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没有房子、每月四五千的工资,为什么会硬着头皮去买车?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2-09-18 发布于北京

现实中就是有这么一群人,没有房子,每个月也只有4000—5000元的工资,却硬着头皮买车。有的人认为是生活的过于潇洒,有的人则根本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想这一群人的生活状况,看看头上的天,踩踩脚下的路,恍惚能够理解了他们:他们是谁?他们有怎样的生存状态?他们生活的好吗?想来,这样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种人:

第一种情况,面对高昂的房价,根本买不起房子的人,但生活还要继续

小李生活在一线城市,每个月有7-8000元的工资,如果在县城可能看起来很高的收入,但在一线城市却根本就是普普通通的收入水平,房租每个月就有3000左右,面对每平方米6-7万元的房价,如果要买房100平方米,至少6-700万元,即使所有的工资不吃不喝也需要60-70年,看看城市的高楼、想想自己的工资,那个买房的心慢慢地冷却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除了房子以外,还应该过上那种正常的生活,也需要谈朋友、也需要旅游、也需要体体面面的过日子,所以买一辆车就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和物质兼得的事情。

有那么一群人,无法依靠自己家里的“六个红包”买房,自己的收入又无法买房,或者根本买不起住房,买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起码看起来像一个现代的家庭生活。

第二种情况,不知道应该在哪里买房的人,大城市里的房子买不起,小城市的房子回不去

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大城市和小县城之间徘徊,大城市融不进去,小城市又不想回;大城市买不起房,小县城买得起但又不想回去住,从而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第三种情况,虽然没有购买住房,但又不得不买车的那部分人

买不起房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态,但买不起房子的人有的时候却仍然必须买车,看起来很矛盾,但这就是现实。

有的居住的地方距离工作的地方比较远,如果乘坐公交在路上需要1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的单程,而开车就可能方便和快的多;

有的需要开车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没有车就非常不方便。有的家庭刚从别的城市来到这个城市,要买房需要很长的时间攒首付,但买车是生活必需品。

有的自己做生意,虽然是小本生意,买房是根本不可能,但买车就是出外谈生意的必备工具,有的时候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方便。

买房还是买车,这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很多人对没有买房却买车很不理解,但这里面有心醉、无奈和选择。你能理解那些不买房但买车的人吗?(麒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