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人所未行,成人所不成

 hab图书馆 2022-09-18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有人说,成功就是做别人想不到的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诚哉斯言,行人所未行,才能成人所不成!

01

做别人想不到的事

潘际銮年轻时经清华大学推荐来到哈工大,他主动报名,师从苏联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攻读焊接课程。当时大家对焊接还没有一点概念,有人笑话他:“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潘际銮说:“这个有用,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焊接。火箭、导弹、军舰、航母都是焊出来的。”潘际銮一辈子研究焊接工艺、焊接自动化,成为技术最好的“蓝领”,被誉为中国“最强焊工”。清华大学第一座实验核反应堆铝池壳的焊接、中国第一条高铁的钢轨焊接、中国第一座自建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焊接,都是由他负责的。包括航空母舰的研制,潘际銮在其中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他在晚年还成功发明了无轨爬行式弧焊机器人,在焊接大型结构如球罐、军舰、巨轮时,可以让机器人爬上去焊,不用焊接工人再那么辛苦。潘际銮说:“在中国焊接领域,我是吃螃蟹的第一人,我觉得年轻时的自己还是非常具有超前眼光的。我是学工科的,只要工程当中有需要,我就愿意去解决,不管什么岗位,给国家做贡献就是我的乐趣。”

要想事业有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有远见卓识,善于洞察“先机”。潘际銮早早就认准焊接大有可为,所以他甘愿从不起眼的“焊工”做起,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紧紧地“焊”在了一起。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新时代职场更需“吃螃蟹精神”,只有敢为人先,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才能创造出令人可望不可即的成就。

02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周鸿祎从西安交大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北大方正,成为一名程序员。没多久,他就凭业绩坐上了产品经理的位置。彼时周鸿祎才二十六七岁,尽管他很年轻,没什么资历,但他工作起来却十分有自信、有气势。为了对产品负责,他经常主动去协调设计、技术、测试、市场、用户等多方关系,要去做很多不在他管辖范围内的事。他操的心,一点也不比总经理少。别人都说:“周鸿祎这个人怎么看起来总是牛哄哄的,胸怀世界,天天跟老板似的?”周鸿祎说:“他们说得没错,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老板,是我自己的老板。虽然我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产品经理,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CEO,在《兄弟连》里,连长的绰号就是CEO,这就叫心中有'大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责任担负起来。但同时还得不断地'小我’,甚至要'忘我’。这就是说,产品经理必须身临其境,把自己当成一个典型用户,这样才能体会用户心中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做出一个用户喜欢的产品。”正是周鸿祎常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让他经历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的业务锤炼,最后成功创建了360公司。

很多人做事前怕狼后怕虎,又怕得罪上司,又怕得罪同事,只敢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这是一种狭隘自闭的工作态度。周鸿祎担任产品经理,也许人微言轻,但他没有看不起自己,更没有畏缩不前,而是有着“身在最高层”的认知角度和站位高度,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既丰富充实了“小我”,练就了自己的本事,也成就了“大我”,客观上为公司创造了价值。最终,也为自己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陈孝平医学博士毕业后,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从事医疗工作,他的主攻方向是肝脏移植。当时做动物实验,十几条狗的吃喝拉撒,全部都是他负责。为了给狗补充营养,他到食堂捡剩骨头;狗的大小便臭得一塌糊涂,他总是认真打扫。有一天,一个教授看到后,惊讶地问:“你怎么受得了?气味太难闻了!”但陈孝平丝毫没觉得脏累苦,他说:“既然是我做的研究,那这些事情就应该我干。”给狗做肝移植手术试验,手术结束后要连续观察两个星期,陈孝平就整夜守在手术室,以便遇到紧急状况能及时采取措施,困了,他就睡在给狗做手术的台上。同事们看到后,指着手术台开玩笑说:“这边是狗睡的,那边是陈孝平睡的。”最终,陈孝平在国际上首创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并应用到临床,多次打破该领域手术“禁区”,他的三项原创手术方式享誉世界。如今,从医四十多年的陈孝平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凡事只有不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所以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做不成事情的人。人若怕苦、怕脏、怕累,遇到事情总想着逃避,那就不可能把事做好,也就不会有好的结果。陈孝平养狗、照顾狗、跟实验狗同睡一张手术台,一般人恐怕是不愿意甚至是不屑于去做的,而陈孝平为了工作,全部都能够承受,用尽身心,最终取得了重大原创成果。一位对狗都这么尽心尽力的医生,可以想见,他对患者会是怎样的态度。

勤勉不辍、躬身入局、志存高远、矢志不渝,行人所未行,自能成人所不成!(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17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