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黄荆老林,是被骄阳急促的逼上去的。 7月14日,我到成都参加“中国散文名家青铜之光*三星堆采风行”活动,参观完广汉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广汉向阳和三星堆8号坑的考古现场后,第三天早上,下了一场雨,成都的高温得到缓解。可是,疫情突发,成都锦江区变成了红码,采风人员一旦进入红码区,手机便成了红码,会带来许多麻烦。来自全国各地100余人的与会者十分焦急,采风团队最终不得不终止采风活动,川内的即刻打道回府。我回到泸州,36度的室温让人受不了,再加上潮湿的空气,一天到晚就像蒸桑拿一样,汗水干不透,热的发慌。于是,第二天就带着家人从这个泸州“大蒸笼”逃进了原始森林里。因为泸州太热,天天泡在空调屋里,温度适宜了,可空气则质量下降,时间长了也让人难受,还会引发一身的病痛。所以,2017年从工作岗位上闲下来后,每年的夏天都要来到黄荆消夏,在宾馆式的农家住上一两个月,呼吸清新的空气,看看青山碧水,听空山鸟鸣蝉韵,行长滩十里步道,赏八节洞的飞瀑,观虎头山的日出月落,十分惬意。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爱上了这里天然绿色大氧吧的休闲地。黄荆老林,对我来说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是故土,因为这里的山水养育了我;是名山大川,却又曾经被封存过200多年,参天的古木又曾经为新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有实无名。亿万年前这里曾是恐龙的故乡,留下无数的脚印化石。 翼王石达开曾在此豪迈赋诗:“山人登山不厌难,轻身直上青云端。人世纷纷苦天热,青杠山头常带寒……”。1935年那个寒冷的春天,这里的“红军树”曾护佑着无数四渡赤水的将士们安全过境。而今,这里真正受人青睐它的是负氧离子。黄荆老林的深处矗立着一幅诺大的标语牌:“来黄荆,我'氧’您!”这让人看了倍感温馨。
 青山绿水依旧在,夏日凉爽依然,到黄荆消夏的人越来越多。消夏避暑的、旅游观光的、修身养性的,画画写作的,带孩子游山玩水的,同学会、战友会、联欢会、周末度假的等等,络绎不绝的人群涌进老林,以至于黄荆老林的客栈宾馆不断爆满,每天数以千计的游客落脚黄荆。今年的黄荆与往年不一样,被百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和严重的疫情困扰着,森林防火和疫情防控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于是,我领略了黄荆老林的另一道人文风景。不得不点赞黄荆镇政府和相关部高度重视,务实为民,精心管控,极大的保障了森林防火和消夏的人们的人身安全。 疫情管控是首要任务。按照上级通知:“鉴于当前的疫情形势,倡导居民减少流动。来(返)蔺人员需提前报备,所有省外来(返)蔺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入蔺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如遇到疫情防控中的相关问题,可拨打“0830-7211767”热线进行咨询。广大群众、县外来(返)蔺人员可拨打相应村(社区)电话咨询了解来蔺、返蔺政策要求,确保相关诉求能及时解决。”根据要求,镇政府实施全面管控。进入黄荆的公路检查站,全天候布控管制人员值守,量体温、查绿码,查来处,查车辆,没有完毕的通行手续就不能进山。在入口处建立了第一道坚实的防疫防线。在各家宾馆客栈,亮身份,测体温,扫码登记一项也不能少。在黄荆场镇,核酸检测随时为大家服务,在43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斩断了疫情传播链条,让山里的人们得以安心,红码消失在了这绿色的山林中。 持续的高温,森林火灾又是一个防控的重点。我7月17日到黄荆以后,零星下过几次雨,但不见洪水涨,只见清溪枯。8月4日晚,一场简短的暴雨之后,持续25天的烈日炙烤着这片古老的森林。央视天天报道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都是40度以上的红色高温预警。据说,这是10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高温干旱天气。网友爆料,重庆的地面温度可烤熟鸡蛋。黄荆比较凉爽,但仍然经不住几十天的高温炙烤。溪水断流,花草枯萎,深林丛中有的古老树木也干枯死了,连著名的河南岩瀑布也断流了。前来乘凉的人也受不了。一天,一个客栈里的一个胖子女人,热的受不了了,晚上用三台电扇对着十来平方米的房间吹不说,还吼着向主人要空调屋。主人哭笑不得,心想;黄荆都安装空调了,人们还大老远跑到森林里来纳什么凉? 山林告急,场镇饮用水告急。路边的小草烤得焦干,山上的树叶渐渐萎缩枯黄;往年热闹的蝉鸣,今年也变得嘶哑起来,稀稀疏疏,失去那天籁般的蝉韵;猴群也渴得斗胆下到溪边找水喝;黄荆街道社区的烧炭溪几乎断流,人们的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制约。旱情就是命令。消防车来了,到小溪十多公里的地方拉水供应,每天近二十车。随着旱情的加重,又换成20吨的水罐卡车运输,每天从早到晚运水十余趟,保障社区用水,游客们没有因为小溪断流而闹水荒。在这期间,黄荆老林的周边地区重庆、贵州赤水、四川纳溪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山火,严重威胁黄荆老林的安全,情况十分紧急。8月20日,古蔺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发布2022年森林防火封山令:“ 即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古蔺县国有林场红龙湖、龙美、磨槽口、徐家林管护站集中连片林区,火星山森林公园、黄荆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全域为封山区域,除原住居民正常生活外,其余人员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入封山区域。”与此同时,8月21日,古蔺县黄荆镇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发布《关于强化进入黄荆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的公告》, 即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24时,黄荆自然保护区全域实行“只出不进”的管控措施。减少人员流动,严防人为因素造成森林火灾。每天从早到晚,森林防火的流动宣传喇叭和家家户户的广播响彻森林的每个角落。消防车为路边焦叶浇水,护林员清扫处理路沟里的枯焦树叶,以防患于未然。一直到8月30日晚,黄荆才下了一场暴雨,旱情得以缓解。人们紧张的心弦才舒缓下来。正是旅游高峰期,“封山令”一经发布,黄荆老林宾馆和农家乐,据说每天至少要被封掉70万元的游客消费收入。 也许,是人们的努力感动了上帝,烈日炙烤下的黄荆老林溪沟和公路边,今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蝴蝶翻飞在花丛中的美丽景象。我们住的和缘山庄前,从笋子山发源出来的火炭溪,全长20余公里,黄长公路与之并行,其间有黄荆社区、汽车露营基地、长滩、河南岩瀑布等著名景点和休闲场所。与往年不同,今年公路两边全部开满了野花,把路和溪装扮的十分艳丽,本是夏秋时节,却酷似春天的花园:蜂来蜜,蝶恋花,蜂蛾凌空吮蜜献绝技。 这使我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新上任的黄荆镇李书记听说我们到了黄荆,专门到和缘山庄听取我们几个“老黄荆”休闲客的意见:怎样把黄荆打造的更加美丽?几个客人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黄荆的大丽花品种繁多色彩艳丽花又大朵,又正是游客高峰的时候开花,红橙白黄及相间的色五颜六色丰富多彩,十分惹人喜爱。应该发挥这一品种的优势,打造一片大丽花园区,虽说不能赛过牡丹园,但也完全可以打造成黄荆花园的优质品牌。 在听取多方意见后,李书记也谈了他的初步设想:先动员全镇人民,在黄荆的公路两边种植花草,让人们一踏进黄荆的地界,就有“青山点头致意,鲜花夹道欢迎”的美感。李书记说了,也组织实施了,黄荆也变了。种花引蝶,繁花静候,彩蝶纷飞,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流动画卷时时梦境般的映入游客的眼帘,让人赏心悦目,让人留恋往返。多年前公路还是泥石路,在通往官山的路上,就有黄荆彩蝶谷出现,后来又消失了,有人写过一篇文章《黄荆彩蝶谷今何在?》而今,彩蝶谷真的又回来了!
 2022年的黄荆之旅,回头一看,这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青山更加青翠。它从几十天的气象红色预警中躺过,从疫情管控中走出,傲然挺立在古蔺乌蒙大山里的28度的纬线上。
文字:李定林 图片:李定林 编辑:采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