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馄饨” -用心用情做服务,不惧风雨暖人心

 善网 2022-09-17 发布于广东

9月15日上午,伴随着台风阴雨天,坊城街道社工站开展第二次“一碗馄饨”相约“益”起做公益活动。

社工有了第一次为服务对象上门送馄饨的经验,这一次项目社工们的送餐服务轻车熟路更加得心应手。

社工高站长提前电话告知服务对象送餐时间,并带领社工准时到“相约”馄饨店内取馄饨,再到将热气腾腾的馄饨如约送到老人的饭桌...依旧是同样的流程,但过程却只花了15分钟。“我们得保证让每个老人吃上热气腾腾的饭”,社工站高站长说道。这次送餐效率比第一次提高许多,项目社工们之间配合默契,工作经验的及时总结以及工作内容的合理规划。“一碗馄饨”项目使坊城街道社工站社工项目执行能力有了较快的提升与成长。

看见服务对象的成长,并及时予以回应,是每位社工的必备技能。

社工们来到第一户服务对象——刘大叔的家中,为其送上馄饨。期间,社工们详细询问了刘叔近期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社工们发现刘叔这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有了较大好转,语言沟通顺畅,身体康复已经可以自己下床走动,而且家庭卫生状况也有了改善。社工们及时对刘大叔的恢复状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刘大叔也开心地与社工约定下次送餐再见面。

看见成长,即“看懂”、听懂、读懂项目社工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成长。“看见”俩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很大的力量,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让心灵亮起来。

社工们来到服务对象张大娘的家中为其送上馄饨。在陪伴张大娘吃饭的过程中,社工们耐心倾听张大娘对自己近期的生活状况的诉说,“前段时间我做饭时突然就晕倒了,腿就让锅给烫了,哎,这身体没办法...”

社工们及时查看了张大娘的烫伤和用药情况后,对她进行情绪上的安慰和疏导,将张大娘目前的身体状况补充到张大娘个人的服务资料中,以便后续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临走前对其居住环境进行了安全检查,并与其约定好下次前来探望的时间。

每次入户前,社工们都会提前想明白要问的问题和需要或取得信息,随着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次数增加,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从之间的“你问我答”到“主动倾诉”。他们的彼此交谈过程中贴近生活而又保持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从入户那一刻,社工们就开始留心观察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如“碗中的剩菜”、“时不时揉膝盖”或是“肩颈贴满膏药”等,针对这些细节需要社工们将其巧妙地转化为与服务对象拉近距离的话题和提供服务的切入口。这也是“一碗馄饨”所承载的价值。

一碗馄饨,架起了社工和服务对象之间信任关系的桥梁。它既见证着社工与服务对象彼此间的成长,又推动社工细之又细地挖掘服务对象的需求,真正做到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来源:潍坊仁邦社会工作事务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