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低级的失败:诉苦 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讲: “我认为向别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做人最失败的事情,就是动不动就向人诉苦。 其实,如果诉苦有用的话,那么为什么在诉完苦衷之后,还是会觉得痛苦呢? 很多人以为在诉苦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减弱自身的痛苦。 可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而已,一旦注意力又回来了,依旧会觉得自己很痛苦。 作家马丁曾说过,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 真正能治愈我们的,从来都是自己独有的勇气和独立的能力。 1:生活大部分的时候是孤独的 生活多数的时候是孤独的,正如生活从来不会属于全部的美好一样。 不少人会觉得独处是一种孤独,而孤独是一种痛苦,那为了排遣掉这种孤独,又有多少人犯了不知多少次的错误呢? 作家毛姆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星球孤独的产物,因为我们都在经历着,独一无二的经历。” 大胆地承认生活是孤独的,也勇敢地接纳孤独的生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孤独的痛苦,逐步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网友@李木子曾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段独处的岁月:一个人去上班,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输液,一共滴了四千九百六十一滴。 一开始,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未免辛酸,觉得孤独的一个人生活方式,也真的让自己觉得人生是晦暗无光的。 但是,当自己真正地熬过去了,扛下来了,就会知道当时的经历有多宝贵。 因为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如此的真实,又是如此地贴近真实的自我灵魂里。 正如辛夷坞在《山月不知心底事》里说的: “我们的心,我们的肉,长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尝的味道,只有自己知道。” 面对孤独的生活,不诉苦,不觉得苦,继续选择一个人勇往直前,就势必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2:不诉苦,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的基本修养 永远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冷暖自知是人生常态。 也不要觉得生活里到处都有感同身受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你才是你世界里的重心,在别人的世界里不是。 不诉苦,选择自渡,在泥沼中积蓄力量,方能在苦难中突破重围。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用沉默代替诉苦,反倒内心更容易平静下来。 成年人的沉默,不是不能说,而是不想说,因为说多了也无益。 与其在黑暗的地方祈求着别人可以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一束光,不如靠自己主动去寻找光的方向。 面对困难,面临痛苦,不再诉苦,而是积极且主动地做好自己,不再依赖别人。 唯有真正地认识到在现实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而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搭理自己,才能丢掉幻想,让自己重整旗鼓,提灯前行。 你的情绪,别人很难感同身受,你的烦恼,他人也没法替你解决。 索性有苦自己咽下去,有累自己扛下去,当你跨越了风雨,披荆斩棘,才能得到生活对你的正向的回馈。 正如泰戈尔所说: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人在低谷的时候,选择沉默地做自己,选择将生活调成静音的模式,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活出强大。 3:不诉苦,安静地享受生活 做人要有安静的力量,也要有平静的智慧。 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句话: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没受过伤的人,不管在什么年龄阶段,也不管在人生当中的何处,我们始终要明白,那个真正能够救赎你的,只有自己。 所以,面对外界的干扰和伤害,以及遇到了坎坎坷坷的人生处境时,莫听、莫言、莫信。 不急不躁,淡定从容地面对,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其他都是小事,带上一种洒脱自信的心态上路,你会发现人生处处都是风景。 一颗平静的心,一种不诉苦的生活态度,足以锻炼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 因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在人生的苦处和难处里,默默地扛下所有,然后继续热爱着这个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