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6年,肿瘤专家华益慰病逝,临终前留下4条嘱托,让人潸然泪下

 茂林之家 2022-09-18 发布于湖南

2006年8月12日18时36分,我国著名肿瘤专家华益慰医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3岁

华益慰医生从医50多年来,手术几千例,从没有出现过一起事故,是病人口口相传中的“在世华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医生,在晚年却患上了自己与之打了一生交道的胃癌,并在病痛的折磨中溘然长逝。

弥留之际,华益慰医生留下四条嘱托,每一条都与中国未来的医学事业和病人相关

那么,华益慰医生最后究竟交代了什么呢?

在世华佗

华益慰,1933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医药世家,父母经营了一家“华氏夫妇医院”。

在家人的影响下,华益慰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

17岁那年,华益慰被南开中学保送至协和医院燕京大学医预系。

原本就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的华益慰,开始正式、系统的学习医学。

在学校的时候,华益慰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军医。

当成功应征入伍的消息传来后,华益慰激动地给父母写信说:“儿子已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了!”

此后,华益慰便成为了一名身穿绿色军装的白衣战士。

从小家中悬挂的“医乃仁术”牌匾,南开中学”允公允能”的校训,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故事的熏陶,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华益慰的人生价值取向。

华益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协和医院第一批8年制医学生,一毕业就被赋予了十分艰巨的任务——参与西藏医疗队援建

对此,华益慰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过在第一批援建名单上并没有出现华益慰的名字。

他不死心,前前后后申请了不知多少次,终于获得了组织的批准,付出的代价是推迟已经事先定下的婚期。

可见,年纪轻轻的华益慰便已经具备非常高的思想觉悟,也真正明白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誉与职责。

往后几十年行医路,华益慰也总是对工作、对病人抱以极大的热情和态度,不遗余力地为病人做好每一次诊断、治疗。

凭借着日益精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华益慰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享誉军内外的知名肿瘤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主任医师。

饶是如此,华益慰也没有丝毫的骄傲,在他心里,病人始终是第一位的,且所有病人一律平等,不管是干部还是平民,无论将军或者士兵。

1993年,一位叫做刘树河的石油工人被诊断出胃癌

在全国辗转多家医院之后仍然没有治愈,经朋友介绍知道了在此领域颇负盛名的华益慰。

当刘树河在军区总医院做完检查后,门诊医生表示必须马上手术,但此时的华益慰正在休假中。

刘树河的心立刻揪了起来:“这么一位大专家,真的会为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工人放弃休假吗?”

让他没想到的是,华益慰医生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回了医院。

华益慰医生走进病房,望着一脸惊讶的小伙子,微笑着对他说:“别担心,马上就给你做手术。”

就这样,刘树河的胃癌因为华益慰医生及时地挺身而出得到了治愈。

对刘树河的治疗,只不过是华益慰一生的缩影,他这辈子不知从死神的手里救回过多少条人命。

来军区总医院治疗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相关疾病的病人,绝大多数都会点名找华益慰医生治疗。

而华益慰医生也从来不会让病人失望,56年来几千例手术,华益慰没有失约过任何一次,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失误。

为了给病人最及时的治疗,华益慰医生甚至没来得及见自己母亲最后一面。

1985年,华益慰的母亲病危,住进了301医院。

老太太弥留之际想要再看一眼儿子,但是华益慰那天正好有一台约定好的手术。

在听说母亲马上就要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华益慰克制住内心的悲痛,仍然坚持先给病人做好了手术。

然而等他急匆匆赶到母亲跟前时,老太太已经咽了气。

那一刻,华益慰狠狠地跪倒在母亲跟前,伏地痛哭。

在后面的岁月中,华益慰更是全心全意将所有的激情与力量贡献给了医疗事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始终将病人放在第一位的“在世华佗”,没想到有一天也会被癌症找上门,而且是他最熟悉的胃癌。

罹患癌症

1988年,华益慰到了退休的年纪,不过考虑到华老的医术和精力,医院又将其返聘到医院专家组,华老每年仍有100台以上的手术要做。

然而从2005年5月开始,华老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体格日渐削瘦。

与癌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华老,自然也察觉到了危险的信号,只不过当时手术一台接着一台,足足拖了两个月他才有时间做检查。

7月25日早上,华老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了办公室。

在为病人准备手术时,华老悄悄地告诉身旁的护士长:“我昨天做了一个胃部造影,胃的蠕动很慢,情况不太好。”

“不会是皮革胃吧?”护士长一脸关切地问道,皮革胃是一种非常恶性的癌症。

华老没有反驳,仍旧一脸平静地回答说:“我也担心是这种情况。”

护士长闻言,顿时感觉心凉了半截,她最清楚不过华老的水平,如果华老也这样猜测,那说明他的身体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

护士长当场提议让华老回去休息,请其他医生代为操作手术,但华老仍旧坚持亲自操刀,以一贯高超的水准完成好手术后,才回家休息。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是华老从医几十年来的最后一台手术。

次日,华老感觉身体已经快到极限,只能住进了医院。

几天后,华老再次进行了检查,确诊胃癌晚期。

没想到对治疗胃癌最擅长的人,最终也会被它缠身,可惜的是华老纵使技术再高,也无法为自己操刀治疗。

不久后,华老进行了胃部全切除手术,暂时压制住了病情。

到了2006年1月6日,病魔再次袭来,华老因为不完全肠梗,不得不进行二次手术,他的气管被切开。

癌症暂时被压制,可相关并发症却接连找上门,华老仍然每日在病魔的肆虐中艰难存活。

而后,医院为他进行了第三次手术治疗,可情况仍旧不容客观。

当华老病危的消息传出后,一群又一群被华老救治过的病人,从天南海北赶到北京,想要看望一下华老。

他的病房外,每天都有不少挂着眼泪来回徘徊的群众,默默地关注着华老的情况、

走廊里,一束又一束的鲜花堆满了过道。

华老得知这一切后,流出了感动而又幸福的泪水。

华老曾言:“作为医生,得到病人的认可是最大的幸福。”

从医五十多年,华老始终被幸福包围着。

而就是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在病痛无时无刻折磨着华老的当下,他仍然始终挂念着祖国的医疗事业。

华老反复叮嘱科室的另一位主任:“拿我自己的亲身感觉来说,以后尽量不要对癌症病人进行胃部全切除,这样太难受了,生活质量很差,可以留一点点。实在留不住,宁可不做切除治疗。”

除了对医生的嘱托,华老对于家人同样留下了四条遗嘱,但是每一件事都事关病人、医疗。

华老的四条遗嘱

华老的第一条嘱托是关于一个红包的故事。

9年前,一个叫做张秋海的老人找到华老,请他为自己的老伴做了小肠癌手术治疗。

华老前后为病人做了三次手术,成功治好了张秋海的老伴。

为了感谢华老的妙手神医,张秋海把一个领带盒塞给了华老,说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品。

还没等华老反应过来,张秋海便转身出了门。

华老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放了1000元人民币,他当时就想追出去还给人家,奈何那几天工作忙碌,没有空闲时间。

等到休假期,华老从科室那里找到了张秋海的家庭住址,准备把钱亲自送回去。

但不巧的是,张秋海一家出院后就搬家了,邻居也不知道他们搬去了哪里。

华老没办法,只能以张秋海的名义,把这1000元存进了银行。

9年过去了,华老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

临终之时,华老郑重叮嘱家人,一定要找到张秋海,把钱送回去。

幸运的是,华老的家人几经周折真的找到了当事人,张书海听闻华老病逝,失声痛哭

不过对于这个存有1000元的存折,张书海说什么也不愿意收回,而是把它捐给了组织,所以这个存折至今仍然保留在军区总医院。

华老的第二个嘱托是向两位病人道歉。

在诊断出胃癌之前,华老就与这两位病人约定好了,会亲手为他们做手术,可惜因为自己病情的缘故,手术一拖再拖。

华老叮嘱儿子:“你替我跟他们说声对不起。”

此外,华老还推荐了医院另外一位主任医师,将患者病情、手术注意事项全部交代清楚,这才安心。

华老的第三个遗嘱事关自己的遗体处理。

他早早地就告诉病理科的医生:

“我的病情在前面的多次检查都没有确诊,胃部切除后所有的并发症又全部找上门,这是我从未见到过的情况,所以请一定要对我做尸体解剖,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于是在临终之际他交代儿子:遗体处理办法效仿我的父母和岳父岳母。

几位老人去世后,全都将遗体捐献了出来,用作医学解剖。

华老表示:“尸体解剖是我自愿要做的,我死后不保留尸体,不留骨灰,不发讣告,不做遗体告别。”

华老不光口头说了出来,还一定要儿子执笔写下,最后自己颤巍巍地抬起手,在遗嘱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华老的最后一条遗嘱则是对世人的告诫:癌症患者真正康复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药物。

此意并不是否认药物的作用,更不是劝世人在生病时不及时就医,而是在强调平时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手术后患者身体状态的调整。

研究了几十年的癌症,华老非常清楚癌症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

病前预防远比事后治疗有效,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日益丰富的物质条件,让人们越来越不注重对胃的保护,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同样给人的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了癌症带来了更多的可趁之机。

与其患上了病之后,一边忍受痛苦一边花费巨额金钱治疗,不如生活中稍加注意、稍加节制,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即将降临到头上的病魔。

这便是华老的四条遗嘱,一字一句尽显医者仁心。

说完这些话之后,华老的时日已经所剩无几。

2006年8月12日,北京的天空格外沉闷。

当天下午6时36分,在一片肃穆和沉寂中,华老悄然离世,走完了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

8月13日下午,细雨濛濛。

虽然华老临终前已经交代过不要搞追悼会和告别仪式,但数以千计的群众还是冒雨来到了北京军区总医院礼堂外,在雨中送别这位在世华佗。

礼堂设立了一个吊唁厅,只不过里面没有灵床、没有遗体,只有华老的一副戎装遗像,高高的挂在礼堂正中,下方摆满了鲜花、黑纱……

“医乃仁术,无德不立。”

这句华益慰自小便刻在脑海中的警句,一直鞭策着、激励着他,让他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华益慰医生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他做到了这句话,他无愧于心、无愧“医者”之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