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确认过所有,她就是那个让我头疼的女儿

 92悦读 2022-09-16 发布于福建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就想到这个题目,并决定要来写一写。

或许是刚才她写了日记,又不管我是否同意,在黑暗中喋喋不休地跟我讲了半个小时的柯南。

我拍了她的日记(她同意的)。

让她写日记简直要命。

我觉得我已经是佛系亲妈了,偶尔提醒她写日记,写什么怎么写都不过问。

也正因为此,她的日记居然都是这样的。

好讨厌妈咪让我写日记,我还要画初音未来呢!

哼!我都想把眼珠子翻上天了!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你能不能把“不想写日记”写大点儿,重一点?!

这是看图说话?

还算认真画

完全看不懂

这真是我女儿!

书法特色校的学生,语文老师们个个书写漂亮,爹妈好歹都是语文老师,奈何她写起字来还是这个鬼样!

中午突然说:妈咪,我这几天终于习惯那个“正确的握笔姿势”,下个学期你帮我报书法班吧。

我一个“哼”字飘在空气中没落地:你学一期停一期的,有啥用?

爸爸在一旁继续补刀:练字又不一定要去书法班,你要是能自觉,坚持每天练字,一样写一手好字。

我突然想起那天一个朋友聊起孩子书写,看到我闺女的字那个惊讶的,并说了一句话:一年级你们没抓,错过关键期了。

我想想,她一年级时家里什么情况?

家里两个小的不满一岁,我每天除了部分家务,要伺候小屁孩吃喝拉撒睡,防止他们各种摔……好像除了这些事,我也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

琐碎太多,她又不能自觉,我心里、头上各种火就四丈五丈无数丈高了。

确实,陪伴不够。

今天我看《为爱朗读》,心中满是愧疚,对她!

我真的是有计划、有阴谋地让她早识字、早阅读。这样在她六岁时,我们怀二胎养二胎,她能自主阅读,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自己藉由书籍平衡现实中的种种。

虽然弟弟妹妹出生的这一年里,我们努力排除时间来为她读书,但经常被弟弟妹妹的哭声中断。

后来的后来,她习惯了自己阅读。而我们还傻傻的暗自高兴。殊不知,我们错过了经由亲子共读而与她一同成长的历程。

没有联结,哪来的“一起”?

我只能从垃圾桶里捡来她丢弃的“诗”。

我只能通过她的作业,偶尔的涂鸦日记,找到她的精神世界。

这是我唯一捕捉到她涂鸦后说的一首“诗”了。

我的手机里全是她弟弟妹妹的照片,几千张。但是基本没她的。

她看过的书我几乎没看过。我兴致勃勃为她买的书,她去年就看过了……

三年级上了,生日过了,可是人好像没啥长进。

我在她的床缝里找到了一条穿过又没洗的裤子,自己改洗的东西可以放两天……

老师给予的惩戒刚刚结束,同样的毛病她接着犯……

总是丢三落四,今天找不到红领巾,明天丢了电话手表。参加徒步走,一次丢一样东西……

对了,所有人在这样的天气里,去海边徒步,都要注意保暖,唯独她是这样的👇

左边第二个穿短袖的

今晚,她口述一篇作文。

突然说要写《来自星星的你》。就在刚才,我整理她口述内容,突然发现,她是陌生的。

                        来自星星的我

    我来自一个叫“思想”的空间。这个空间中的所有人,都有两个身体:一个真身,一个假身。

   我们的宇宙的长得像有100光年长的筷子。在宇宙宿舍(就是所有宇宙呆的地方)里,这个宇宙只能算是我们的休息站而已。我们差不多都忙于穿梭在我们左右两边的空间里。 

   我们左边的那个空间是白色的,我们把它叫做“幻想”,右边那个空间没有一个人喜欢它的名字叫做“宇宙”。通常我的真身都是呆在宇宙里的,而假身待在幻想里。我之所以喜欢待在幻想里,是因为,幻想这个空间特别神奇。我永远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也不知道后面有什么。而宇宙这个空间特别无聊,一切都是现实的,没有虚的。我永远都能知道,我们在宇宙这个现实的空间里面,知道我下一秒会呼吸、会眨眼。

   在宇宙里,我们的监护人(他们自己称之为“爸爸”或“妈妈”)常常以奇怪的眼神打量我们。尤其是我,刚刚把假身留在这边,让自己灵魂穿梭到幻想空间的时候。虽然我的假身不在身边,可是我照样可以活动,假身的动作和真身动作一致。

    有一次,我从幻想空间穿梭过来,回来后发现我的一号监护人(妈妈)气急败坏的瞪着我:“你怎么把你的房间弄的跟蜘蛛精的盘丝洞一模一样?有没有跟你说过毛线是不能玩的?”  通常这时候会我感到很迷糊:我只不过是穿梭到幻想空间去玩了一通激光闯关而已呀! 

    后来听别人说,长大了以后就会永远停留在宇宙的现实空间里,永远都不会再去幻想空间了。我吓得到处想办法,想让自己不长大。比如六岁了还在玩玩偶。可是我在玩偶的时候,心里还是觉得非常恶心。并且我的智力还是一步步升高,《哈利波特》的大头书都已经看烦了。

    但我想,也许我从幻想世界中脱离的过程可能还没有那么快,现在我都已经三年级了,有的时候还是会幻想,不过可能是在信息课的时候(嘻嘻)!

我突然想起来,我为什么要来写这篇文章,并想了这样一个题目。

确认过以上种种,她确实是我女儿:健忘、字丑、话多、成绩差。但她的这些确实和我们做父母的有关系。又或许,我能想到的最便捷、最高效的改变方法就是能继续和她一起读书。一周一次不够,希望能尽可能多次。

未来的某一天,你应该能看到这篇文章吧,我的女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