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乌鲁木齐】岩画诗篇底蕴浓厚

 晓风霁月 2022-09-17 发布于湖北

2010年8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公园


  

本来准备和几个同事7月畅游新疆,现在因有人退出恐难以成行。

在2010年8月,曾经到过乌鲁木齐、阿克苏、喀什等城市。在乌市逗留期间,无意进入水磨沟公园的一角。

连理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你我,就这样相伴相依迎接朝阳,不正寓意着今天各民族的团结一心吗?不容破坏。

  

阳光,就这样明媚恣意,洒在绿叶上,也洒在巨石上,感受到的何止是一米阳光、一线天光?

  

虽然地处天山北麓,降水较少,水磨沟里却水体众多,植被茂密,雾气朦胧堪称仙境。

  

对着满壁维吾尔文,只能欣赏拍照,不能了解意思真遗憾。

  

岩画是古西域人最初文化的见证,是镌刻在石头上的文化史诗。

  

一幅看似简单的岩画,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生产、战争、信仰、图腾等皆可入画。

  

岩画表达着西域人的一种美好追求和向往,一种精神寄托。今人研究岩画,就是为了读懂古人。

  

  

翰文岭二期工程始建于2000年,除收集古诗19首外,还将清代著名大学士纪晓岚的“炭猴进城”、 “农夫灌地”、“高炉炼铁”、 “香妃出浴”等四首古诗配以图画,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在游人面前。这是“炼铁”浮雕,诗曰:“温泉东畔火荧荧,扑面山风铁气腥,只怪红炉三度炼,十分才胜一分寒。

  

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头白蕃王年八十,不知春雨长禾苗。

  

纪晓岚:界破山光一片青,温暾流水碧冷冷;游人倘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幔亭。

  

又一首诗歌描绘当时的新疆风土人情。

  

读着这些名篇佳作,走进这条文化长廊。

   

感受水磨沟公园一段曲折的历史变迁,一份浓郁的人文情怀。

 

这些文人骚客、政商领袖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如此炽热,激发的诗情喷薄奔涌。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诗任何时候都会使人热血沸腾,陡生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的豪气。今天的乌市更是铁骑集结,誓死剿灭境内外三股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公元1768年6月,流放乌鲁木齐的清朝著名文人、大学士纪晓岚曾到水磨沟游览,留下众多诗篇,他与水磨沟可谓渊源深远。

不以自然风光取胜,而以人文历史见长,这就是水磨沟公园这个区县级公园的特色。漫步青山、溯源绿水,吟诵诗词,深思岩画,水磨沟带给游客不一般的游览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