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新作快递:吴绪久/为《枝江市问安镇镇志》序

 元辰1948 2022-09-17 发布于湖北
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2-246 总 第1012期
执编:元

吴绪久,湖北省枝江市人。饮沮漳水成长,沐三峡风发展。恢复高考后,首批华中师大中文学士。现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正高三级)。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民族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专家委员(内蒙)。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历任宜昌市作协副主席,三峡诗词学会副主席。现为宜昌市屈原学会副主席。出版《走进三峡》、《三峡咏稿》、《竹海那方情》等多部文学专著。长篇报告文学《洒爱大渡河》获湖北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宜昌市委宣传部屈原文学奖,宜昌市文联优秀成果奖。书法作品被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库首批收藏(证号0015)。诗歌被宜昌市委宣传部诗库首批收藏(50首之一)。长篇报告文学《啼歌清江》被宜昌市委宣传部评为精品项目。《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十数篇,其中《最是三峡绝顶处》、《三峡橙子红》、《昭君,流淌在香溪的永远记忆》及《车辙》等文相继进入大学、中学教材。
书画作品也广受社会欢迎。屡获金奖。其文学因子融入到书法内涵,生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沉稳端庄透力的艺术风格,高雅而典丽,具有高端的审美价值。应邀参加了央视2021年艺术家新春联欢晚会,并被授予“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名家”荣誉称号。同时,中华网,中国品牌网等推为2021年中国品牌艺术家。建党百年之际,央视《文化强国》栏目组授予“建党百年中国书法首批传承人”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宾礼艺术家荣誉。受评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受聘北京京华阁书画院副院长。2021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书画集《盛世翰墨/丹青集萃》,并被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数十家单位收藏。作品参加了《文化中国》北京地铁一号线主题巡展。由美术档案出版社出版《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家/吴绪久书画专集》,同时获得“奥运文化使者”的称号。作品获首届“黄河魂”书画大赛金奖,并获黄河文化学者荣誉称号。作品入选《1921--2021中国艺术家大序》。作品入选《2021年度中国艺术家年鉴》。作品入选《2021年度中国非遗领军人物》特刊。还被授予“中国黄金画代表人物”荣誉。另外获得《中华英才》褒奖。被中国文化下基层管理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称号。20223月被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联播网和中国文化商会联合推举为“中国艺术代言人”4月与央视书画频道签约,成为签约艺术家等。

农耕有史读关庙 楚韵多情品问安

——为《枝江市问安镇镇志》序

文/吴绪久

盛世修志,志述千秋。
历时四年,问安镇镇志终于完稿,可以付梓了!呈现在你面前的洋洋洒洒、叠叠垒垒的志稿,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是足以让人感慨的!这是修志人心血的结晶,是汗水浇灌的成果,更是全镇民意的陈述,是民情的再现,是民智民慧的展示。正因为此,才有了问安镇这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志书。
早些年,我曾赠送过问安镇一副楹联。我写道:“农耕有史读关庙,楚韵多情品问安”。我是说问安这个地方,是富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关庙山遗址就明白地告诉我们,这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与半坡村文化在中国农耕文明中有着同样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稻作文化方面更是让世人瞩目,以至于问安成为了宜昌、湖北,甚至于华夏大地而不可多得的粮仓。这个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而且问安是有着浓郁楚文化的地方。庞大的楚墓群已向世人昭示,当年,这里就应该是楚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就拿我的老家“凤台”来说吧,我曾与已故的宜昌考古专家高应勤馆长作过探讨,“凤台”为什么叫“凤台”。我们一致认为,因为楚国是崇凤的,凤台一名的来历应该是因楚人祭祀而筑台所成,况且凤台就在离现在已知的楚城遗址不远处,位于楚墓与楚城一隅,就更能说明这一问题。我也曾说过,在问安,在这桃花掩映的故土,你每走一步,就应该是踩着一个远去的楚国故事,呈现在你面前的就应该是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是步入辉煌的社会繁荣。今天,你来到这里,一定会由之心旷而神怡!
问安是多彩的。这里有浓郁的菜花黄色,有陇陇的棉花银色 ,有入眼的麦苗青葱,有遍地的稻谷金艳。而且这里更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遍陈着大革命时期我党卓绝的斗争遗迹。有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还有着抗美援朝归来的英雄,这些让问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了重要地位。这些也让问安奠定了新时代跨越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问安便有了大展宏图的天地,承前启后,问安便创造了新的历史,展示了新的画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各种荣誉也便接踵而至。今日之问安,已非昔日一个小“寺”,而一跃成为了荆楚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的确,问安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除了向各级政界、学界、商界、军界、文化界、科技领域输送了大批精英人才外,在问安这片故土上,坚守的父老乡亲同样精彩,堪称是仁人辈出,在现代种植业养植业旅游业以及电商等诸多领域,开创了历史先河,涌现了一大批志士能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绘写了问安崭新的诗画,引领了行业的进步,成为了业界的标杆。正是他们的努力,今日之问安,才涌有了一大批之如同心桥村、万水桥村、袁码头村等响誉华夏的美丽乡村,才有了同心花海、殿春园林这些风景宜人的去处,这些是让人欣慰而钦佩的。
其实,“问安”这两字,本身就是有故事的。在宜昌市“好人馆”中,刻有我写的《宜昌好人赋》。在文中,我特意提到了“问安”这个古老的地名。这是因为“三国”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有着“忠、义、善、孝”的文化内核,这是“好人”的秉性。这上千年的延续,使问安便有着淳朴的民风,淳厚的民情。走进问安,你自然便走进了充满浓厚传统美德的乡情之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那应该是家常便饭了;手牵手同闯天下,心连心共向未来,这成了今日问安之常态,这些,由不得你不会由衷地赞叹:天下美德铸大观,柳暗花明在问安!
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他们给我讲了另外一个故事。由于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陈,这里“非遗”项目也是比较多的,“枝江楠管”、“民间吹打乐”、“扇子戏”等等,这些都已载入史册,榜上有名了。而“栽秧调”、“打硪号子”这些在民间也有着广泛流传和影响。就他们目前正在整理以提升的“扇子戏”来说吧。他们告诉我:如果把“扇子戏”直接搬上舞台,效果不理想,如果用上现代的“声、光、电”,又有些变味。由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正在探寻着一条新路,在继承、发展、创新中以求得更完美的效果,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精神啊!应该说,问安,这不仅仅是在一个项目上的态度,而应该是整个问安在不断发展中的一种努力和追求,至此,我们怎能不感慨,这正是楚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再现啊!正是因了这种精神,有了这些思考,现在的问安才成为时代的骄子!才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家园!自然,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问安必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光芒四射!
一部志书,就是一个浩瀚的文化工程,正像其他工程一样,是离不开领导关怀的。镇里主要领导多次关心、过问、指导志书的撰写、整理和修订,这无疑是完成这一工程的动力和保障。而志书成稿也是离不开各界朋友支持和鼓励的,诚然,这上下同心,才有了左右逢源,也便才有了这浩瀚史册的庄重一笔,才有了志书海洋中的这一朵浪花。籍此,我们也深深地向大家送去我们真挚的谢意!问安,问安,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并致永远安好!你送情于问安,我以心致问安!
问安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问安,发展永远在路上!
202288日 壬寅立秋次日

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夷陵评论”微刊专栏专事文艺作品推介、评论,兼顾文化建设;“元辰私坊”专栏只发布个人作品。

微主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号总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共同打造优秀平台。也许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号,依然欢迎你回来坐坐。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