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后的大多数

 陈才源 2022-09-18 发布于北京
周末查了一组数据,每年毕业生大约800万人,大概一半专科,一半本科;本科里面过一半是二本,超200万,另外211毕业约60万,里面985毕业约15万。

800万人用面积来表示大概是这样:

同时我也大致翻了翻互联网大厂的人数,比如京东32万(大约20万的快递小哥,4万的客服)、华为20万(研发大概占一半)、阿里14万(客服+销售超过4万)、字节10万(内容审核+销售超4万)、腾讯7万、百度/美团5万、网易/小米/快手2万、滴滴不到2万、拼多多不到1万。

算上其他知名互联网中小厂,预估从事互联网研发、产品、运营、项目、UE/UI的人数约为百万量级,每年校招约5~8万。

这个校招人数也就不到985毕业人数的一半,倒不是为了证明校招进互联网很难,而是想表达网络里时常看到大家艳羡的大厂offer,确实不是大部分普通毕业生的日常。

毕业后的大多数人都去哪了呢?

根据《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的数据来看,教育行业最多,占比12.6%;之后几个大头依次是信息软件技术、制造业、金融业和建筑业,分别占比12.4%、11.8%、10.6%、9.8%;这五大行业加起来就接近60%了。

以教育行业为例,截止2019年9月,全国各级各类教师约1700万,按照30年退休,反推每年大约招60万新教师;另外现在在线教育的辅导老师数量也很庞大,仅K12头部10家辅导老师数量就有10万,里面95后接近80%,算上非头部和线下培训机构,每年预计能吸收至少30万毕业生。

之所以想着去查查数据,主要是看了一本书和一部纪录片,分别是《我的二本学生》和《毕业后的大多数》,都是从个体角度讲述一个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大多数》集中是08~10年毕业生(2011年初拍摄),《我的二本学生》则从老师口中分别讲述了05年和15年入学的两批学生。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上一代人可能面临的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冲击,而这一代人则是直接被现实击溃,在躺平中接受生活

先来说上一代人(05年入学,09年毕业),黄灯老师(《我的二本学生》的作者,92年上大学)05年博士毕业来广州某二本学校任教,教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的大多数》刚好也是记录的同一批,只是一个在广州,一个在西安。

他们毕业的时候刚好碰到金融危机,从采访的反馈来看,都是说工作不好找,而且大部分都是对未来缺少长期规划。

能找到的工作月入不过千,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在摆地摊卖自己书法的哥们,他在讲自己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的时候,讲到自己在大学各种奖拿到手软,当学生干部各种主席的时候,从眼神和神态上还是能看出当年的意气风发。


然而现实是毕业就失业,各种优秀证书一点用也没有,考了一年公务员没考上,陆陆续续做过中介、销售等都觉得不适合,租个门店创业坚持了几个月赔了几万块;骗家里人说自己有稳定工作在上班,实际上天天在路边摆摊躲城管;但,总归是对未来生活怀抱信心的,和女朋友一块,还说好第二年打算结婚。

镜头里另外几个人,一个是房地产销售,说一辈子就为了打拼一套房子,羡慕嫉妒恨同龄的富二代,深感贫富差距大;一个执着于考公务员,笔试很厉害,曾经一次面试因为身高差1cm(他体检时169cm,以为是170)上岸失败;一个大学没毕业就和女朋友回老家当老师了,一个教语文一个教英语,也早早地生了小孩,进入人生下一阶段。

让我若有所思的一个点,这个曾经梦想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年轻语文老师,说他爸很爱写作,三十多岁的时候放弃了梦想,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然而自己走这条路的梦想也断了,只能又把梦想寄托在自己儿子身上。但他自己也无奈感慨,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最后还是那一浪”。


但不论如何,这一代还是怀抱希望的一代;在《我的二本学生》里,黄灯老师用很大的篇幅在描写05级学生的家庭背景,大部分都出自农村,天南地北;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超生、贫穷、成长环境差这些都是高频字眼。

对这一批人来讲,他们是感谢高考的,感谢自己能上二本,在广州念书。他们有的一毕业就去了体制内,有的毕业跌跌撞撞几年,最后考上公务员;总的来说,绝大部分最后都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超过三分之一留在了广州,顺利实现阶层的跨越,出身农村,定在城市。

即使毕业出来在工作上遇到一些挫折,但整体日子是越过越好的;经济还在高速发展,房价尚且不是高不可攀,不管原生家庭如何,工作几年稳定之后再买上房子,很快就结婚生子安稳下来,生活质量也比较高。

而15级的学生,精气神上和十年前差别巨大,我看到的描述字眼里,压抑、悲观、落魄、酸、困窘,这些词汇很是扎眼。引用一段书里的原话:
个体和时代之间的关系,被轻易转移到了个体的机遇、命运和努力程度上,个体层面学生与命运的抗争,和整体层面学生无法与命运抗争,两者构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她发现新一届的学生热衷于玄幻小说和网络游戏,原因其实很简单:
“想想啊,一个个矮矬穷,相当于废柴,家族被杀光,只剩下一个,突然得到偶遇,然后就走向修仙之路,然后就杀掉仇人,抱得美人,从此改变命运,一读网络小说,我就满身热血,一回到现实,我就提不起斗志来,也有可能,我是幻想自己也能成功吧”
起点卑微的代入感和一路成就的爽感,一句话总结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废柴逆袭”的网络小说是当今一代人通过网络寻求慰藉的真实逻辑。

这些学生们也知道看小说并不能让自己成长,只是浪费时间,所以只能一边罪孽感深重,一边继续沉溺。

临近毕业,15级这个班的外地学生里,无一人留在广州。

两代人之间,很重要的差别在于时代底色。在黄灯老师读书的时代,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包分配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很小,也没有生存的压力;到了05这一代,贫富差距开始显现,但个人的拼搏也能抵消家庭的拖累,从农村到城市,只要努力上大学,考个公务员,跨越生活阶层并不难。

到了改革开放超过四十年的现在,家庭背景的因素对个人的影响比重急速放大;映射到现实,大家会觉得个人的努力对生活的影响,远不上原生家庭的影响。

一个人在毕业后未来几十年的成就,曾经我们认为影响因素极大的大学学历,退化为只能发挥一小部分的作用;家庭给自己带来的性格塑造、为人处事、能力视野,这些挥发着更大的效能。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各类资源、对风险的认知,以及承受风险的能力(贫穷的本质在于无法承受风险,而收益恰好和风险正相关);勇攀生活的高峰,从山脚下爬还是从半山腰上爬、浑身裸装还是极品装备、独身一人还是专业团队,最终的结果自然大相径庭。

书里一个二本学生说的话可以代表很大部分的普通人:梦想逐渐熄灭,被困在生存里。

可能多大数普通人不该有梦想吧,正如只有部分人是「后浪」,而大多数,还是那一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