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金融学实战

 千里走单骑2 2022-09-17 发布于云南

【长期反转效应】

陆蓉的《行为金融学讲义》,在其行为金融交易策略中提到:

大多数股票投资者都会看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就是分析股票价格走势的规律性,但大多数技术分析指标其实并不可靠,因为它们背后没有理论支撑。

然而,在这些价格规律中,有两种是可靠的:长期反转效应和惯性效应。

诺贝尔经济学得奖者发现股票在涨涨跌跌的过程中,长期而言有一定的规律性:“涨久必跌、跌久必涨”,这就是长期反转效应。

在具体的交易策略回测中,他们选用纽约证券交易所1926-1982年的样本,按照3年股票的表现进行排序,买入35只亏得最狠的股票,同时卖空35只涨得最好的股票,结果发现,每年可以获得8%的高额收益。

跌久必涨,这里的“久”到底是多长时间呢?

在美国市场基本上是3年,在中国市场,陆蓉团队测出来是1年半左右。

“涨久必跌、跌久必涨”,可谓是最简单的价格规律。

所以,交易策略往往来源于朴素的直觉,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指标。

【找寻跌久的指数基金】

好了,现在我们来聊聊应用长期反转效应,如何来做指数基金投资。

股票有暴雷的风险,并且随着制度的改革,买到退市的股票概率越来越大,如果利用跌久必涨的理念去选股票,大概率是选到一堆垃圾股,哪敢持有呀。

所以,“跌久必涨”的投资策略应用于行业指数基金,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行业指数相当于行业中的龙头,是行业优质股票的集合,几乎不存在暴雷的情况,就像美股道琼斯指数,100年来,其中的股票大部分已消失,但指数毅然辉煌。

冥冥中,基中宝里面的“我的熊指”与“跌久必涨”的长期反转效应不谋而合,也算是找到了理论支撑。

功能使用:

打开微信公众号机计划,选择:基金分析 ->我的熊基

功能很简单:

每天自动计算行业指数基金,寻找一年内当前回撤最大的、同时必须满足回撤率>20%的基金。

这个功能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自动找跌得久、跌得狠的指数基金。

有了这个功能,平时没必要把一堆的指数基金放到自选,看着看着就买上了,买了就后悔,要知道,机会是等出来的,最好是别人在帮排队。

基金挑选出来后,是网格计划、还是翻倍定投,寻找匹配自己的投资理念,把网撒下去就好。

为何规定一年内?

是的,我们希望能选出突然的暴跌品种,暴涨的概率也大些,至于具体跌了多长时间,可以人工查看详情。

对于那些几年温水煮青蛙的指数,大概率是死气沉沉的行业,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可以用翻倍定投长期跟踪,就像资源ETF、基建工程指数基金(165525),多年的下沉,在2021年爆发,没有点耐心是等不到春花怒放的。

为何同时满足回撤20%?

回撤太小,最好不要浪费咱们的注意力,力求寻找市场摒弃的孤儿!

【计划实战】

工具中找出来的行业特熊指数基金,并不是说一股脑就投,这只是初步过滤,最好人为再做二次筛选,选择自己有信心的行业,然后再用自己熟练的工具进行跟踪,我比较喜欢:

1、翻倍定投计划

翻倍定投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投资方法,有每年规划的资金,类似定投而苛刻于定投,既不定时、也不定额。

对于前途未卜的行业指数基金,又不想错过它,用翻倍定投就像蜻蜓点水、滴水成河。

2、网格计划

对于大起大落的行业指数基金,利用网格计划5.0的思路,划定一个区间,雁过拔毛,潜水时追踪,上浮时出击,死死地黏住它不放,直到它一怒冲出水面,坠落时清仓,完美的一跳。

3、翻倍定投转网格计划

计划之间的转换,还没有聊过,我自己最近在体验,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

对于同一只基金,比如基建工程指数基金(165525),两年来,我对它做计划的教训是:同一只基金不要做多个计划。

当时看上它,太急于求成,多个计划一起上,后面资金链断裂,对它失去信心,乱了阵脚。现在回想,要是只做一个翻倍定投,到如今那是稳稳的轻松吃肉。

后面就萌生了计划转换的念头:

先用翻倍定投瞄上它,跟投它一段时间后,筹码积攒得差不多了,离它横盘、抬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这时候把翻倍定投转换为网格计划,把温顺的小羊变成粗暴的收割机,一路突突。

转换为网格计划的好处是资金周转快,资金有压力时适当的转换一些,可能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还是用基建工程指数基金(165525)来举例,假如翻倍定投一年吸收的筹码是2w元,亏损10%,这时候把翻倍定投删除,添加网格计划,关键参数为:

每格初始金额 2000,网格粒度5%,这样首次买入2份以上就可以覆盖10%的亏损,首笔投入金额设置为:2w + 首笔实际买入金额,24000元表示翻倍定投已经买入的2w资金,加上新买入的4000元资金。

首次收到提醒买入24000元时,实际买入4000元,这样计划就顺利转换了。

【开发该功能前的想法】

我们习惯性地看热点,有时候不看还不行,比如现在的新能源基金,要是你不知道它在疯涨,马上就有鄙视的眼神:这个都不知道?!现在飞涨的基金,它曾经孤寂闲看花落水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去关注。

所以,突然有一个想法,与其仰慕现在的状元,不如在赶考的驿站下注,坐等白头大马来迎接。

【概念区别】

当前回撤率、最近一年跌幅,这两个概念不一样,不要想到直接排序一年的涨跌幅就能把这些数据抓出来,下图是它们的区别。

【结束语】

挺喜欢行为金融学的,没有大道理、没有公式推演,都是身边的一些平常事,有意无意都身处其中,是人性的窥探,书籍是对行为金融学的解释,懂了还不够,还得有基中宝这样的工具去执行和实践。

聪明人,少讲空话,多做计划!

投资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