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心信任——区人民医院的一次经历

 廻峰山樵夫 2022-09-18 发布于江苏

     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信心和信任,这是交往的基础,大夫和患者之间更是一种信任和信心的互通。

       妻哥在医院躺了一个星期,医生说有好转,听着这样的消息,心里总是抑制不住的高兴。阴天一样的心情也明朗一些,人对待康复总是怀着很高的期望,尤其对于生病的人,总希望点火冒泡,手到病除。

      其实这只是一个误解和患者家属的良好愿望。毕竟一个在死亡边缘游走一回的人不可能那么快恢复,我们一样知道,这肯定有一个过程的。然而,家属们还是用不切实际的愿望想象着、要求着。

       这天晚上,妻和内侄说:还是去南京大医院吧,他们的疑问,我一个外行,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回答。答应,显然医生说在好转,不答应,如果有不测,担当不起。只好诺诺,拿出两可的态度来:“转也行,不转也不要紧。”其实,我心里知道,大夫是专业的,他们肯定心里有底。

     说真话,对于神经内科,特别是文大夫,我是非常信任他的医德,也非常有信心于他的医术。其实他对于这个病有着十分的把握,从文大夫那闪亮的目光和睿智的有些秃的前额看出了不必要的担忧。他态度严谨细心,医术一直为周围的患者津津乐道。

      但内侄的心情我理解,然而我不敢阻止,毕竟我有点顾虑,小私心告诉我一旦亮明态度,这是要担风险的。

       见到重症监护室的张主任和李医生时,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李大夫一个中等个子,短发,精干,穿着一件绿色手术服的年轻人。他站在我目前,精神奕奕,干练明快。他目光坚定,看到他,我明显感觉浑身一震,信心从脚底涌上全身。他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一下病情,把好的趋势,不好的可能分析了给我、妻和内侄听。语言简洁,主题突出,直奔重点。

      他的语气充满了坚定,神态释放着信心:这是一个常态病,不是疑难杂症,我们有信心处理和治疗。如果放心,我们来治疗,如果有疑惑,随时可以转院。李大夫的话,充满了信心,也传递了信心给我们。他态度诚恳,信心满满。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作为一名医生的坚定,看到一名医务人员战胜困难的自信,也感受到一名医务人员除了医疗技术之外人文关怀和职业赋予他的一种精神。

     我们打消了去大医院的想法,坚定了留在人民医院的决心。我们放心的离开了医院,当天晚上大家似乎都从李大夫那里获得了一股力量。

       文大夫的睿智,李大夫的干练和张主任的沉稳让人心安,与其说我们信任文大夫、李大夫,信任区人民医院,其实不如是他们信任我们,正因为他们的敬业和自信才是我们产生巨大的信心和信任力量。

     果然,好消息传来,生命体征平稳,已经好转。在医院,医患之间缺少什么?就是信任和信心:医生和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信任和信心。大家共同的目标是病魔,共同的力量一定更加强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