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良被囚禁50多年,从哪得来的万贯家财,为何死后全捐给美国?

 龙泉清溪 2022-09-16 发布于山东

在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病逝,走完他的一生。在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中,前半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统一而斗争,后半生则是被囚禁的生涯,使他的爱国之志无法实现。

他也曾说过:我的生命在1936之后就没有了?他为何要说出这样的话?还有就是在他临终前,为何要将万贯家财全部捐赠给美国,而不是捐给中国大陆?他的万贯家财是从哪里来的?

这系列的问题,相信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堂堂的一个爱国大将领,将全部财产捐给美国,此事在当时也引起强烈的轰动。张学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也是颇具争议性的。

在“九.一八”事变之中,他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北被日本占领,打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大门,这一点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与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进国共二次合作,促成共同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影响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是先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才能获得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张学良我们知道是“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张作霖是土匪出身,凭借自己的胆识与谋略,迅速聚拢一批人在东北站稳脚跟,逐步成为“东北王”,成为奉系军阀的首领。

张学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张作霖对他极其严格,不能让他成为纨绔子弟。17岁时,父亲将其带入军营服役,接受训练,培养他吃苦耐劳、统筹管理的能力,因为他将来会成为“少帅”,成为统治东北的接班人。

为了学习更专业的军事知识,两年后,张作霖又送他到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在校期间,表现优异,以炮兵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还与教官郭松龄成为忘年之交。

毕业之后的张学良,顺利进入父亲的军营,担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负责保卫张作霖的安全,及负责奉天的治安管理,慢慢接手东北军的管理。

张学良早期的人生其实是父亲早已安排好的,进入军营锻炼,再扶他上位。张学良也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在两次直奉战争中,他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率领部队打败了直系部队,直系部队全军覆没,吴佩孚被迫投降,成为张作霖的部下。

经过这两次战争,张学良在军中的威望甚高,成为父亲的得力干将,父亲张作霖的事业也达到巅峰时刻,成为北洋军阀的实际领导人。战后,张学良升任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

张作霖在东北的势力日益强盛,早已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欲拉拢张作霖,以东北打开侵略中国的大门。面对日本的威逼利诱,张作霖坚守民族大义,誓死不从,将日本惹毛了,在1928年,日军出阴招,在他所坐火车经过皇姑屯时,被日军埋伏的炸药炸死。

听闻此噩耗,张学良悲痛欲绝,但他很快振作起来。父亲逝世后后,张学良子承父业担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正式掌管东北军。

不久后,张学良为了国内和平统一,宣布“东北易帜”,东北军可听命于南京国民政府,也就是归顺老蒋的部队。

1930年3月,为争夺中央统治权,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地方实力派发起挑战蒋介石南京中央政府及国民党中央会议的内战,5月蒋介石宣布“平叛”,史称 中原大战 。而张学良刚开始则保持中立,从中不断调和,后来实在调不下去了,为了早点结束内战,张学良帮助蒋介石平定了内乱,也因此受到蒋介石的重用,担任国军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地位仅次于老蒋。

但是他低估了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措施。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响应蒋介石的政策,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日军开始侵略中国。

随着日军的不断侵略,国内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人们奋起反抗,游街示威呼吁国民政府积极抗日,发动“一二.九”事变。而蒋介石看不清形势,反而镇压这些手无寸铁的爱国志士。

此时的张学良非常后悔跟随蒋介石,对他的所作所为非常痛心。

看着东北三省惨遭日军蹂躏,犹如人间炼狱,张学良痛心不已!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过,张学良与杨虎城请求蒋介石来西安督军,共商抗日之大计,蒋介石迫于国内舆论的压力来到西安。

没想到这是一场“鸿门宴”。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促进国共二次合作,促成国内民族统一抗日战线,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张学良功不可没,周恩来总理后来评价张学良是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也影响了张学良后来的人生,被蒋介石囚禁长达半个多世纪。

蒋介石是一个睚眦必报之人,绝不容忍自己的手下背叛自己。蒋介石被送到南京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在1938年11月,将杨虎城与张学良囚禁起来。

杨虎城在1949年被蒋介石处决,而张学良还在监牢中。几经辗转,在1949年被转移至台湾囚禁,直到1990年才完全恢复自由,此时的他已是耄耋之年。

在他长达50多年的囚禁生涯中,闲来无事,开始阅读大量历史古籍,赵一荻始终陪伴他左右,让他度过了那难熬的岁月。

36岁以前的张学良为戎马生涯,为争取民族和平统一、积极抗日作斗争,36岁以后,他的军事生涯被迫中止,大部分在囚禁。

那么问题来了,张学良被囚禁50多年,没有工作,从哪里来的万贯家财?

虽然他被囚禁,但蒋介石对他还是“不错”的,在里面过得并不差,只是失去了人身自由。

张学良作为第二代“东北王”,盘踞东北多年,父亲的遗产及他的财产已够他挥霍一辈子。虽然有些财产被日本占领,但日本为了感谢他的“不战而退”,还是给他留下一些真银财宝。

还有就是他家里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字画,他收集的各类历史名人字画、珍藏古董,超过了600件,富可敌国。上至魏晋唐宋,下至明清近代,门类齐全,应有尽有,比如王献之《廿九日帖》、《舍内帖》、李昭道的《海市图》、董源的《山水卷》、郭熙的《寒林图》、宋徽宗的《敕书》等等,每一件都是古董级别的,总体估值超过百亿以上。

虽然有些藏品在战乱中被日本人霸占,常言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几番动荡,张学良留着的珍品,还是有不少。

张学良第二部分财产来自于一位痴情的女子于凤至。于凤至是张学良的原配,父母包办婚姻,她比张学良大3岁,18岁的于凤至就嫁给了15岁的张学良。

于凤至同样也出身于富商家庭,是一位非常封建传统的女子,而张学良则是有着新思想的“花花公子”,他怎会钟情于于凤至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学良也只能勉强接受这段婚姻。

于凤至终其一生,都未能得到张学良的“爱”,但她始终对张学良痴心不改、不离不弃。只可惜她在陪伴张学良被囚禁的过程中得病,不得不前往美国治疗,待她归来时,却有佳人相伴,等来的却是一张《离婚协议书》。于凤至为了汉卿在台湾的安全,无奈签下字。

尽管两人离婚,但于凤至仍然深爱着让她受伤的张学良,她想尽一切办法来搭救张学良,但未能如愿。于是通过“曲线救国”,于凤至投身于商界,在华尔街炒股经营房产,赚得盆满钵满。在1990年,于凤至在美国病逝,享年93岁,离世之前,她将遗产全部留给张学良。

1995年,张学良离开了台湾这个伤心地,去美国夏威夷养老。有着这亿万家产,他也可以安享晚年。但在临终前,张学良作出匪夷所思的举动,将遗产全部捐献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何不捐给中国呢?

首先他没有将遗产留给子女,因为张学良不想子女卷入这场政治斗争,并且他的子女在美国拥有稳定高薪的工作,事业有成,不需要遗产也能过得很好,给他们反而会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他为什么不捐给中国?中国台湾是他的伤心之地,蒋介石父子将他囚禁长达几十年,张学良非常痛恨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怎能放心交给他们呢?

对于大陆,张学良不了解当前局势,贸然捐赠会引起时局不好,并且他当年的“不抵抗”,愧对东北的父老乡亲,愧对中国大陆,直至晚年都难以释怀。临走之前,他还拿着中国地图,对亲人说道:“ 我并不是不愿回国,我是无颜面对东北的父老乡亲,是我害了他们。” 这句话道出他的苦衷,走不出心里那道“坎”。

所以张学良思虑再三,将遗产捐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因为这所大学对中国汉学深有研究,张学良捐赠的这些文物古籍、字画,相信对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汉学有用武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对中国文物保护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斯人已逝,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我想说张学良是功大于过的,有人说:没有“西安事变”,后果不堪设想,周总理都评价他为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