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量上市!比苹果营养,胜吃10副“药”,润肺清肠、控压!很多人吃错了

 为什么73 2022-09-17 发布于北京


俗话说“一个柿子十副药”“九月的柿子,红透了”。现在正是柿子大量上市的季节。

有没有朋友跟小厨一样喜欢吃柿子的?柿子营养丰富,被称为“果中圣品”

图片

  • 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记载,“柿果性味甘涩,微寒,无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图片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

图片


柿子营养丰富,每100g果肉中含有0.16mg维生素A、16mg维生素C、9mg钙、20mg磷以及0.2mg铁,其中胡萝卜素占据维生素A的大部分含量。

研究表明,柿果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多倍

柿果多酚类物质是抗氧化剂,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

图片

柿子全身都是宝,柿子叶、柿子饼、柿子蒂,在中医看来都有各自的妙用,很多人却把宝贝都扔了。

赶紧看看中医如何吃柿子的~

柿子有3宝

第1宝 

柿子叶:控压


国医大师李乾构李老提醒,柿子生吃可清热解毒,同时对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等都有益处。

李老说柿子的叶子有降压的作用,是一味“降血压的良药”。和菊花搭配做代茶饮喝。

柿叶干菊饮

图片

食材:干柿叶20克 干菊花5克

做法:冲入沸水,泡10分钟后,倒出汁液,稍凉后可兑入蜂蜜(血糖高的可不加)

图片

功效:清脑降压、平安息风

第2宝 

柿霜


中医脾胃科的副主任张喆带来柿子的另外2个宝贝:柿霜、柿蒂。

柿霜就是柿饼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甘凉清肺、生津利咽、润肺止咳,用于口疮、咽喉痛、咽干咳嗽效果佳。

图片

专家带来来自《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养生方:珠玉二宝粥。

珠玉二宝粥

食材:生山药60g(干)、生薏苡仁60g、柿霜饼24g

图片

做法:先将山药、薏苡仁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服用,恶心、腹胀较重的人可以加柿蒂水。

图片

功效:和胃降逆,清补肺胃

禁忌:这道食疗方不适合糖尿病人

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山药不仅补肺,还可以补脾、补肾,也是补气的好食材。

图片

第3宝 

柿子蒂


《本草纲目》记载,“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逆气也。”

柿蒂,有降逆下气止呃功效,比如受寒后出现打嗝不止,可服柿蒂汤止嗝见效快。

图片


用柿子的蒂煮水,可以降胃逆,肃肺气,脾胃虚寒的人还可以搭配丁香和生姜,加强化痰开郁的作用。

图片

丁香能温胃散寒、化湿降气、除口臭

图片

丁香柿蒂汤

吃法:丁香3克、柿子蒂6克、生姜3片,泡水饮用。

图片

图片

柿子蒂还是一味止咳良药,尤其针对老年咳喘、小儿百日咳有很好的作用。

图片

柿蒂止咳方

吃法:3个柿子蒂和2个罗汉果,加3碗水同煮,煮到剩1碗水即可。早晚各喝一次。

图片

适合人群:这个方子适用于小儿百日咳,成人气逆咳嗽(表现为咳嗽一阵一阵的,咳完有恶心感)

柿子熟吃

注意

柿子虽好
有2种人不建议多吃
  糖尿病人 
柿子糖分比较高
糖尿病人和血糖高的人群不适合

  胃寒的人 
对于胃寒的人来说
柿子太过寒凉,不建议食用

养生厨房的大厨将柿子做成柿子汁,制成各种熟吃的面食,减少了柿子的寒性。

图片

柿子+栗子 

健脾胃、补肾


俗话说“吃了柿子馍,得病不难过”,用柿子和面粉搭配做成面食后,凉性的柿子就变成了温性,健脾胃、补肾的作用更好。

黄金柿子饼

食材:柿子、面粉、糯米粉、栗子

做法:

1、柿子去皮打成泥,两份柿子泥搭配两份的面粉,一份的糯米粉揉成面团。板栗上锅蒸熟碾成泥。

2、揉好的面团擀成面皮,将蒸好碾碎的栗子蓉加到面皮中,包成馅饼。

3、包好的馅饼低油温下锅,小火煎至两面焦黄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补肾

图片

小柿饼 

润肺


润肺小柿饼

食材:柿子、糯米粉

做法:

1、熟透的柿子破皮后挖肉碾碎。

2、加入糯米粉和成光滑的面团。

图片

3、面团搓条切剂子,改刀后用手搓成圆球,稍微按扁,用勺子柄划出如图状态。

图片

4、摆个芝麻在中间十字处,柿蒂可以用糯米粉加可可粉也可用真柿蒂。

5、水开后,用厨房用纸在锅底擦油,以防粘锅,上锅大火蒸8~10分钟。

图片

生熟柿子,功效不同

一个偏于确认,一个偏于滋补

 生柿子  

偏凉,清热解毒,清肺胃之火

 熟柿子   

偏补,滋补制品,健脾胃、补肺涩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