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不怀好意的人套话,怎么办?谋略家的回答,就是这么滴水不漏!

 mynotebook 2022-09-1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在复杂的社会之中,我们常常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其中就难免遇到不坏好意之人。他们可能会戴着“伪善”的面具对我们嘘寒问暖,看似关怀备至,实则套取关键信息,另有所图。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才比较妥当呢?下面案例之中,谋略家的应对策略值得借鉴。

   【案例译文】 后梁派遣使者来辽国求购制作车辕轴承的材料,这个要求使得大辽皇帝很为难。这时候六院部的负责人耶律铎臻讲道:“梁国名义上声称来求购材料,实际上视为了打探我们的底细。最好这样答复他们'这些材料所生长的地方,必定都在深山峡谷之中,由神明管辖着。如果要砍伐,必须先用白鼻子红身子的毛驴在祠堂中祭祀,然后才可以进行砍伐工作。’如果这样说,梁国使臣自然无话可说了。”后来就按这套说辞答复,结果果然这样。

    【案例剖析】后梁与辽国(即契丹)原本是盟友关系,但即便是并肩战斗的合作伙伴,也难免为了自己多吃多占而勾心斗角。本案例中记载了一件小事,即梁国派人去辽国采购用于做辕轴的木材。在一般人眼里,盟友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帮衬,是无可厚非的双赢之举,但深谙谋略的耶律铎臻却从中看出不一样的端倪。他认为,梁国购买的材料属于战略物资,不仅不能轻易卖出,甚至连报价都可能透露出当前我方的战略潜力,因此绝不能轻率答复。那么怎么应对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一无所获呢?耶律铎臻的操作极为高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图片

1.就事论事,聚焦细节。

当面回绝他人的请求,无疑会损伤彼此之间的情谊,因此长袖善舞的谋略家绝不会出此下策。那么以怎样的态度与之交流,才不伤和气呢?耶律铎臻极为巧妙地破解了这道难题 ,他选择以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与梁国使臣进行专业地交流,把话题的重心放在适合做辕轴的木材怎样生长出来等细节问题上。这种专业而诚挚地态度,即使再挑剔的客户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图片

2.故弄玄虚,扰乱思绪。

 传统文化讲究“方圆之道”,在与人打交道时既要保持灵活性,又要坚持原则性。虽然在沟通的态度上可以比较灵活,但在交流的内容上一定要坚持原则。本案例中,耶律铎臻的原则就是不能让梁国使者摸清楚辽国的底细,为此他采用了“故弄玄虚”的宣传手段。他告诉梁国使者,深山老林之中多有神祇,他们管辖着森林和林中的一切,贸然砍伐林木可能会触犯神灵而招致惩罚。如果这种说法出自文化先进的中原人士口中,无疑是妖言惑众,但契丹部落毕竟生产力比较落后,对世界的认识稍微迷信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

图片

3.提出条件,留下余地。

谈判交流,最忌讳的就是把话说死。俗话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耶律铎臻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也要在对梁关系上留一个“活扣”。他在谈判最后提出一个条件——如果(梁国)能够找到一种白鼻子红身子的毛驴在祠堂中祭祀神明,那么契丹也可以开展砍伐工作。这样一来,又把“球”踢回给了梁国方面。

图片

  古人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防人也是一门技术活,如果防卫过当,不但显得斤斤计较而损伤人脉,甚至树立强敌,招灾惹祸

重磅!《谋略宝典》上线了,喜欢深度谋略智慧的粉丝朋友,快看过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