第一次裂变,突破了规矩的文学形式,诗情并茂,慷慨悲凉,接近现实的描写与个性化开始显露的行文特点。曹操开创了一种文学的新风,摆脱了汉代辞赋多偶化的束缚。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之句,由此可知建安文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也可知曹操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今诗文有如此气魄的大概有两人:曹操、毛泽东。
  作者将曹操的多面展示在我们面前时,对于这个复杂的人物,感情就更加复杂了,变成了一种无可言说的滋味。
  书友们一边赞叹,一边感慨,每个人心里的那个曹操颇有不登场不罢休的冲动,让讨论变得极是热烈,多了这勇气不知道是不是曹操给的,如此看来,曹操还真不会在他的西陵墓中寂寞。


  文末,以曹公一首耳熟能详的《短歌行》致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都说现在的语文考试要做阅读理解,不能理解。但每一个作者笔下的文字,的确藏了许多深意,只不过,作者很少说出来,而解读者五花八门,被猜中时作者会心一笑,如此了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