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里的“宝藏”

 92悦读 2022-09-16 发布于福建

人人都知道,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就得多读多写。但是一说到写,或者让每天写,估计许多人都要摇摇头。孩子们也不例外。

大多数孩子会说:没什么好写的话,每天都过的一样啊。

可是,即便是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也还是有一大堆可以写的内容。比如每天都走在同一条路上,一年四季风景也会不同;每天都要吃饭,可是也有不一样的饭菜;即便是做作业,喜欢写作业可以变成日记,讨厌写作业也能变成一篇感受独特的日记。

怎么拿起笔,挖“日常”这一“宝藏”?
我先读了《一年级鲜事多》(“君伟上小学”系列)里的几篇日记。每一篇日记都会让小朋友爆笑。笑过之后,我们就来讨论这些日记使人觉得好笑的理由是什么。然后总结出几点写日记的方法:

在讨论环节,我发现很多孩子已经不太记得一年级上学第一天的细节。

趁热打铁,告诉大家,要是你及时写日记,那该多好啊。文字可以打败时间。

我给孩子们看了我的日记,他们“哇哇哇”地叫着,然后很快就注意到,我的日记里记录食谱的居多。他们笑着说:“老师,原来你是个吃货啊!”

当然,我们总结的不过是个大纲,要想写好,就得写具体。我们著名作家来帮忙,跟着他们学写作。这比看作文选强N倍!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讲述的是一个5岁女孩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冒险故事”,这个过程中经历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的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

      作家林明子善于捕捉传神的细节,能准确地把握孩童的情绪感受,依照他们看世界时的视线高度,来描绘生活的情趣。插画家简井赖子成为3个孩子的母亲后,她开始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为孩子写故事。(百度文字)这两位两手创作的故事,为我们的孩子们提供很好的写作示范。

      正式展示绘本故事之前,我把故事内容梗概写了出来,问他们这篇日记怎么样。他们都表示没什么特别的,写的太简单了,也不吸引人。看到他们跳到我挖的“坑”里了,我再用PPT展示故事情节。

这个故事用13个跨页完成叙事。封面和封底交代主人公美依上街所买的东西,以及买完回家和妹妹一起喝奶的幸福场景。

扉页交代美依的大致年龄。她正跪在地上,喂椅子上的娃娃喝奶。

我问孩子们:你们现在还玩这样的游戏吗?他们一致摇头:不玩了,太幼稚了!我故作夸张说:“啊,就我一个人现在还会玩吗?我喜欢拿起玩偶编故事呢!”他们听着就笑了。

好了,故事正式开始。从头到尾,我反复问的一个问题是:美依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

还是第一课所强调的,观察的越仔细,收获也就越丰厚。孩子们很快就找出“妈妈很忙”的所有细节:炉上两个烧开的锅、水槽里没有洗的碗筷、还没来得及放进冰箱堆放在地上的菜、一个娃娃大哭的小宝宝……那个地方能看出美依的心情?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美依跳了起来”所表达的“惊讶”和“长这么大她还从来没有一个人上过街”的“担忧”;同时还有想要挑战的自信——“能!我都已经五岁了。”

孩子们很快就找到关于美依“紧张”的心情——她脸红了。一个男孩子说:“我上台演讲的时候会很紧张。我紧张不是说话结巴,是会脸红。”另一个孩子也说:“她妈妈很紧张,说明美依也很紧张。”我立即肯定她这一说法,妈妈的情绪最能被敏感的孩子所捕捉到的。而且她的回答还紧扣我们上面所说的,家人的反应也很重要,写进来能增加细节,突出要点。不过没有孩子发现画面上还有一个细节,特别能表现一个人的紧张。等了一会儿,他们还是没有发现,我走了几步,他们才恍然大悟。“她同手同脚!”他们笑着说出来。这里笑得最得意的人是我,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发现这个细节。

绘本里总有翻不完的宝藏,值得一遍又一遍地读。

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边唱歌,一边超前走’说明她很紧张,人紧张的时候会唱歌壮胆!”一个孩子大声说到,太激动了,他脸都涨红了。

“'突然’说明很意外,意外发生的事情会让人害怕。她'吓了一跳’呢。”

“还有,还有!她'紧紧地贴到墙上’,'紧紧’和'贴’说明她很害怕。”

我笑着点点头,说:“我给大家表演几个动作,你们看哪个词最能表现紧张?”我先随便地“靠”在墙上,然后又直直地“站”在墙边,最后“紧紧地贴”在墙上。不用说孩子们也知道哪个动词更贴切传神了。这是中学生常做的一到阅读题题型,说说加点词为什么用的好。

看我表演,他们都笑了。结果后面写作文,有写到我的都说我是一个“搞笑”的人,幸好没用“逗逼”一词,不然太损我端庄形象了。

上面两图的共同特点是:画面上大部分面积都是周围的环境,主人公变的非常非常的小。透过画面孩子们都能感受到,当一个人害怕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这个页面里,一个孩子说出一个让我特别欣喜的收获。她说:“'美依对自己发出命令’说明她很紧张,但又强迫自己鼓起勇气去做。我在《长袜子皮皮》里有看到一个细节,皮皮不想去参加宴会,但是他妈妈要他去参加,他只好命令自己去参加,鼓励自己去参加。”

有孩子回应她说:“对啊,每次遇到我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也会让我的大脑命令我的身体去做那件事,那个时候我也会紧张。”

当她紧张的时候,她顾不上摔倒的疼痛,会先去寻找丢失的硬币。这些孩子一看到硬币就急着叫出来“在这里,在这里”,好像说给美依听,让她不用那么紧张和着急。

这三个细节是孩子们一个人去买东西时常常会遇到的。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声音会被盖住,自己的身体会被挤压,尤其在超市。许多孩子表示,在超市,很多大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插队在他们面前。有的孩子说很多地方的收银台很高,他们够不着,老板估计也看不见他们。还有一个孩子说,那个大叔长的很像人贩子。有几个孩子表示赞同。

这让我想起《大脚丫跳芭蕾》。我女儿曾经问我,为什么那三个评委长的那么恐怖。我想那三个评委是作者故意丑化的,大家看了都会不自觉地为大脚丫抱打不平。而这里,当一个孩子独自去买东西,面对一个她不确定很安全的环境里,遇见的每一个人她都会惴惴不安,产生可怕的联想。

……

太多的课堂细节就不一一呈现了。《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提供好多的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还有对比衬托。我们还需要时间来消化。

我想,光是这一节课,并不能让孩子们都能理解日常琐碎中也有大文章可言,但是几节系列课下来兴许就知道身边所有事物都值得我们大写特写的了。同样的菜,不同的人炒也会有不同的口味;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孩子来写,也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