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7年,邓小平请求与宋庆龄紧急会面,宋庆龄推掉邀约,专门等候

 数字人生6688 2022-09-16 发布于山东

2022-08-12 00:09

邓小平曾经说:“

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身为国家领导者,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迎来了属于中国的繁荣时代。人们敬佩邓小平作出的英明决策,也发现了他身上普通人远不能及的闪光点。

提到宋庆龄,众多人并不陌生,宋氏家族三姐妹在民国时期名震江湖,宋庆龄便是其中之一。她是国父孙中山的夫人,一生都在为了自己和丈夫的革命理想而奋斗。人们并不知道的是,

宋庆龄与邓小平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1977年,邓小平请求与宋庆龄紧急会面,宋庆龄知晓后,专门推掉了自己所有的会见邀约,专门等候邓小平,这其中都有什么故事呢?

初次会面

邓小平的一生曾经担任过众多的党和国家的重要职位,然而晚年他已经退出政坛,辞去了自己所有的职务,

唯一还保留的就是宋庆龄基金会名誉主席的身份

在担任主席期间,邓小平一直尽自己所能为宋庆龄基金会捐款,

他将自己所有的稿费都用于基金会相关工作的开展

。人们不禁奇怪,宋庆龄与邓小平究竟是如何建立起友情的呢?

宋庆龄在1893年的时候出生在上海,1915年,她与孙中山先生结为夫妻,二人为革命理想奋战。在外人看来,宋庆龄与孙中山是天作之合,他们都曾经接受过最高的教育,也同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目标相同,在工作上一直是相互扶持的关系。遗憾的是,1925年,

孙中山先生离世,只留下了宋庆龄孤身一人

此后宋庆龄一直带着孙中山的理想继续投身于革命

,尽管与中国共产党属于不同的阵营,宋庆龄始终以国家的未来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也正因如此,宋庆龄获得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一致认同。

提及宋庆龄与邓小平的相识,也是充满着艰难险阻。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宋庆龄建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中国共产党以及众多的民主爱国人士。在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一直倡导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一致对外抗击日本侵略者。

彼时中国八路军作战艰难,

宋庆龄就带领着保卫中国同盟为我军运送物资

,他们将大量的钱财和必需品运送给了解放区以及我军的革命根据地,帮助中国共产党解决燃眉之急。

宋庆龄利用自己的人脉为中国共产党创造良好的医疗条件

,在宋庆龄的倡导之下,白求恩、印度援助中国的医疗队纷纷前往解放区,解决我军后方医疗人员短缺、医疗技术落后的困境。

在此期间,

邓小平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在党内、军内拥有了一席之地

。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已经成为了中共的领导者。1937年,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我军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邓小平就是政治部副主任。

因为邓小平一直在军队内部工作,

对于宋庆龄为我方提供的所有援助都了如指掌

。那时候邓小平虽然经常听到宋庆龄的名字,二人却从未见面。

1949年夏天,邓小平与宋庆龄第一次会面

。5月的某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警戒线一直拉到了龙华机场附近。连长指着武康大楼对面的一所房子,要求手下前去宿营。人们并不知道的是,这座房子就是宋庆龄的住所。

手下战士前去敲门,

却被守门的人拒之门外。

他并没有阐述不能在房子里宿营的具体理由,众多的战士也一头雾水。既然连长命令我们在此宿营,为什么我们不能进去?我军态度有些强硬,提醒门卫:

如果在下午之前房子没有准备好,战士们会亲自安排。

守门的人也绝不退让,双方争执不下。

宋庆龄听到了楼下的吵闹声便亲自下来,对战士们说:“

我是宋庆龄,这是我的公寓,因此你们不能随便进入。如果你们偏要如此,那么就请司令给我打电话。

”此话一出,战士们都十分震惊,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5月31日,

陈毅和邓小平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亲自上门道歉

,那时候邓小平是中共华东局的书记,而这也是宋庆龄和邓小平的第一次会面。在了解到宋庆龄如今的生活存在困难之后,中共送了她一些钱财。

与此同时,中央下达命令:

保存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旧居,以资纪念;从优供给宋庆龄的日常费用和实物。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宋庆龄当选为国家副主席,邓小平则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954年的时候,中共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宋庆龄当选为副委员长,邓小平成为国务院副总理。

八大会议上,邓小平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宋庆龄也在出席会议之列。宋庆龄和邓小平一样,都曾经接受过新思想的教育。

也正因如此,

他们在许多政策和计划上的意见不谋而合

。中国目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其首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日益增长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政治进入了波诡云谲的时刻,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力量,邓小平的事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与此同时,因为身份特殊,

宋庆龄的日子也举步维艰。

1966年,宋庆龄在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发表了讲话,她说孙中山一直是一个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至于那时候中国暗潮涌动的危机,宋庆龄只字未提。

那次的集会邓小平就在台下,人们并不知道的是,

邓小平已经被中央点名批评,也是自身难保。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依旧出现在台下,聆听宋庆龄的演讲,由此足可见他对宋庆龄的欣赏。

邓小平被人故意刁难的时候,宋庆龄一直十分关注

。事实上看着邓小平一次次复出却又一次次被打倒,宋庆龄也心痛不已。不久之后,周总理去世,宋庆龄突然对自己以及中国的前途产生了未知的感觉。

宋庆龄一生辉煌无数,

周总理的离开却让她产生了逃避的想法

。1967年,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宋庆龄写道:“

我写信是要秘密地告诉你,我有可能回家去改变一下环境。可怕的打击以及我的皮炎和关节炎越来越严重,吃安眠药也没用。我的眼睛似乎总是睁着。

离开北京,回到上海,宋庆龄远离了纷纷扰扰。此后的漫长时间里,宋庆龄都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一年之后,党和国家在华国锋和叶剑英的领导之下形势逐渐好转,宋庆龄也有一丝安慰。

1972年的时候,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传出,宋庆龄颇为感慨,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的文章。

1977年,历经艰难的邓小平也恢复了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逐步复出。

听到邓小平恢复职位的消息,宋庆龄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作为邓小平的好友,宋庆龄为朋友欢呼,作为中国人民,宋庆龄有了希望。

昨天晚上全城欢腾,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选举邓小平再度担任要职。

”这是宋庆龄写给友人拉维纳的信中所提到的,她心中的喜悦可见一斑。

事实上在1973年邓小平刚刚恢复工作不久,

宋庆龄就接到了他的电话

,两人寒暄一番,宋庆龄也表达了自己美好的祝愿。不久之后,邓小平和家人一起来到了宋庆龄在北京的寓所看望自己的老朋友,两个人都感慨万千。

1977年邓小平再次恢复职位,宋庆龄依旧在等邓小平的来电。果不其然,1977年8月24日,邓小平提出了要与宋庆龄紧急会面的请求。

在宋庆龄接到消息之前,她已经约了自己的好友见面

宋庆龄心中知晓,

如果不是紧急之事,邓小平不会提出见面的请求

,于是宋庆龄在接到邓小平紧急面谈请求后,便推掉了与朋友的邀约,专心在家中等待邓小平。

时隔多年,邓小平与宋庆龄再次见面。宋庆龄看着矮矮小小的邓小平,似乎与记忆中那个永不服输的少年身影重合。纵使身材矮小,当时的少年如今也已经成长为了巨人。宋庆龄一直有着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现在的邓小平,比从前的他更加坚定。

宋庆龄十分感慨,

历经三起三落,邓小平依旧勇敢地站在所有人的面前

。不仅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从未抱怨。重逢的那一刻,宋庆龄和邓小平都绽放出了笑容。正如宋庆龄所猜想的那样,此次紧急会面,是因为邓小平有一些决定需要与宋庆龄共同商讨。

在邓小平看来,如果中国想要在未来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很久之前,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自己对国家建设的意见,但是此后国内政治形势突变,邓小平的计划也暂时被搁置。

邓小平再一次复出,

他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宋庆龄的肯定

。曾经的宋庆龄与邓小平在政治意见上高度一致,如今多年过去,两个人的默契依旧未变。听到邓小平的想法之后,宋庆龄表示了全力支持。

宋庆龄认为,

邓小平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现代化建设走得通,国家的面貌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关于改革开放,邓小平询问了宋庆龄的意见。如今新中国站在分岔路口,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中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依旧是落后的。如果中国继续止步不前,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被淘汰。

既然明确要改革,

改革的方向究竟是什么?

邓小平慎重考虑之后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构想,然而在构想刚刚提出的时候,众人反对的声音却很大。这是中国从未尝试的领域,一旦失败,所有的努力都功亏一篑。大多数人对改革开放的政策持保留意见,邓小平也焦虑不已。

邓小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宋庆龄,

宋庆龄在听到之后却十分意外。

事实上在很久之前,宋庆龄就已经发现了中国目前存在着的问题。

在她看来,中国需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尽管已经意识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然而宋庆龄自身力量有限,她的想法也并没有与人说起。宋庆龄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想法,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问题上,宋庆龄选择坚定地站在邓小平一方。

得到宋庆龄的支持之后,

邓小平改革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不久之后,党和国家的建设也全面走上正轨。国家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大力发展经济。

邓小平与宋庆龄的友谊跨越了几十年之久

,然而在这几十年的交往之中,他们鲜少见面,更多的却是思想上的碰撞。一方面,在涉及国家重大问题上,邓小平与宋庆龄的思想总是不谋而合。

他们同样喜欢创新,在危难时刻找到正确的出路,明确前进的方向。宋庆龄与邓小平是老朋友,却也是工作上亲密无间的伙伴,相互扶持,相互进步,这也是两个人都能够在破败的环境之中继续稳步向前的原因。

另一方面,真挚的感情不需过多言语。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宋庆龄和邓小平都遭遇了危机。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惦记着对方的安危,在浮华的名利场,这样不求回报的感情显得尤为珍贵。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引用自头条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