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安诗词班|关于格律诗对仗作业的解析

 老九9ccdvxsyy7 2022-09-16 发布于福建

关于对仗作业

“秋月一圆天下明”的群答

/老九

       一、当要写对仗作业时,跟作文章一样,先要有个构思。你准备写什么内容,写“秋天、中秋、四季、城居、郊游”等等,还是托景写人生感悟,反正,一副上下联,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虽然字数不多。

       有问,“秋月一圆天下明”,是不是一定得联系中秋。其实联不联系都可以,出题含意,可以当中秋,不一定仅仅指中秋,“月一圆,天下就明了”,有物事逻辑哲理吗?随便怎么理解,内涵外延都很丰富。圆,除了月圆;人聚,也是圆,团圆;事成也是圆,圆满。明,亮是明;清明也是明;明了也是明。自己找个角度对上联,上下联意思必须有关联,这是起码的,上下不能各说各的。

       二、平仄要符合要求,这是最低要求。对句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仄

       三、词、句要对好。词,指词性。句,指句子的语法结构,上下结构要对称,比如主谓句、动宾句、动补句,联合、偏正短语句式等等。

       出句词性分析如下:

       秋(名词、时令)月(名词)。秋月(偏正)一(副词)圆(动、形)天(名)下(方位)明(形容词)。

       秋月一圆/天下明,整句语法结构是“因果关系”。这是复句,诗的语言省略了关联词“因为…所以”,这在诗词中是常见的。

       秋,是时令名词,不要仅仅局限在“春夏秋冬”之类,这样思路就窄了,还有“早、晚、时、日、岁、月……”等等,都可以对。不要一直往“春”去想,时令“词”可参考教材p64。除时令,宽对,也可以对“名词”。

       特别提醒:“一”在这里不是“数词”是“副词”(借对可以“数”对,此不展开),副词可对“连、介”词,还可以对“动、形”,要作具体分析。

       副词在诗词对仗中非常灵活,也非常关键,也就是“虚词”在诗词中的妙用,值得反复琢磨,也应多欣赏古句。      

       四、当参考“搜韵”时,不能盲目照抄,自己要会懂得分析,选择使用。“搜韵”是搜集了古代的例句,有的古句本来就不是对仗。有的,是意对,变通对,你搬来用要能知一知二,否则,你用过,还是一无所获,下一次照样出错。

       举个例子:“天下”,对仗,作两个词,天、下。一个名词,一个方位词。对:人间、水中,都非常符合。

       对“神州”呢?搜韵可以对。这时,“天下”合成一个词,成了地理概念,指中国,或泛指世界,造句“打天下、坐天下”就是这意思。神州、九州,也指中国,所以可对“天下”。作为对仗作业,“天下”按两个词对,应该更合适。

       因为“神州”可以对,“江山”就被启发出来了。其实按严格来说,都不太对,“江山”并列,对“天地、日月”比较适合。“神州”偏正,对“天国、人世”比较适合。但它们都有天下的意思,打江山,坐天下,有错吗?没有错,但用作对仗作业,只能说不太理想。

       对仗是写格律诗的一个难点,一道坎。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诸位还是应该在对仗实践中,多琢磨琢磨,时间久了自然明白。

       明白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