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科夫乌军反攻后,顿巴斯主战场的形势,现在怎么样了?

 嘟嘟7284 2022-09-16 发布于北京

顿巴斯仍然是俄乌战事的主战场,目前乌军控制着顿涅茨克州的40%,而卢甘斯克州全境为俄联军控制。

就整个顿巴斯战场来说,实际是存在四条战线,即原先伊久姆以南战线、卢甘斯克方向战线、顿涅茨克正面战线以及顿州中部战线。

由于顿州中部战线跟扎波罗热战线的联系度更高,我们将其跟后者连在一起说,这里主要谈前面三条战线。

首先,伊久姆以南的战线随着俄军的撤军已经不复存在了,乌军打通这一方向后,不仅解除了伊久姆俄军对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的威胁,由哈尔科夫沿M03公路还可直通斯城。

不过还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俄军的收缩并非没有节制的全面溃败。

在9月10日俄罗斯国防部的通告中提到,巴拉克列亚—伊久姆的俄军集团是重新部署到了顿涅茨克境内。

大家可能会想这边向东不就是卢甘斯克,如果重新部署到顿涅茨克的话,岂不是要绕路到南边部署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

因为在伊久姆以东、北顿河以北的一小块区域,其实也是顿涅茨克所属。包括大家都知道的红利曼、亚姆比尔以及斯维亚托戈尔斯克。

俄军所谓的重新部署到顿涅茨克,其实就是将原先哈州空心区的部队转移到这里,主要沿奥斯基尔河以东、北顿河以北布防。

这一区域在宏观上依然形成了对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在北方向的威胁,只不过是相较于之前势力范围远在伊久姆以西的状态,有大幅缩水罢了。

因此乌军在哈尔科夫州席卷大片区域的同时,斯拉维扬斯克方向的乌军也在渡河攻击红利曼等城镇。

由红利曼等地的守军构成来看,依然不是俄军主力部队,同时所谓的伊久姆集群重新部署到这一区域后,仍然是乌军处于进攻状态,这也再次证明了俄军在伊久姆方向其实没什么重兵的推测。

当然由于红利曼这里不能轻易丢掉,因此当地驻军选择了坚决抵抗,后续随着预备队的到来,现在的状态是基本稳定了防御,但形势还不算乐观,乌军仍在积极组织进攻。

如果俄军后续能保持住这一区域的阵地,待其决定要发起斯拉维扬斯克战役时,这一方向的俄军集团照样可以西出、南下,直接威胁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

所以说,尽管俄军丢掉了伊久姆,但顿巴斯北方战线依旧存在,俄军仍有在北线动作的可能。乌军目前对这一方向的攻势,就是尽可能扩张战果,彻底消除俄军在北方的威胁。

由顿巴斯北线转向东线,则为卢甘斯克方向。

目前俄联军几乎控制了卢甘斯克的全部,这一方向的战事也基本推入到顿涅茨克境内,即我们老早就谈到的阿特木斯克—塞弗尔斯克战线。

早在两个多月前,北顿城市群战事结束后,这里就形成了此战线。

当时众多的乌军主力部队由北顿方向撤出,其重武器损失较大,兵员也极度疲劳。不过俄军及卢甘斯克武装打得也很疲惫,因此两军均转入了休整状态。

由于乌军的防线大为缩短,此前云集的主力大都后调整补,留下来的是以少部分主力为基干,大部分动员兵填线的构成。

其中乌军正规军仅有第10山地旅、第58摩步旅、第72机步旅,另外还有被当做正规军建设的国民卫队第4机动旅。而领土防卫军番号则有第102旅、第114旅、第115旅、第118旅等部。

在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还有第1坦克旅、国民卫队第15团、第27旅、领土防卫军第109旅、第111旅、第112旅可做机动之用。

至于后撤整补的部队则有第17坦克旅、第24机步旅、第57摩步旅、第80空突旅、第128山地旅,以上五个正规旅全部参与了此次乌军的大反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原因所在)。

当然除掉这些后调整补单位外,仅就塞弗尔斯克—阿特木斯克防线的乌守军而言,要说攻击可能乏力,但防守的话兵力是比较充实的。

俄联军这边大的休整之后,主要的进攻战术还是炮火战,不轻易投入步兵。实质性的地面攻势是南重北轻,即主要在阿特木斯克以南实现突破。而且由后续的战事来看,俄军地面部队没有多少,主要是瓦格纳集团担负突击。

在阿特木斯克以南方向,俄联军取得突破比较明显,由水库一侧逐渐推进至阿城东侧和南侧外围。当然将时间跨度放宽到2个月的范围来看,日均进展恐怕要以米来计算了。

不过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作战,倒是在塞弗尔斯克方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突出部,这个大家先注意下即可。

另外乌军在哈尔科夫州大胜后,此方向的乌军也曾有试探性反攻的举动,据说还占领了卢甘斯克的比洛戈里夫卡(塞弗尔斯克以东),也有说法称当地守军打退了乌军攻势。

不过总体上讲,这一区域是卢甘斯克州地界,有正牌的卢甘斯克第2军,不大可能像哈尔科夫州那样被捅出大窟窿来。

由顿巴斯东战线转向南,则是顿涅茨克正面战线。

顿涅茨克武装在7月底发起了对当面乌军的攻势,这个我们在之前讲过。

这里的乌军守军主要是第53机步旅、第54机步旅、第56摩步旅、由预备役激活的第66机步旅以及领土防卫军第110旅等部。

由于有8年时间打造的坚固防线做支撑,这一防线的乌军没有预料到顿尼茨克武装会发动正面攻势。

此前这一方向的炮兵被调派到了赫尔松战线准备参与反攻,顿涅茨克武装的攻势开始后,又不得不将其调了回来。这就导致了赫尔松方向随后的反攻,乌军在炮兵方面的力量较弱,难以有效支撑步兵的情况。

不过顿涅茨克武装在正面战线上虽然取得了突破佩斯基等要点防御,并杀伤了大量乌军士兵的战果。而其自身的战损也比较厉害,在经过了为期三周比较猛烈的攻势后,后续的进攻也比较缓慢了。

目前主要还是在佩斯基、马林卡等方向与乌军步兵缠斗,另外在阿瓦迪夫卡主要还是炮战居多。

乌军在哈尔科夫州取得极大进展后,集中在佩斯基方向的乌军也试图反攻,但这里的战事和对手跟哈尔科夫方向显然不同,因此这路乌军在遭到损失后又退了回去。在短期内,顿涅茨克正面的战线估计也不会有显著的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