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从地榆救人的传说故事聊起

 阴阳先生林国良 2022-09-18 发布于福建

地榆也是属于凉血止血药。味苦,酸,涩,性微寒,能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用于治疗多种血热出血证,尤其是烫伤、湿疹、疮疡痈肿,有特殊疗效。因此民间有这么一说:“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被烧烂。”下面就有一个地榆救人的传说故事。

01

地榆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有一张员外,家财万贯。住他隔壁是苏州知府陆志远。张员外有一女儿张鸣翠,陆知府有一儿子陆逍遥,他们自小青梅竹马,两家早就定了婚约。

后来知府得罪了皇上,陆家从此家徒四壁,陆逍遥连科举资格都被取消,只好到药店去打工。张员外见此,就取消了婚约。谁曾想,有一年,张家发生了火灾,大家都逃命,却忘记了小姐还在闺房,陆逍遥冲进火海,死命地抱着小姐冲了出来。但是,小姐的脸还是被烧伤了,陆逍遥就把药店里的地榆磨成粉,每天细心地敷药照顾。后来,小姐的脸痊愈了,两个年轻人也终成眷属。

02

地榆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用,解毒敛疮多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淤者慎用;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03

地榆的服用

《神农本草本经》:妇人乳产,痉痛七伤,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

因此,地榆可以治疗:

1、血热出血证。尤其于下焦之下血。

2、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