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里的湘西》第17期已上线! 吕洞山,疑是仙境落人间/ 龙清彰,敬请关注!

 齐一摄现美 2022-09-16 发布于广东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龙清彰

有位朋友从吕洞山游览归来,逢人就说,吕洞山美,简直是个神仙住的地方。

说得不错。笔者曾听苗寨里的一位老阿公讲,吕洞山原是天上的仙山,盘古开天的时候,苗族的首领悄悄把吕洞山从天上搬下人间。从此,天上少了一座仙山,苗乡多了一座圣山。

吕洞山原来是从天上搬下来的,怪不得那么的雄奇和壮美。

落入保靖南部的吕洞山,在保靖、花垣、吉首、古丈的交界处,隆起一刃刃山脉,蹬出一槽槽峡谷,放纵一条条河流。其间,处处撒播的山峰、绝壁、台地和平坝,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接着,再穿几个洞,再挂几条瀑,再傍层层叠叠的梯田、黑压压的村寨和绿油油的茶园,更显得容光焕发、神采飞扬了。再接着,放飞一首首苗歌,敲响一阵阵苗鼓,走出一队队苗族姑娘,引来一群群苗族小伙子。至此,吕洞山,谁能不醉?谁不着迷?

Image
美是要拿出来分享的,吕洞山也不能例外。朋友,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去享受吕洞山的美吧!

武陵出奇山    神话传千年

云贵高原东边,武陵山脉深处,山峰矗立,无以计数,峡谷纵横,难以理清。这里有令人不敢相信的美景,不可想象的风情,以及生生不息的苗族人。

  如果能在这片土地上拥有自己小小的位子,就已实属不易了。如果想要在数不清的山头中脱颕而出,受群山尊崇,群峰朝拜,那就非比寻常了。

  吕洞山,就是一座非比寻常的山。它是上苍的杰作,大地的传奇,苗族人心中的“苗祖圣山”。

  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正心驰神往奔向远方,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岭无缘无故横插过来,平平淡淡的山梁上陡然凸起一堵绝壁,像一颗巨大的头颅直插云天。这颗头颅由三把宝剑合在一起,刚好并成一个“山”字,难道仓颉造字的时候,来过吕洞山么,否则,他怎能造出那么像吕洞山形状的“山”字,让子孙后代读写不停。这颗头颅上还长有一双亮堂堂的眼睛,一大一小竖起来穿透坚硬的绝壁,正好把“吕”字向左推倒了九十度。因为山崖上穿通两个洞,洞又生得像半倒的“吕”字,人们就顺口叫它“吕洞山”。

Image

  穿通一个洞的悬崖,天底下容易看到;穿通两个洞的悬崖,除了吕洞山,再没听说过。不知什么原因,吕洞山的眼睛是竖着的,那一大一小的模样,看起来总有点高深莫测的样子,莫非是在思考着古往今来的重大命题么。这双眼,把辽阔江山尽收眼底,让冰冷的崖壁有了生命的温度;这双眼,让远徙的苗族人,时时沉浸在故乡的目光里;这双眼,是苍天的恩赐,大地的馈赠,苗乡的福气。

  上苍在造吕洞山的时候,就已考虑给它配一个伴,莫让它孤悬于天地之间;于是,在它的西侧又造了一座山,为了让这座山看起来更秀丽、更端庄,天神不断地往山上添石加土,不知不觉把它垒得比吕洞山还高出一个额头。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这两座山始终相偎相依,形影不离。苗族人传说,这两座山是他们的祖公祖婆化成的,吕洞山上的两个洞,是他们的祖公在保护祖婆的时候,被敌人射穿了两箭,倒在祖婆的怀中;从此化为山,生生世世永不分开。于是,东侧的吕洞山成了他们的祖公山,西侧的山成了他们的祖婆山。在祖公山和祖婆山的守护下,苗族的子孙后代长河奔涌、延绵不绝。

  山守护着人,人牵挂着山。如果说祖公山和祖婆山是苗族远古的两颗大树,苗族的子孙就是那些散开的枝枝叶叶。不管走多久,行多远,他们的心永远系在祖公山和祖婆山上。
峡谷落瀑布   悬崖群峰立
  山脉雄壮豪迈,峡谷深险曲折,台地尽情舒展,平坝使劲伸开。吕洞山的儿女们,有的骑着高山奔向远方,有的潜入深谷匍匐前行,有的仰在台地上看日月星辉,有的卧在河坝里守望岁月。

  吕洞山的美无处不在。龙虎、格入、龙潭、矮坡等山脉,是吕洞山舞动的一只只衣袖;大峰冲、夯沙河、金落河、黄金河等峡谷,是吕洞山劈开的一条条通道;十字坪、黄土坪、茶坪、红坪等台地,是吕洞山摆设的一张张玉盘;夯沙、葫芦、中心、水田河等坝子,是吕洞山摊开的一面面明镜。

  吕洞山的景无处不美。这里,以瀑布为裙,以河流镶边,把苗乡打扮得美轮美奂;这里,以山峰为柱,以悬崖作墙,为苗族人搭起了一座世外桃源。朋友,如果你被吕洞山的美弄得不知所措了,那么笔者劝你从瀑布、山峰看起。

Image

  南面的大峰冲里,藏有一枚戒指,戴在一跃而下的瀑水上,苗族人说,他们的祖婆捧着瀑水洗脸,一不小心,指环卡在瀑布上,再也取不出来了。指环瀑布,亿万年之水穿岩凿石打造出如此奇妙的瀑布,有谁见过?大峰冲里,还躲着一只跃跃欲飞的鸵鸟,这只鸵鸟从腰间抛下一束白纱,飞飞扬扬,飘飘洒洒,一波三折。苗族人说,鸵鸟峰瀑布是鸵鸟为祖公身穿两箭化为吕洞山而哭下的眼泪,这么美丽而伤感的瀑布,怎不动人?大峰冲里,还有像帕子、帘子、坠子、带子等形状的瀑布,这些瀑布把一条悬岩对峙,起起落落的峡谷,打扮得像一个盛装的苗族女人,银光闪烁,舞姿翩翩。

  北面的金落河畔,站立着两排悬崖,如两堵高耸入云的墙,把所有的目光全锁在峡谷里和头顶上的一线天空。崖中崖底,石柱突起,石峰矗立。有的像苗族妇女,眺望远方;有的像苗族男人,举剑刺天;有的像神龟探海,像擎天一柱,姿态万千,且随着方位的变化,不停地改变形象。其中有两尊石峰,从哪个方向看,都是挺胸抬头、高大威猛、直视前方的模样,苗族人称它们为“将军峰”和“元帅峰”。它们在站岗放哨,护卫在悬崖背后沐浴的金洛姑娘。金洛姑娘是苗乡最美的女人,她脸若粉黛、肤如凝脂、腰如细柳,亭亭玉立似仙女下凡。她很喜欢沐浴,她躲在悬崖后面沐浴的时候,“将军峰”和“元帅峰”牢牢地守在崖前,亿万年来,从没有人越过悬崖一步。

  有山就有峰,有谷就有瀑;有山就有神话,有峰就有传说;有谷就有神话,有瀑就有传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吕洞山雕刻成一幅奇美的风景。现在,这幅奇美的风景掩映在莽莽林海和早霞晚雾中,不管季节如何更替,始终等待着你。       

肥泥沃土厚   苗寨多风情

  环吕洞山而居的苗族人,据说在两千年前迁徙至吕洞山后,就再也不想走了。从那以后,他们在吕洞山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因为,他们看上了夯沙、葫芦、中心、水田河等坝子的田,还看上了十字坪、黄土坪、茶坪、红坪等台地的土。有了这些田土,他们可以从从容容度过岁月,从从容容养儿育女。

  土,深不见底,捏一捏就散了。苗族人在这样的土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上几千年,还是一个样,因此称为“千年土”。田,泥巴柔软,捧也捧不住。开在河谷边,水井旁,干了灌水,涝了排水,旱涝保收,因此称为“万年田”。“千年土”、“万年田”,苗族人的命根子,苗族人生存的依靠。

  田从河边开起,一丘接一丘,漫过坪坝,漫过村寨,再漫上重重叠叠的山坡,直至悬崖边上。水流到哪里,田就开到哪里,始终水汪汪的。土从房前屋后出发,爬上缓坡,爬上台地,再向开阔地带扩展。没有固定水源,土只能靠天上的雨来滋润。

Image

  苗族人一代代在田土里播种、收割,寒来暑往,从没错过一个季节。苗族人祖祖辈辈在田土里犁地、耙田,起早贪黑,从没误过一茬庄稼。苗族,养育禾苗的民族,禾苗养育的民族。吕洞山的肥泥沃土,把他们养得吃苦耐劳而又勤奋努力。

  经过苗族人的手,黑瓦、黑柱、黑板壁组合成五柱八卦、五柱四卦或三柱四卦的木房子,木房子一栋接一栋,沿着石板路向外延伸,十几、几十或上百栋木房子粘在一起,就组成了吕洞山的寨子。

  木房子依山傍水、随坡就势或沿台地铺排,就构成了河谷、山坡和台地上的一个个苗寨。清一色的木房子,清一色的苗寨,在钢筋水泥攻陷一座座村庄时,吕洞山的苗寨依然固守着传统式样。他们的固守,化为丝丝缕缕、绵绵不绝的乡愁,吸引着一群群游人去品尝和怀旧。

  木房子里,住着穿对胸衣的男人和头戴高高帕子的女人,他们是吕洞山的男人、女人,苗族的男人、女人,能歌善舞的男人、女人。逢场过节,男人修理得索索溜溜、神采奕奕,女人打扮得花香鸟语、银光闪闪,相约朝乡场、山坡、河谷汇聚。场从年头赶到年尾,节从挑葱会赶起,一直赶到四月八、吃新节、六月六、赶秋节、苗年节等一个接一个到来。

  他们捏一片树叶含在嘴里,苗岭的曲调就从他们嘴里一曲接一曲飞出来;他们握两根鼓槌,八合鼓、撼山鼓、迎宾鼓、丰收鼓等苗族鼓舞,就“咚嚓咚嚓”舞起来;他们一开口,《迁徙歌》《吕洞山神话传说歌》《敬酒歌》《拦门歌》等苗歌,似江河滔滔,岂止十万八千箩。

  朋友,如果想住木房、唱苗歌、打苗鼓,体验苗族的农耕生活;吕洞山,你不能不来。

驰名黄金茶   旅游绘蓝图

  苗族人说,一千年前,有只白鸽衔一枚茶种飞过吕洞山东边的山脉时,看到美丽如画的风景,禁不住开口赞叹,茶种掉了下来。后来,这枚茶种长成一株茶树,茶树的种子被苗族人摘来种茶,慢慢地茶树一坪接一坪栽起来,此地就被人们称为“茶坪”。

  茶坪下面的河谷里有座苗寨,苗寨里长有很多古茶树。明朝时期,有位路过此地,回京述职的官员,把古茶树的茶叶带到京城,进贡给皇帝。皇帝品尝后,神清气爽,精神百倍。于是,龙颜大悦,赏该官员一大块黄金,并颁发圣旨称长古茶树的苗寨为“黄金村”,古茶树出产的茶叶为“黄金茶”,年年进宫进贡。黄金茶,就是从白鸽嘴里掉下来的那枚茶种长出的茶树的后代。

  现在,吕洞山区乃至保靖、吉首、古丈、花垣等数万茶农,扦插数十万亩黄金茶。黄金茶,成为许多农民的致富产业,更成为吕洞山区无可争议的当家产业。

  “香、绿、爽、浓”的保靖黄金茶,近年来,以“一两黄金一两茶”的价值和“中国最好的绿茶”的声誉,在市场上风生水起,广受消费者和各方“茶博士”的青睐。

  随着保靖黄金茶市场的不断扩大,茶农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种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茶园面积成倍扩展,吕洞山区变成名副其实的“黄金茶世界”。

Image

  绿油油的茶园,一片片、一行行、一厢厢、一垄垄,涌向河谷、山坡和台地。绿油油的茶园,从村庄绿到田野,从眼前绿到天边,从年头绿到年尾。黄金茶改变了土地的颜色,改变苗区传统的耕作方式,也改变了苗族人的生活———走上富裕和幸福的生活。

  画家闻美而来,作家寻找灵感而来,摄影爱好者披星戴月追雾而来,众多游客络绎不绝慕名而来。雄奇壮美的吕洞山,引来了著名作家谭谈,引来了著名画家李自健、曾山、胡久义,引来了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的采风团等。

  祭祀祖先的仪式年年在吕洞山前举行,寻根问祖,缅怀先人,触动了苗族人相同的神经,远徙的苗族归来了,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拢来了。叩一个想家的头,喝一碗故乡的酒,从此,不管千里万里,故乡永远在他们心中。苗族农耕文化节年年在吕洞山脚举行,赶这个节,让那些成天待在钢筋水泥堡垒中的城里人,找到了释放空间,他们在桃红柳绿的时节来到吕洞山中,亲自动手耕田、采茶、捉鱼及学习打鼓、唱歌,爽朗的笑声,在峡谷深处经久不绝。

  旅游业正朝吕洞山大踏步走来,旅游业发展的蓝图正在如火如荼绘制之中。州委、州政府把吕洞山区列为高海拔贫困片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联系吕洞山扶贫,给吕洞山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保护和开发原汁原味的古苗寨、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神异的苗族风情,打造旅游精品线,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老木房在抓紧维护,游步道在向景区延伸,服务条件在改善,招商引资在进行。还有,德夯至吕洞山的公路,吉首城区至吕洞山的公路,保靖县城至吕洞山的公路,花垣县至吕洞山的公路,按高标准筹划或修建中。旅游大巴汇聚吕洞山之日,就是吕洞山旅游腾飞之时。

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吕洞山美。吕洞山的美,美在山水中,美在苗寨中,美在风情中,美在各方的努力中。朋友,人间仙境吕洞山,你千万不要错过。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彭梁心

在古镇的附近,是一条河,河是酉水河,河水映着两岸青山,那山的轮廓在碧绿的河水里随着粼粼波光细细地摇来晃去。阳光明丽的时候,两岸的青山在碧绿的河水里更是绿得醉人。河水很大,波光潋艳的。山是青山,山虽然较远,但站在河岸上看水中的山,那山也便近在眼前。
绿水青山,用在这里自然贴切不过。阳光下站在河的两岸向那河中望,水中的山青了一片,水绿了一片,那柔柔的波光眨着人的眼,人便不知不觉地醉在那些波光里。偶尔水中的河岸边飘过一片红影或者绿影,那身着红色或绿色裙装的女子,沿着河岸慢慢地款款而走。女子毫不知觉,可她却把望向水中的目光全掠了去。

Image

河岸的沙滩上,这里一片那里一片全成了花的海洋。那些白的花、紫的花、蓝花、红花在那些沙滩上开来开去,穿着艳丽服装的女子在那花丛中如蝶般地飞来飞去,那光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可那些花不是开在植物上的,而是开在沙滩上,那些花是属于镇上的人家的,镇上的女子们揪住阳光明媚的时候,取出家+中的那花的裙裾,那花的床被,那花的枕套,加上河滩上的艳丽的女子,河滩真成了一片花的世界了。
一些女人们在那河滩边举着棒槌起着个劲地捶来捶去,那水花便四散地撒来撒去了。一些男人立在船头,手轻摇着船篙,目光却离不了那水边的女子,喜色尽在他们的脸上飞,船却不知不觉地打起了旋儿。浣衣的女子抬起头来,望见那打着旋儿的船,抿着个嘴尽在那儿偷偷地笑,其他的女人听到笑声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在她们面前仍在打着旋儿的船,结婚的女人便胆大了起来,瞅准个机会挥起石头向那撑篙人的船边摔,随后嘴里接着一阵地骂。男人听着那些骂声,竟也感觉着一种美,他们似乎专惹那些女人们骂似的。有些忍不住便敞开了自己的歌喉,直吼吼地冲着那天空里吼。女人在那调笑的歌声里自是得意无比。
河面的船慢慢地多起来,大大小小的船从远处望见那宽宽的河面的天光,手也慢慢地轻了起来。有些把船篙搁在船头,腾出只手掏出挂在腰上的烟荷包,拿起一支精致的小烟杆含在嘴角。那烟徐徐地撩绕一番,那舒心也便从头爽到了脚。船慢慢地向前游走着,那时的船全都是一点点地慢悠悠地游着。从船舱伸出个头的人刚要责怪船夫的怠慢,人却被面前的景象迷住了眼,那人也便钻出船舱,立在船头,伸着个头惊咋咋地向那前面望。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还真以为听见的那些全是谣言。后来他们一个个地加入那些显耀的人群,向那些没到过古镇河埠头的人绘声绘色地讲,仅凭他们说着的那番神态也早就吊起了听者的胃口,于是,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全要选在古镇的河埠头停泊。沿河的各处便全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木板船或者机帆船了。绵延四里的河面嫣然一处集市,这船挨着船的景象里各色的船也全收在眼底。水面因为船的缘故也就使那些来往的船只上的人望见了古镇河埠头水面上的船市了。

Image

那时虽是黄昏,码头上却仍闹哄哄的一片。那些搬运的、装卸的、下船的、上船的,人来人往。沿河较宽敞的一些沙坝上,叮叮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在那里起着个劲地敲。男人们赤裸着铜色的身子,汗滴在他们的身上晃过不停。一些男人站在他们的身边,仔细地把那成形的或没成形的船瞅来瞅去,脸上的欣喜一点点地漫上了身。有的慢慢地蹲下来,津津有味地直是眨着个舌,手掌不停地在那船身上摸来摸去。到了这里,传言中的声乐大合奏成了古镇河埠头上特有的一种风景。
傍晚时分,船只纷纷停泊了下来,古镇河面的船市渐渐地大了起来,热闹了起来。要是凑上古镇的集市,那些长长的停泊着的大小船只与镇上的集市相互映衬,那“满镇商店满镇人,满河绿水满河船”的美丽画面常常令那些过往的船只惊叹不已。那些知晓船市奥妙的人也便吩咐船夫停下船来,聚集在这里感受一番古镇船市的滋味。
在河中沐浴的那些人仍是赖在水中不想走。他们一点点地擦洗着自己那早已洗不出任何汗味的身子。即便远处传来呼儿唤夫的声音,那些人全装着不知地赖在水中。见有胆大的妇人走近来,一个鲤鱼打挺又钻进了水中。妇人站在河岸望着那冒着水泡儿的河面却是娇嗔地向那水中骂。妇人其实也不想走。夜色那时已一点点地光临了古镇的河面。她们是乘着寻找男人或儿子的借口来望那些船市的。
刚一入夜,那水面的船只便多了许多,船上打牌的、说唱的、拉琴的、玩笑的、猜拳行令的热热乎乎。镇上的小贩却也会瞅准这些机会,沿河叫卖着香烟、桔子、花生、烧腊等等,船上人想要的他们全知道似的,尽在沿河两岸高声地叫唤。有些则是走上船来,热情地向那船上的人们推销着他们的货,特别是镇上的那些胆大的女人,她们的嘴不知怎样在那时练得特别地甜,使得船上的那些男人全忍不住买去她们篮中的货,把那些银币向她们的篮中抛。正在途中的那些船只,宁肯摸黑也要使劲地撑上几篙,赶在古镇的河埠头里停泊。那日夜的孤寂到了这里全不知了影儿的。
Image
夜色下的河面上,船上的灯火、镇上的灯火直在那些水里晃,千家灯火一点点地多了起来,灯光点点的,碎碎儿的全映在河水里,摇摇曳曳的尽往人的眼里钻。那船的倒影在河水的波光里,一纹一纹不知疲倦地移来移去。月光下的山影在那河水里却是朦朦胧胧。歌声、笑声仍从水面上一波波地荡来荡去。因一些船挨着船,那些声音飘到另一只船上,便听有人在另一只船舱里应起了声。偶尔传来的一些笑骂声,船上的人却似乎全喜欢似的。突然有人从船上一跃,那水的波光颤了几颤,水面又复归了原样。从波光里见到人影儿已然钻进了那只乌蓬船,那船舱里的人声却是全往来的人的身上挤。
不管是跑远的船还是跑近的船,都会瞅着个时间选择在这里停泊。下行的船带走的是山里的特产,那时运载得最多的是山里的桐油。山里的倍子、牛皮、猪鬃、生漆也被那些船只带走。有些运往常德,有些运往武汉。然后将在那些地方买来的棉纱、棉布、绸缎、南杂、日用百货、国药和文具纸张等等运回。那些船只到了里耶古镇,古镇的繁华便一点点地声名远播。

Image

「艺术湘西」——巡回展作品选登之四

Image

Image

Image



 作 品 欣 赏



Image

双龙镇十八洞村梨子寨    刘曲毅  

Image

苗寨英姿   刘  咏  

Image雅酉镇扪岱村   刘  咏  

Image

和美家园   向亚琼  

Image

守望   向亚琼  

Image

Image

Image

(上)

曾湘军

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安徽全椒人,著名文学家,代表作《儒林外史》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讲述了汤镇台率兵镇压贵州苗民起义的故事,书中描绘了雍正至乾隆年间湘黔边区苗家的生活场景、节日习俗、服饰歌舞等。故事里的主人公汤镇台的原型为清雍正年间镇筸总兵杨凯,书中故事的地点表明为贵州镇远野羊塘,其实是在湘西,再现了湘西改土归流、苗疆三厅开辟那一段曲折的历史。
Image
州图书馆馆藏《儒林外史》
杨凯其人

杨凯,江苏仪征人,一生战功卓著,但仕途不顺,屡遭贬斥。

杨凯是康熙己丑(公元1709年)武进士,宿卫乾清门。弟弟杨谦,状元。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杨凯外放镇筸前营游击,雍正六年参加桑植司改土归流,任桑植副将,与同知铁显祖失和,被雍正帝斥责并去职,随后起用,先后任永顺、辰州副将。雍正九年任镇筸总兵。五年中三攻苗寨,擒“凶苗”龙老四并正法。抓获抗拒改土归流的容美土司田旻如,田旻如畏罪自尽,其下辖忠建、散毛等十九土司悉数归化。雍正十三年参加镇压贵州包利、红银起义。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任湖广提督,次年被革职返乡。贬为庶人后,与同遭贬斥的弟弟杨谦因戴为官员标志的花翎招摇过市,乾隆五年六月十九日,被两淮盐政武备院卿三保“为奏闻事”上折《奏为杨凯、杨谦在籍任意妄戴帽顶花翎请降旨治罪事》参劾,“照例拟罪”。

1751年乾隆南巡接驾,被赐蟒缎鲜鱼,复补河南、河北镇总兵。甫任事,河内、武陟两邑河涨冲决堤岸,凯率官弁抢筑,一日合龙。巡抚鄂容安至,劾其干预民事,且以密旨示人,呈报罢职归。辛巳(公元1761年)慈宁万寿推恩,着降二级给衔。

杨凯虽由武进士入仕途,然幼时颇能作文,受到塾师的称赞。他侍卫乾清门时,曾随康熙帝从幸汤山,赋诗颇得康熙好评,命他与汪灏、陈彭年等人在武英殿编纂《物类辑古略》。杨凯还曾被康熙召入南书房,与何义门、蒋南沙等人同校书史。

据《仪征县志》记载,杨提军宅,在陈家湾晏公庙西,为今仪征大码头都会街。

Image

苗疆勾良苗寨,清雍正年间勾补寨野牛塘之战发生地,乾嘉苗民起义导火索石满宜窃牛案也发生在这里。曾湘军 摄
    杨凯与汤镇台

乾隆二年(公元 1737年),杨凯被湖广总督迈柱参劾而革职,回到故乡仪征闲居。杨凯虽是武职出身,却喜欢舞文弄墨,交结文人。著名诗人袁枚常为杨凯府上座上客,为其大厅书写一联:“天禄校书名进士,岳阳持节老将军。”

吴敬梓慕名前往拜访,杨凯十分高兴,邀请他去舍中饮酒赏菊,把自己在湘黔边境带兵作战的经历告诉了他。乾隆四年秋,吴敬梓再次专门拜访了杨凯,并写了一首五古《 赠杨督府江亭》对他进行赞美。诗云:

“狻猊产西域,本非百兽伦。一朝同率舞,图画高麒麟。

三苗昔梗化,戈铤扰边垠。桓桓杨督府,钲鼓靖烟尘。

功成身既退,投老归江滨。廉颇犹健饭,羊祜常角巾。

明月张乐席,晴日坐花茵。丹心依天桴,白发感萧晨。

方今履泰交,礼乐重敷陈。天子闻鼓鼙,应思将帅臣。”

诗作先称颂杨凯为杰出的才俊之士,介绍杨凯靖边平乱事功。继而用数典描述了杨凯被革职回乡后虽失意尚思报国,“犹健饭”,“常角巾”,“张乐席”,交接文士,诗酒流连等的家居生活和思想情绪。诗的末联化引《礼记·乐记》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期望当朝圣上重新起用杨凯。

吴敬梓并以杨凯为原型,精心塑造了《 儒林外史》汤镇台这一形象,从而成就了一段文士与缙绅缔结交谊的佳话。

天目山樵(张文虎)同治十二年癸酉(公元1873年)识语:“汪容甫《述学》有《提督杨凯传》,叙野牛塘之战甚奇,与《外史》中汤奏事相仿佛,其姓名亦隐约相合,盖其人矣。”

何泽翰《 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考证:“'汤’与 '杨’象形,'奏’与 '凯’成语联属”,其籍贯皆用仪征真实地名,认为《儒林外史》汤镇台原型为镇筸总兵杨凯,是可信的。

《儒林外史》对汤镇台擅长文墨、交结才士的爱好和特点有所刻画。如第四十四回:“汤镇台也不到城里去,也不会官府,只在临河上购几间别墅,左琴右书,在里面读书教子。过了三四个月,看见公子们做的会文,心里不大喜欢,说道:'这个文章如何得中!如今趁我来家,须要请个先生来教训他们才好。’每日踌躇这一件事。”

Image

凤凰新屯遗址。欧乔友 摄

吴敬梓《赠杨督府江亭》一诗有“羊祜常角中”之句,角中,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典出《晋书·羊祜传》:“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在这里吴敬梓赞美杨凯淡泊名利,他还以此来赞美汤镇台。

《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余大先生道:'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将风度!’”

吴敬梓由于与杨凯交情不浅,对他的两个儿子汤甲、汤宽的浪漫史很熟悉,写出《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公子妓院说科场”的一幕,在作品里两个少爷的名字一叫汤由,一叫汤实。由为甲的倒文,宽与实形似。

(未完待续)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