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家】金友华、时代红书法作品选刊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9-16 发布于河南

2022年8月17日《书法报》第32期29版

责编:鲁清清  邮箱:sfbs66@163.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图片

 

图片

金友华、时代红伉俪

  金友华 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邓石如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书法作品入展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邓石如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获中国书协“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安徽省第三届十佳青年书法家称号;发起并组织“皖军书法华夏行”等系列活动。

  时代红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协会员、安徽省女书协主席团成员。对《麻姑山仙坛记》《颜氏家庙碑》《张迁碑》《李璧墓志》等用功尤甚,形成拙朴、端庄的书法面貌。书法作品在全国第六届“宋璟碑”颜体书法展、“绘美长三角”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第十六届安徽省·高知县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安徽省女书协书法展等获奖、入展。

书 缘
■时代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和先生因这首传诵近千年的诗作而结缘,携手至今已30年。这诗中有我名字中的两个字,当年先生用书法来呈现这首诗,现在想来,他当时是用了些小心机的。

  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他乐呵呵地举着一幅墨迹未干的作品来到厨房,非让正沉浸在烹调喜悦中的我对作品评说几句;或者不问皂白地将我一通数落,“我刚买的那本帖你又放到哪里去了”;有时为了一幅作品的处理争得面红耳赤;或者为各自喜爱的书家和作品各抒己见而不苟同;抑或会像孩子一样对不同书体和书家非论出个高低先后不可。记得最为有趣的一件事:一次在布置书房时,先生喜欢金石气浓厚的大篆作品,而我喜欢端庄朴茂又不失温润的颜楷作品,因墙面位置所限只能选择一幅,相持不下竟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最后定夺,后来又约定上半年挂大篆,下半年换颜楷,引得家人一提起这事就捧腹大笑。还有最为感动和珍惜的是,每年的生日我都会收到一件先生用心所作的作品,或书画或篆刻,内容或轻松或严肃,或言志或抒情,或自创或延用,形式要么册页,要么扇面,要么斗方和条幅,尽管他的绘画、篆刻属于玩票水准,但一定精心装裱,满满的心意萦绕其中。所有这些,为30年的生活和光阴增添了五彩的斑斓、情趣。

  但生活不全是诗和远方,更多的还是柴米油盐和总也没完没了的琐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孩子生病,考试、升学、工作等,家中老人们头疼脑热,亲戚朋友们的红白喜事,自己身体、情绪、状态不佳等时不时地侵扰来袭。每每遇到这些,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铺开一张宣纸肆意地挥上几笔,伴随着墨香慢慢晕染满纸,此时,我们或徜徉于碑帖丛林中,仿佛在与古人对话,或体会点横撇捺间蕴藏的无限奥妙和生趣,或对着碑帖细细品味古人当时的创作心境,也即兴创作上几幅,就犹如在广阔天地任意驰骋,游刃有余,心情也随之放飞、浸润,一切的琐事和烦扰都淹没其中……

  多年来我俩有一个习惯:通过作品来体现和记录生活、心情、工作,并将彼此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整理成“堆”,待若干时日再翻看时,当时的创作情景浮现眼前,勾起无限回忆和感慨。每当看着作品中那或块面、或疏密、或抑扬、或顿挫的不同章法和布局时,仿佛感觉每个笔画、每个字、每一行就像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和过往,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那一撇一捺间透视出生活百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小小的方块中蕴含着巨大天地,正所谓“字里乾坤”,而这一切于我俩皆因书缘也。

  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一直伴随着汉字起舞,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丰富和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不断探究和学习是对中华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敬畏,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我们会延续这绵绵的书缘,用心品味砚墨之香,用情书写人间温情。

金友华、时代红书法作品选刊

图片

时代红 金友华(合书) 楷书求正气条幅


图片


图片

时代红 楷书四面一城联

图片

金友华 篆书条幅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