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秸秆利用与处理方式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9-16 发布于江苏
玉米秸秆作为重要的肥料、饲料和能源的来源,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的重视。目前,由于玉米秸秆收获方式不够成熟,秸秆利用率仍较低,农民更倾向于将其直接还田或就地焚烧,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秸秆收获利用是实现节约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其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玉米秸秆的利用
1、作为肥料
利用玉米秸秆中富含氮、磷、钾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如将其肥料化利用,可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目前,玉米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为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
(1)直接还田
通过机械化方式将其粉碎并翻耕入土,在土壤中自然分解为下茬作物提供肥料。由于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素及木质素,分解周期较长,且在分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氮元素,造成土壤中氮肥流失,使其他营养元素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秸秆直接还田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2)间接还田
通过将秸秆粉碎、收集并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含纤维素及木质素分解,使有机质糖化、氨化,产生益于作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可改善土壤结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秸秆肥料化利用方式。
2、作为饲料
利用玉米秸秆直接作为饲料喂养家畜,是目前农村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未经处理的秸秆中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含量较低,粗纤维的含量较高,不利于家畜消化,致使秸秆的营养成分得不到有效利用。玉米秸秆在作为饲料之前,如采用适当的处理方式,将其大分子物质(粗纤维)转化成易于家畜吸收的小分子(蛋白质)物质,秸秆的营养成分及利用率将得到较大提高。近年来,随着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加工技术在秸秆饲料化中的推广应用,集中规模化加工得以实现,拓展了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新途径,主要包括青贮、微贮、氨化和糖化等处理方式。
3、作为能源
利用玉米秸秆最早作为能源的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用来取暖或做饭。这种方式直接、快捷,但秸秆中的能源利用率不高,而且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环境污染。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通过预处理、微生物发酵等完全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燃料乙醇,可替代部分汽油用量,减少大气污染。一些发达国家乙醇代替汽油的应用非常普及,如美国、巴西等,其中巴西利用乙醇代替汽油率高达43%。此外,玉米秸秆作为农业新型能源,通过堆集发酵产生沼气,用来照明或做饭,可替代或减少电力和煤碳的用量,有利于促进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发展。
4、工业造纸
利用玉米秸秆中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是纯天然的造纸原料。玉米秸皮中的纤维素含量高达44.6%,对提高纸张的强度及纸浆率效果明显;玉米秸瓤中所含的半纤维素及木质素,有利于打浆及蒸煮漂白,增强纸浆的吸水性,从而提高纸张的质量。此外,一些研究机构利用玉米秸秆的可降解性,将其用于生产缓冲包装材料,具有体积小、质量小和可压缩等特点,且可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是一种环保的工业基础原料。
二、玉米秸秆处理方式
秸秆收获与利用水平较低随着玉米籽实机械化收获水平的提高,玉米秸秆收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目前,基本实现了玉米秸秆的直接粉碎还田,但此方式秸秆利用率不高,效益不明显。要使秸秆得到充分利用,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需将其机械化收集利用。秸秆机械化收获与利用技术是彻底解决田间焚烧问题的关键。
1、粉碎还田
粉碎还田是当前玉米秸秆最普遍的处理方式,总体处理流程是秸秆粉碎--翻耕入土。
(1)粉碎环节在玉米联合收获机底盘上,配置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可一次实现玉米果实收获与秸秆粉碎。秸秆粉碎装置的核心部件是粉碎刀轴焊合与刀片,其中刀轴焊合上的刀座排布方式对粉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2)翻耕入土当前,将玉米秸秆翻入土壤中主要是采用旋耕机械,耕深一般在15cm左右。由于耕层浅,翻入土中的秸秆不能与土壤充分融合,直接影响整地质量,进而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质量,常导致秸秆挡耧腿,出现缺苗断垄或疙瘩苗现象。可见,粉碎还田并不是玉米秸秆的最佳处理方式。
2、收集利用
收集利用是玉米秸秆最合理的处理方式。除了可以有效避免秸秆焚烧、粉碎还田带来的不利影响,收集起来的秸秆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深加工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秸秆的利用率。目前,秸秆收集利用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秸秆收集机械化程度较低,导致收获成本较高,农民收获秸秆的意愿不强;二是秸秆的深加工利用技术不够成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秸秆机械化收获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