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毛主席接济患病恩师500元,反遭质问: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新用户49686918 2022-09-18 发布于黑龙江

1955年,湖南长沙,毛主席得知杨树达身患哮喘,立即前去看望。

来到杨树达家,毛主席看到他满脸病容地躺在床上,不禁心下叹息,忙将带来的药品和500元钱交到杨夫人手中。

谁知,看到那沓钱,杨树达不但不表示感谢,反而因此训斥毛主席。

杨树达是何许人也?面对毛主席的嘘寒问暖,他又因何训斥堂堂一国领袖?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杨树达和毛主席的相识讲起。

相识于微末

1913年春,毛泽东从东山高小毕业,进入湖南省第四师范的预科班读书,杨树达是他的国文老师。

在国文课堂上,毛泽东惊奇地发现,这位年仅28岁的老师国文造诣之深,非常人所能相比,因而对杨老师心生敬佩。

文章图片1

杨树达授课不同于一般老学究式的国文课堂,他挥洒自如,侃侃而谈,不光讲授国文知识,还放眼全球,畅谈国际局势,对中华积弱忧心不已。

自走出韶山后,毛泽东眼界逐渐开阔,尤其是在读过梁启超等人的文章后,产生了以国家为己任的志向。

杨树达的言论与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课后,他前往杨树达的宿舍请教救国之道。

在请教的过程中,杨树达提及自己曾经留学日本的往事,毛主席这才了解到老师的过往。

文章图片2

杨树达,1885年夏生于湖南长沙一个书香世家,在父亲的教导下,他从8岁就开始阅读《资治通鉴》等经典史学名著。

15岁进入求实书院,这是维新派在长沙设立的新式学堂,在这里杨树达在老师的教导下进一步提升国文水平,并学到了数学、英语等全新知识。

20岁那年,杨树达远赴日本东京留学。在日本期间,他了解到日本近现代发展史,对明治维新后期日本的迅速发展颇感兴趣。

1911年回国后,杨树达进入湖南教育司任职,两年后在湖南第四师范任教员。

得知杨树达曾留学日本,毛泽东问及日本弹丸小国因何在甲午海战中战胜我泱泱华夏,杨树达长叹一声,谈及日本近代发展史。师生二人论国事、讲国文,促膝长谈,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亦师亦友。

1914年,湖南四师与湖南一师合并,他们二人一同步入新学校。1918年6月,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毕业。

也是在这一年,军阀张敬尧在北洋政府的授意下统治湖南,此人暴虐、贪婪,杀害革命志士,镇压学生运动,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文章图片3

1919年“五四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5月,毛泽东在长沙发起并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7月,杨树达成立健学会。

他们二人带领湖南师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

12月,张敬尧公然派兵暴力镇压学生运动,毛泽东、杨树达等湖南爱国志士奋起反抗,发起“驱张运动”,长沙各学校积极响应,1万3千人罢课。

18日,二人一同率“驱张”代表团进京,向北洋政府请愿。在此期间,毛、杨二人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他们从原来亦师亦友的关系发展成为革命同志,一起为千万湖南人民呐喊,一起面对北洋政府的刁难。

到北京后,毛泽东、杨树达一行人住在北长街的福佑寺,他们在这里成立了北京平民通讯社,众人一致推举毛泽东任社长。

白天,众人撰写、印刷稿件,揭露张敬尧的罪恶行径,夜间,大家躺在简陋的大通铺上睡觉。

23日,北京《晨报》转载毛泽东的文章《湘人力争矿厂抵押》,文章犀利揭发张敬尧为中饱私囊,将国家矿产交由外国人经营的无耻行径。

文章引起了广发关注,国人义愤填膺,“驱张”运动得到了北京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文章图片4

1920年1月19日,北京大雪纷纷,毛泽东、杨树达率领驱张代表团抵达中南海颐和堂,这里是北洋政府最高办公处,总统徐世昌、总理靳云鹏在此办公。

毛泽东拿出名为《湘人控张敬尧十大罪》的请愿书,表示要交给北洋政府。门口的卫兵早已得到上司指令,拒不通传。

毛泽东一行人面无惧色,高呼驱张口号,面对卫兵手中黑洞洞的枪口,直冲过去,卫兵不敢开枪,立即通传。

颐和堂内,经过毛泽东的一番据理力争,靳云鹏的秘书才同意他们派出两名代表面见靳云鹏。

没过一会儿,毛泽东和杨树达站在靳云鹏面前,杨树达一改往日温文儒雅的做派,质问靳云鹏因何迟迟不接见请愿学生。

靳云鹏自持为一国总理,何曾被人如此对待?但如今面对杨树达,他理亏在先,只能好言安抚,接受了毛泽东递上来的请愿书。

文章图片5

此次“驱张”运动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未起到真正将张敬尧驱逐出湖南的作用,北洋政府一方面接受了请愿书,一方面却并未罢免张敬尧。

直到1920年6月,军阀冯玉祥、吴佩孚出兵讨伐,张敬尧才被驱逐出湖南。

分别35载

“驱张”运动之后,残酷的现实告诉毛泽东,非暴力运动并不适合中国社会,他开始探索更加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走上了革命道路。

而他的老师杨树达则继续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成为我国近代有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二人此后有34载没有见面。

1920年秋,杨树达受邀成为北京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农业专门学校等北京四所高校的国文教员。

此后数年,杨树达曾在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学校任国文教授。能得到多所高校的认可,可见杨树达学问造诣之深,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上个世纪初,中华大地内患外忧,民生凋敝。生逢乱世,一大批青年有感于梁启超所作《少年中国说》的号召,决心以青春之热血报国救世。

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军事家、政治家、艺术家,也有如杨树达这样的青年文化人为学术界带来一抹青春的亮色。

文章图片6

在烽火燎原的天地间,杨树达坚韧地安置下一张书桌,钻研学问,用尽一生所学为华夏学术界的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早在年少时期,杨树达就致力于古籍研读和校释,在他17岁时,通过对《周易》的反复研读,年纪轻轻就编撰了人生第一部古籍类专著《周易古义》,这也开启了他专注于古籍的学问人生。

杨树达所研,首推古籍校雠,他自幼跟随父亲精读史籍,在反复校读《左传》、《春秋》等史籍后,撰写了《春秋大义述》、《汉书窥管》等多部专著;

其二是在校雠古籍过程中匡正其文法错误,杨树达研读《说文解字》长达数十年,成就极高,著有《释名新略例》等古文献著作;

其三为乡邦文献,1947年,杨树达受湖南文献委员会邀请,撰写湖南文人贤士专述达60余篇;

其四是金石铭文,杨树达通过参考百余件青铜器、甲骨、石刻等,著就《积微居金文说》一书。

杨树达治学严谨,学术成就极高,著名甲骨文学家胡厚宣赞扬他,“不失为五十年来甲骨学研究中最努力的一人。”

文章图片7

郭沫若先生也曾对杨树达先生的著作和治学精神表示“敬佩之至!”史学家陈寅恪写信给杨树达,“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第一人。”

让学术界众多人士感佩的不仅是杨树达的学术成果,还有他淡漠功名利禄,甘于在寂寞勤苦中钻研学问的文人风骨。

自17岁钻研古籍开始,杨树达将做学问贯彻一生,在大时代的更迭中,在严酷的炮火声中,他矢志不渝,始终“持短笔,照孤灯”,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撰写一部又一部学术专著。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华夏大地终于结束动荡与战乱,此时杨树达已进入花甲之年。

但他却像个孩子似的既激动又兴奋,决定为这个古老的民族走上全新的征途尽一份力,他立下壮志,要将周秦诸子时期的古籍全面整理一番。

再续师生情

壮志已立,杨树达更加兢兢业业地精研学问,但他发现,自己一字一句撰写的著作,却经常遭遇删减,这令他非常生气。

1949年中国社科院成立,此后杨树达的著作都要被拿到社科院审查,在审查过程中遭遇删减是常事。

文章图片8

但对治学严谨的杨树达而言,这是断然不能接受的,他经常为此感到气愤和苦闷,曾写信给毛主席谈论此事。

自从1920年“驱张”运动后,毛主席和杨树达虽未见面,但时常会互通书信。

1952年,杨树达所著《积微居金文说》在社科院审查过程中遭到删减,杨树达去信向毛主席反映此事。

毛主席阅读后十分重视,转批社科院的同志们“请令有关单位予以注意”,并去信杨树达告知此事。

对于毛主席的回复,杨树达感激在心。1954年,杨树达罹患哮喘,病势稍有好转,便向毛主席寄去自己的几本专著,并写信表达了想要赴京与毛主席见面叙旧的愿望。

接到昔日老师的书信,毛主席即刻回信,他表示愿意请杨树达进京叙旧,同时毛主席关照杨树达,希望待他不要勉强,等身体完全康复之后再来北京。

杨树达遵照毛主席的关怀,静养身体,以待康复。在此期间,杨树达的著作《耐林庼甲文说卜辞求义》面临出版,他写了序言,寄给毛主席,请毛主席审阅。

1955年6月,毛主席赴湖南考察工作,他早已通过书信得知老师杨树达缠绵病榻,特亲自前去看望。

文章图片9

来到杨树达家中,毛主席看到自己记忆中站在靳云鹏面前慷慨陈词的老师,如今却一脸病容,形销骨立,顿时唏嘘不已。

毛主席拿出在北京购买的治疗哮喘的药物和500元钱,递给师母,请师母收下。

建国初期我国纸币最大的面额是5元,500元钱看起来是很厚一沓,杨树达见了,脸色一凛,指着钱质问毛主席,“润之,你哪儿那么多钱?”

杨树达毕生致力于学问,一身傲骨,在他看来,此时国家经济尚且十分困难,自己的学生毛润之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就该治国图存,个人手中不该拥有过多金钱。

听到老师质问,毛主席一点不生气,他明白杨树达的心思,当即回应这笔钱是他的稿费,买药品的钱也是稿费,并没有占用国家财产。

听罢,杨树达神色逐渐和缓,终于笑着请毛主席坐下,表示他错怪毛主席了。

35年未见,师生二人有说不完的话,回忆青春过往,互诉离别诸事。杨树达始终是个病人,坐得久了,有些劳累,剧烈咳嗽起来。

毛主席急忙起身,端起床下的痰盂,来到老师身前。杨树达见了,一边咳嗽,一边示意毛主席放下痰盂,毛主席一直等到老师咳完,才放下痰盂。

杨树达感怀在心,拉着毛主席的手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临别时,毛主席邀请老师当年中秋赴京赏月。

文章图片10

1955年中秋佳节,杨树达再次来到中南海,站在中南海门前,杨树达感慨万千。

35年前,他第一次来中南海面见靳云鹏,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35年后,他第二次来中南海,此时的中国人民已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这一切的,是当时站在他身边的年轻人。

当夜,中南海小湖上空传来阵阵笑声,师生二人在明媚的月光下共度佳节。后来杨树达每每对身边人提及此事,都要感叹“这是我一生中过得最尽兴的中秋节。”

走出中南海,杨树达再次拿起古籍,想要完成他全面整理周秦诸子古籍的计划,只可惜,病魔并未放过这位老人。

随着病势加重,杨树达不得不遗憾停笔,1956年2月14日,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病逝,终年71岁。

得知噩耗,毛主席发唁电表达哀思,周总理派人送来的花圈。长眠于岳麓山的杨树达未能达成他的计划,但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他的无数学生将代老师完成他的心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