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人性的9个真相,读懂受用一生

 碧读好书 2022-09-17 发布于浙江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文/碧读·切尔西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成熟并不是看懂事情,而是理解人性。”

理解人性的复杂,读懂行为背后的意义,处世才能游刃有余,生活也会豁然开朗。

以下是关于人性的9个真相,越早知道越好,读懂受用一生。

01
没有人义务帮你

生活中,我们一定有过这样的时刻:

孤立无援时,不管如何挣扎,身边多的是袖手旁观,我们困惑不解;

陷入困境时,曾以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却推三阻四,我们难以释怀。

越长大,越明白:永远不要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

这世间,有人帮,是幸运;无人帮,才是常态。

《半生文集》中有一句话:“把放在别人身上的希望,收回来搁在自己身上,可保自己一世的浪漫。”

与其期待别人为自己打伞,不如随身携带一把伞。

毕竟,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02

所有的玩笑,都藏着认真的成分

弗洛伊德说过:“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那些冠冕堂皇的“直率”,不过是丢失了相处的分寸。

心中无尺,才会言语无界。

有时候,伤害别人很简单,一句不经意的玩笑就够了。

别随意开玩笑,对方觉得不好笑的,真的不是玩笑。

真正的幽默,从来不是揭人短,挑人刺,而是用舒服的语言,愉悦他人。

我们让人舒服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人际交往的高度。

03

如果对方答应得没那么爽快,那就是拒绝

与人交往时,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下次再说”、“看情况”、“我先考虑一下”……

每当此时,有人不再纠缠,点到为止;也有人心有不甘,追根究底。

其实,如果对方没有爽快地答应,就不要再追根究底了。

成年人的社交中,有一条潜规则:没有爽快答应就是拒绝。

有时候,沉默就是拒绝,敷衍就是答案。

剖根问底,为难的是别人,难堪的却是自己。

高情商的人,一定是看破不说破,明知而不问。

04

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者言行,并没有那么重要

著名演员雪莉·麦克雷恩,曾经提出过一个20-40-60法则:

20岁时,你总在担心别人是怎么看你的;

40岁时你觉醒了,才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

60岁时你才发现,根本没人管你。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管怎么活,总会有人不喜欢你。

一味活在别人的眼里,失去的便是自己的人生。

正如拿破仑所说:“如果你让别人来决定你的人生,你的内心永远不会感到踏实。”

别人怎么看,真的没那么重要,过好自己的人生,冷暖自知,才是王道。

这一辈子,我们唯一要取悦的只有自己。

05

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杨绛曾说:“当你身处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会看到世态真相。”

人世间多的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世界其实并不温柔,人性也向来很现实。

当我们弱小的时候,别人的态度最肆无忌惮,身边的坏人也最多。

想要世界对我们和颜悦色,只能是自己足够强大。

当我们跑起来的时候,坏人才能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当我们站得足够高的时候,看到的才是风景。

06

让别人下不了台阶,自己也会下不来

仔细观察我们的身边,不难发现总有这样的人:

得理不饶人,遇事步步紧逼;

明知别人难堪,还不忘添油加醋。

老话常说:“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与人相处,行事有度,伤什么,别伤人面子。

你怎样对待别人,最终就是别人对待你的样子。

作家萧萧依凡曾说:“所谓情商高,从来不是会说话那么简单,而是懂得在什么时候闭嘴,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里,保全别人的面子。”

话不说满,事不做绝,留有余地,才有余庆。

07

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

看过一个很有寓意的图片。


图中两个人因为是“6”还是“9”争执不休,其实两人都没有错,只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千与千寻》里有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所有的对与错都是要有参照物来参照的。”

很多时候,那些你以为错的东西,不过是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

与人争执时,不要总想着自己是对的,不妨试着换位思考,也许会豁然开朗;

陷入困惑时,不要深陷思维定势的泥淖,学会换角度看问题,便会柳暗花明。

08

不管你遇到了好事还是坏事,都别轻易告诉别人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使命和轨道,人人都在负重前行,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

不管你遇到了好事还是坏事,都别轻易告诉别人。

好事说多了,未必会有祝福,却会招来嫉恨;

坏事说多了,不一定博得同情,却会引来厌烦。

小孩子才会肆无忌惮,成年人早已学会了深藏不漏。

管好自己的嘴,守好自己的心,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自觉。

09

在不合适的圈子里,即使站在中心也会被孤立

因为害怕孤独,你是不是也曾奋力地融入一个圈子?

为了合群,你努力迎合他人的喜好,却依旧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其实,身处不合适的圈子,被孤立,是常态;被理解,才是意外。

作家刘同在《向着光亮的那方》中写道:“后来才知道,好朋友不是通过努力争取来的,而是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时遇见的。”

圈层不同,不必强融,否则只会委屈自己,消耗人生。

你只需努力活成自己的光,只要足够优秀,花香自有蝴蝶来。

跟同频的人在一起,不必迎合,不必委屈,才是最好的养生。

有人说:“人的眼睛有5.76亿像素,却始终看不懂人心。”

人心虽复杂难测,但我们可以在复杂中学会通透,在无常中保持安定。

以平常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努力让自己更美好。

愿你,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热爱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