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课件

 新用户71789339 2022-09-18 发布于北京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局部促进因素是指影响牙周健康的口腔和牙、合的局部因素(而非全身作用)。负面作用:a、促进或有利于牙菌斑的堆积; b、造成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使之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c、对已存在的牙周病起加重或加速破坏的作用。一 牙石 dental calcalculus定义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以龈缘为界,可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牙石的形成包括三个步骤:获得性薄膜 菌斑成熟 矿物化龈上牙石的矿化成分来源于唾液,龈下牙石来源于龈沟液牙石的矿化与两个因素有关:矿化的核心和矿物质沉积致病作用:牙石量与牙周炎呈明显的正相关,牙石为菌斑的进一步积聚和矿化提供理想的表面,对牙周组织的主要危害来自其表面堆积的菌斑,此外,牙石的多孔结构也容易吸收大量细菌毒素,妨碍口腔卫生的措施,使得牙龈出血、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病发展。二 解剖因素一、牙解剖因素 根分叉 根柱(釉牙骨质界到分叉口的距离) 根面凹陷 颈部釉突和釉珠 腭侧沟 牙根形态异常 冠根比例失调二、骨开裂或骨开窗三、膜龈异常 系带附着异常 附着龈宽度第四节 其他诱病因素医源性 充填体悬突 失活剂及其他化学试剂放置不当 修复体的设计 修复体材料 正畸治疗第五节 牙合 创 伤一、概念 不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牙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改变称为牙合创伤,但一般将牙合创伤一词仅用于对牙周组织的损伤。牙合关系正常者,当咬合力超过牙周组织承受力时,便有可能产生之。牙合力是进食时咀嚼肌群收缩而产生的力。造成牙周创伤的牙合关系称为创伤性牙合,如咬合时牙齿的过早接触、过高的修复体、牙尖干扰、夜磨牙、正畸治疗时加力不当等。从牙合力与牙周组织两方面来考虑,牙合创伤分为:a原发性牙合创伤、b继发性牙合创伤、c原发性和继发性牙合创伤并存。二、造成创伤的因素(一)咬合力异常 即原发性1.咬合力方向 垂直压力 与牙体长轴平行 侧向压力 与牙体长轴成大于45度角 扭转力 使牙发生扭转2.咬合力分布不均匀 早接触(二)牙周支持力不足 即继发性三、病理改变损伤期:牙周组织受压侧有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 膜间隙增宽,张力侧的牙周膜主纤维束受牵引,可有骨新生。压力严重时,换死去周围的骨髓腔内分化出破骨细胞,将坏死骨组织吸收,此过程称为潜掘性吸收。修复期:在创伤性牙合力作用时,组织修复活动增 强,坏死组织被移除后,在被吸收处相应的一侧有新的牙槽骨形成,以代偿性地增厚变薄的骨质,称之为扶壁骨形成。改形重建期:牙合创伤继续存在时,牙周组织为适 应创伤性牙合力,可发生一系列的改形重建,牙槽嵴顶可呈角形缺损,该处的牙周膜呈楔形增宽,但无牙周袋形成。第六节 食物嵌塞一、概念 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二、食物嵌塞的方式(一)垂直性嵌塞 食物从合面垂直方向嵌入 原因:1.两邻牙失去正常的接触关系,出现缝隙, 则食物易嵌入。 2.来自对颌牙的楔力或异常的牙合力。 3.由于邻面和颌面的磨损而使食物外溢道消 失,致使食物被挤入牙间隙。 (二)水平性嵌塞 唇颊舌的压力将食物水平压入第七节 不良习惯口呼吸吐舌习惯牙刷创伤其他:咬唇习惯、不正确地使用牙线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