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1年,刘源送一幅画给毛主席,毛主席笑着打趣:你这个名字不好

 延陵子鸣 2022-09-17 发布于广西
  • 前言

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的一生是伟大的。从年少时的矢志追随,到晚年殚精竭虑的无私奉献,他的心始终与党国,与中国人民紧密相连。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刘少奇儿女们的人生大多也颇为不凡。他的九个子女在他的严格要求与悉心栽培下,纷纷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

在这些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一道颇为引人注目的身影充盈了他们的童年时光,便是与他们家相邻的毛主席。与父亲严厉的态度所不同,毛主席对他们往往是关怀备至,两家的羁绊颇为深厚。

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上,随父一同前来的刘源向毛主席赠送自己信手涂鸦的一副画作。毛主席看着画上的签名,打趣般地对眼前这个年方十岁的小家伙说道:“你这个名字取得不好。”

这是怎么回事?毛主席为何会对刘源说他这个名字取得不好呢?刘源又是作何解释的?毛主席与刘家的孩子们还发生过哪些轶事呢?

文章图片1

一、萦绕余生的谆谆教诲

1961年,为缓和三年自然灾害给新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多名中央领导人赶赴庐山召开会议,针对新中国的工业、农业、教育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由于适逢暑假,刘少奇便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刘源一同前往。

刘源小时候十分喜爱画画,他热衷于制作各式各样的贺卡,待得节庆之时赠与亲朋好友,贺卡上的图案均是由他一人绘制。会议召开的空闲之间,刘源见到了亲切的毛伯伯。欣喜之间,他萌生了画一幅画送给毛伯伯的想法。

年幼的他在桌上认真地勾勒出图案的模样,不一会儿便完成了画作。看着眼前这幅作品,他郑重其事地在上面签下了“元元”二字,旋即送给了毛伯伯。

文章图片2

毛主席收到刘源的礼物,自然喜上眉梢。他认真地端详着这幅画作,很快便发现了“元元”的署名。毛主席看着署名,半打趣半认真地对他说:“小源源,你取得这个字不好,年纪小小不要圆,要有棱角嘛。”

刘源听后,胖乎乎的脸上一对大眼睛扑棱扑棱地闪烁着,他双手拢到脸颊旁,微微鼓起腮帮,连忙解释解释道:“我的名字不是圆滑的圆,而是源泉的源。”

毛主席听完他的解释,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便装作恍然大悟道:“源泉的源么?那还可以!”

年幼的刘源一下就羞红了脸。

这场会议间的插曲成为后来刘源脑海中未曾磨灭的记忆。他忘不了毛伯伯收到画作时喜悦的和蔼模样,更忘不了主席启迪他的人生智慧:做人不要圆滑,要有棱角。

主席看似无意间的教导,却成为萦绕他往后余生的箴言。他逐渐明白,圆滑是囿于平庸的圈套,当一个有棱角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于国于家都有所贡献的人。

文章图片3

刘源升入中学后,刘少奇为了锻炼儿子的心性与能力,便安排他在假期进入部队锻炼。刘源一开始还颇感新奇,随后却苦于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

刘少奇鼓励儿子坚持下去,克服困难,如此一来才能有所长进。刘源顶着烈日与砖头,咬牙坚持练习射击。日子慢慢流淌,他在部队里成功坚持了三个暑假,锻炼出了自己的军事本领。随后,由于表现突出,刘源还成为国庆阅兵时国旗护卫队的一员。

他遵循着父亲的教导,秉承着主席的教诲,成功磨砺出了自己的“棱角”。

文章图片4

1977年,因特殊原因停顿十余年的高考重新恢复。刘源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选择报名。

然而由于年龄原因,刘源的报名请求遭到了拒绝。

惋惜之余,他依然不想放过这绝佳的机会,便写信给邓小平,请求恢复他与几位同样因年龄问题而遭到拒绝的报考同僚参与高考的机会。

他们的请求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刘源也不负众望,一举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

大学毕业后,刘源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是选择步入岗位,还是留校深造,亦或出国留学?

在周围人期待的目光中,刘源最终选择了扎根农村,他想以自己的能力为百姓们做些实事。

他将工作的地点选在了河南乡村,因为他的父亲也曾在这里工作过。他希望踩着父亲留下的道路前进,在传承父辈的力量的同时带领河南乡亲们走上发展的道路。

文章图片5

1985年,刘源当选郑州副市长。上任伊始,他便收到了诸多来自郑州市民的请求:希望天然气工程能够早日落实。

河南地处中原,尽管煤炭储量较为客观,但长期使用煤炭不仅较为麻烦,更会加剧环境污染,郑州市民十分期望能够早日用上天然气。

在听闻市民们的诉求后,刘源便趁着机会向国务委员审批郑州的天然气工程建造一事。在多次的奔波与请求之后,他终于为郑州成功申请来天然气,得到了郑州广大居民的爱戴好信任。

当时接待刘源的一位处长,对刘源即使出身不凡,却依然谦逊耐心地奔忙审批的态度格外赞赏。他不曾用过自己独特的身份去谋求特权,而是按照一名共产党人的姿态认真履行公务。

文章图片6

“做人不要圆滑,要有棱角”,毛主席的教诲时时警醒着刘源。他感谢父亲的悉心栽培让他成为了今日的模样,同时也不曾忘却主席的提醒。

知世故而不世故,有棱角而不外露。收敛锋芒,悉心为百姓谋利益。这是君子的追求,更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典范。


  • 二、互敞心扉的忘年之交

倘若说毛主席是刘源人生路上的灯塔,对于刘家另外两位女儿而言,毛伯伯便是她们除父母外寻求庇护与关怀的另一处港湾。

当我们与父母的意见发生分歧时,总会希望有一个懂得我们内心的人去代替我们向父母吐露心声。在面对刘家两辈人一件引发争议的问题时,毛主席便扮演了斡旋的角色。

文章图片7

刘涛是刘少奇与前妻王前的女儿。刘涛在读大学期间,对所学的自动控制专业并不感兴趣,她希望能够转到更为感兴趣的外语系,因此向父亲请求转专业。

对于女儿的请求,刘少奇并未选择答应。他觉得不能因为“不感兴趣”而逃避,刘家儿女应该迎难而上,不因为困难而逃避,便拒绝了女儿转专业的要求。

对于父亲的拒绝,刘涛有些无可奈何。她深知父亲的性格,说一不二,但自己的专业也确实提不起自己学习的兴趣。辗转之下,她找到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请求她转告毛伯伯自己转专业的意愿以及父母并不支持的窘境,希望毛主席能从中斡旋,帮自己争取转专业的机会。

听闻此事,毛主席抽空为刘少奇夫妇写了一封信,希望二人能够更多地听取女儿的意见,让父母与儿女之间多一些理解。建议二人让孩子拥有自己选择专业的权利,不要一味地拒绝女儿的请求。

文章图片8

收到信件的刘少奇,一方面意外于此事居然引起毛主席如此关注,另一方面也让他反思自己在儿女教育方面的欠缺之处。

思考之余,夫妻二人与刘涛进行了又一次的对话,重申了自己是希望女儿得到历练,养成遇到困难不轻言退缩习惯的初衷,而并非是无理地拒绝她的请求。

在两代人心平气和的交流与协商之后,刘涛最终选择尊重父母的良苦用心,继续学习自动控制专业,一场分歧就此化解。

文章图片9

在这一事件中,作为旁观者的毛主席并未过多干涉他人家事,而是以协商的姿态提出自己的意见,那封信件也成为缓和关系的催化剂。这一个插曲,也从侧面折射出刘家儿女对毛伯伯的爱戴,他们信任、爱戴这个面容慈祥的伯伯。

毛主席对刘家的几位儿女也十分喜爱,每次见面都少不了逗乐与欢笑。

主席身边的人对他喜爱与孩子们玩耍一事颇有印象,他不仅是日理万机的共和国领袖,更是充满人情味的慈祥长辈。

在中南海,由于毛、刘两家相隔不远,因此刘少奇与王光美的四个儿女与毛主席的交往格外密切,时常能看到他们一同交谈、嬉闹的场景。

这四个孩子分别名为刘平平、刘婷婷、刘源、刘潇潇。毛主席有时会拿孩子们的名字开玩笑,用一只手的食指顶着另一只手的手掌,做出暂停的手势,对大家说:“这是婷婷。”

引起大家哄笑后又将食指与拇指捏成一个拳,说:“这是源源”。

文章图片10

对于小女儿刘潇潇,刘少奇夫妻二人将她视作掌上明珠,百般疼爱。而毛主席也对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关怀有加。

不同于其他哥哥姐姐称呼毛主席为毛伯伯,刘潇潇更喜欢以北京本地的“大大”称呼毛主席。

主席有一次听她叫“大大”,便打趣地笑着回复道:“我是'大大’,你是'小小’。”

后来还有一次,不及两岁的刘潇潇跑道主席面前,不说话也不问好,只是一言不发地盯着主席。哥哥姐姐嗔怪她的无礼,而主席却哈哈大笑,说:“别打扰她,她在观察世界。”

对于毛伯伯,刘源曾不止一次地谈到:“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不同于父母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毛伯伯总会在繁冗的工作中与他们嬉闹玩耍,让他们得以放松,展现出孩提的天性。

在中南海生活的那段时光里,刘家的儿女们总是能在毛伯伯这里寻觅到乐趣,他们用童真的天性为花草枝叶间点缀上光芒,而毛伯伯则俯身将这些光芒呵护起来。

文章图片11

  • 三、半世纪之后的重逢

2004年初夏,刘、毛两家的后人在王光美的召集下再次相聚于京城。

时光如白驹过隙,猝不及防间已是近半个世纪。相逢之时,记忆中曾格外亲密的幼时玩伴如今已然是另一幅模样。两家子女阔别重逢,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在刹那间涌入心头。

在后辈们交谈的间隙中,年事已高的王光美在儿女们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大厅。毛家子女纷纷上前迎接,嘘寒问暖。而王光美见到惦记多年的毛家子女,关切的感情立刻溢于言表。

席间,两家后辈互相问身体、嘘冷暖,情谊融融。两个颇为特殊的家庭跨越了半世纪的风尘,相会在这一隅天地之中。

文章图片12

他们先回忆起父辈的深厚交谊,两名湖南老乡,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共患难,出生入死,穿越了革命年代连绵的炮火,一同缔造了这个伟大的国度。

回忆之余,两家人又自然而然地提到了中南海那段温馨的岁月。充满欢声笑语、长辈陪伴后辈的时光至今依然深深镌刻在两家儿女的脑海之中。

正如毛主席《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将近半世纪的分别之后,如今的两家已悄然间变幻了模样。曾经精明能干的王光美,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和蔼老人;而曾经信手涂鸦送给毛伯伯画作的刘源,如今也已年过五旬,身兼要职。

文章图片13

几年前,李讷曾前往三峡参观,恰好听说刘源所带领的武警水电部队在附近工地上,便托人带去口信。第二天,刘源便驱车赶往西陵长江大桥上,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李讷。

姐弟见面,欣喜之情顿时溢于言表。桥下江水奔涌,桥上两人他们握着手回忆童年往事。

对于阔别多年的邻家弟弟,李讷感慨当年伶俐、好看的男孩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将军。而对于印象中博学多识、沉默寡言的大姐,刘源打趣地回复道:“大姐也还是和从前一样漂亮!”

寒暄过后,二人的目光放在了这座刚刚通车的大桥之上。他们都憧憬着,当中国建造出世界最大的大坝时,一定要将毛主席的诗词刻在上面:“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

文章图片14

端坐于主位的王光美看着满屋的儿孙后辈,盈盈笑意在她的脸上氤氲不散。她的脸庞经过岁月的冲刷而显得沟壑纵横,走在时光边上,她眼眸中的光芒始终未曾消退。

她静静聆听着儿女们讨论,从时事政治到家长里短,偶尔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清癯的面庞上又抖落出笑意。她是维系这两个家庭的纽带,更是半世纪欢声笑语、喜怒哀乐的亲历者与见证人。

文章图片15

从山舞银蛇的绚烂,到原驰蜡象的雄壮。

这两个特殊的家庭见证了新中国繁荣富强的璀璨岁月,他们相信,中国的未来将一如既往地明亮、一如既往地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为之奋斗。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岁月的痕迹悄然冲刷过他们的脸颊,更改了他们的模样。但他们深埋心中的情谊,将会如醇厚的美酒一般,历久弥新,愈发深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