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间村落-木梨硔(完整版)

 萧茜宁 2022-09-16 发布于江苏

                               
  寻踪,不知何时成了一种乐趣。至于这踪迹是什么?奇、古、秘、传说,只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过是心间一念,也就有了踏遍寻找的理由。此来徽州,听说山云间有座村落,来时只知道是黄山拍云海又一绝佳之地
  山脚下不见景区介绍,只在一小块平地上面停满了转运的车辆。我不是摄影师,倒是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跟着爬上山路。带着一颗运动之心随众而行,垂眸间是简易的山道,木头做框,石子铺就,一条蜿蜒的山路却也像是未被开发的样子。当人们生活富裕,就想踏遍山河,感受未曾感受过的一切,到处都有了足迹,到处变成了景区。走过一段山路之后,我几乎确定,这里还没被更多游人侵略。路边没有雅致的小景,没有涔涔小溪,不见山泉流淌,不规则的草木、竹林杂乱无章,我看着浮在我白色鞋子上的灰尘,微微蹙眉,浸湿的衣衫,发间的汗水,都让我心底生出怨念,不知此行何意?
  此行何意?为什么,人生总要寻找意义?我有点鄙视自己地笑了。
  一路盘旋起伏,脚步不停,被众人口中扑朔迷离的风景闹出了好奇心。好奇心真是最大的驱动力,义无反顾地向山上走,一心想看看这个隐秘的村庄。转角处看到一口缸,半片竹子不知从哪里延伸至此,水流太小,仅仅一口缸就全部盛住了,路人伸手尽享清凉。后来听说,这是山里唯一的水源,近几个月雨水稀少,如果是雨水多的时候,水缸里的泉水便会溢出成溪,顺流而下,山路上才会有泉水叮咚。在半山腰处,传说中的“木梨硔”,隐蔽得太好,全然不见。在这里出现山泉是否为了鼓励上山的人,前方就是美景,前方就是家,停一停,歇一歇,喝一口甘甜的泉水,泉水可映出家人的笑脸,泉水可洗去你浮燥的心,所谓的意义都在人的心里,译出了什么便是什么。
  到底是受了泉水的鼓舞,我继续向山上走。迎面是下山的旅人,不知谁在问:山上风景如何?有答:没什么好看。有说:很美。是该信谁呢?谁知道谁心中的风景?所以,谁也不能信,要自己去看一看,去欣赏,去唤醒自己那颗心。  
  “木梨硔”三个字简简单单地映入眼帘。
  诗中说田园风光“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来寻这山中村,都为了一颗诗情画意的心。想那里开门眺望群山,眼里是树叶垂着的露水,耳畔阵阵鸟鸣欢快对话,没有机械的闹铃,没有嘈杂的汽车,整个人都在大自然中自然醒来。一年四季,每一季都有人与自然,人与泥土的故事不断重复,春的勃勃生机、松涛起伏,夏时麦花雪白、竹影漫舞,秋天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冬天山顶白雪覆盖、旷野幽深。枝头的果实,谷物的芳香,花儿笑着摇曳,还有不时走过的家禽,全然是一幅田园的美丽画卷。四时更迭间,田园风光在不变中变幻,村里的人一代更迭。他们在此乡居生活,读书下棋,赏花种药,造访友人。脑海里是否会有这样的画面,小雨初晴,推窗望彩虹,桌案上泥炉煮水,沏茶、茶香醉人,窗外美景醉心,雨后阵阵清香飘进屋子与茶香交织,嘴角便会自禁地扬了起来。各种琴棋书画诗酒茶,怎么样在诗人的诗里,就怎么样在田园的生活里,哪怕是炊烟琐事都那么美好、安逸绵长、这里的人就在这样的天地山水间感知四季,感知万物,感知美好的生活。然而,那是唐诗中的浪漫,宋词中的惬意。那时的田园真实而平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织衣,天伦之乐,简单质朴。
  现实是穿过质朴的竹门,几间刻意修饰过的房门上,刻了几个字:民宿、客栈。我所有爬山来此的期待心情稍有破坏。

  即来之则安之!

  木梨硔,始建明万历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硔,有大谷、深沟之意。村如其名,整个村落建在苦竹尖山腰,三面悬空仅东面与苦竹尖的高山相连,最宽处66米,最窄处仅23米,地势突兀险要,面积约50亩,住户50多户,人口160余人,是微州古镇中海拔最高的村落。这小小村落,家家户户错落而建,也看不出方向,更数不清行列,处处是小径,处处是转角,窗挨窗、门对着门,斑驳幽深。只在一处平台上可以眺望群山的景色,是观云海最佳的位置。正是秋季,家家都有自行搭建的晒秋平台,徽州山区人的生活特色就这样展现于此。这“黄山百佳摄影点”不乏摄影爱好者一年四季架起长枪短炮守望大自然稍纵即逝的恩赐,只为拍下美丽的作品。

  我们来时正是下午,无缘一览云雾缭绕的云海,虽与云海无缘,但我们与这村子一定有缘。坐下休息,我们与村民攀谈,村民也是一家民宿的主人,她是村子里的原住民,和她攀谈中得知,这村子里那几户装饰一新的民宿都不是村里的人在经营了。许多外地人看中了这里买下了村民的房子。听她说这话的时候,不禁有这样的一幕幕在眼前浮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为了拍云海,来了许多摄影师,他们租了这里村民的房子,春、夏、秋、冬、晨、午、,日夜守候。日子久了,走过许多地方的摄影师中或者有些人给村里人的出了一个主意:你们可以把自家的房子改成民宿,用我们拍的照片在网上宣传,一定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岂不是创收的好办法。质朴的村民们见识少,有人活份了心思,挂起了经营的牌子。也或者,偶然的一天,哪位有经济头脑的人偶然来到这里观赏美景,动起了脑筋。我很难想象都市里的人会到这么小、这么偏僻的地方经营民宿。又让我浮想联翩地想到这村子的来历,相传万历年间有一户环姓家族案,迁逃于此,过起桃花源般的日子。想必来这里的人都有避世心念,这些也只是我放飞了思绪,胡乱猜测罢了。又听见,有人问:是不是过了旅游的旺季就要出去打工赚钱了?村民淡淡地回答:不出去喽,出去也赚不到钱,还是家里好,在家里经营民宿也够生活了。我似从她眼底看到许多曾经,她一定也有属于她的沧海桑田。又问及她的孩子们上学要走那么久的山路吗?她笑答:当然在城里的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喽,老人跟着陪读。我们顺着自己的思路,本以为那些山里的孩子求学之路无比艰苦。曾去过川云的山区,那里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与木梨硔全然相反。常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而此刻,眼前的村妇心思大概是: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回家。世间有人的角落就有属于他们的生存方式。

离开木梨硔的时候,我看到一家村外人经营的民宿,门口挂着的牌子上写着:绿色蔬菜,土鸡……来这儿的人都追求绿色饮食。我想起上山途中,一个小小的转角处,巴掌大的平地被几根木条围着,形同虚设的栅栏里种着蔬菜,一块纸板上写着“菜打农药了。”地里站着位老阿婆,皱眉看着我们,些许的防范之意,让人有点心疼。阿婆一定丢了许多菜,我看看走过的行人,他们真的会去摘蔬菜带到山下,再经过几十公里的山路回家品尝吗?阿婆是善良的,她大概没想过,或者是那些民宿的老板们因一时之需在她菜园巧取一些。让阿婆认为是匆匆过客所为,对她来说更为善意。总是希望那些纯朴地方的人们简单、快乐的生活
  无论是在山上的平台远眺群山,还是走在山间被茂盛葱茏的树林包围,都想起那场战役和这片沃土之下的忠魂,他们仍然在守着山河无恙,人间烟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